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精選2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精選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
劉胡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現(xiàn)已更名為劉胡蘭村)。1945年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婦女工作,并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秋,國軍大舉進攻解放區(qū),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shù)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zhuǎn)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zhuǎn)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不到14歲的女共產(chǎn)黨員,在已成為敵區(qū)的家鄉(xiāng)往來奔走,秘密發(fā)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shù)匾缓Α?946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隊員將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zhèn)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道:“一個樣”。她自我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劉胡蘭英勇就義后,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2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xiāng)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zhèn)(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yè)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zhèn)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xiāng)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我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zhàn)。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xiāng)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jīng)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xiāng)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zhàn)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jié),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fā)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zhàn)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3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tǒng)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于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fā)、新文化運動涌起,異常是五四運動的發(fā)生,使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曙光初現(xiàn)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zhàn)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活力,有力激發(fā)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積極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xù)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chǎn)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我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zhuǎn)變?yōu)橐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fā),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并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新青年》發(fā)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共產(chǎn)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fā)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1921年,共產(chǎn)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立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共產(chǎn)黨成立后,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qū)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qū)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托,幾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現(xiàn)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fā)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tǒng)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4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jīng)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yǎng)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jù)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chǎn)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zhuǎn)入農(nóng)藝系。1946年,她畢業(yè)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chuàng)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fā)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fā)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fā)行機關被偽裝提高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jīng)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5
武漢市警予中學,曾是大革命時期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烈就義的地方,夏明翰烈士氣壯山河的《就義詩》,就是在這里用生命寫就的.。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入獄后,分別給妻子、母親和姐姐寫了三封信。
夏明翰被捕后,敵人對他施用了種種酷刑,但都不能使他屈服。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漢口余記里刑場。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6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xiāng)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zhàn)。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fā)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qū)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zhàn)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zhàn)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zhàn)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qū)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zhàn)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chǎn)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zhàn)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7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人,1929年10月出生于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43年,14歲的董存瑞擔任了抗日兒童團團長,帶領兒童團員站崗放哨、監(jiān)視敵人,為八路軍通風報信,多次受到區(qū)、村干部的表揚。1945年春參加了區(qū)小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董存瑞成為一名正式的解放軍戰(zhàn)士。1946年被提升為副班長,先后參加了解放赤城、延慶阻擊戰(zhàn)。戰(zhàn)斗中,董存瑞主動出擊,作戰(zhàn)勇敢,受到團首長的表揚。1947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升任六班班長。1948年4月,董存瑞率領全班戰(zhàn)士又參加了攻打察北重鎮(zhèn)獨石口、圍殲隆化舊屯騎兵團等戰(zhàn)斗。參軍兩年多時間,他榮立大功3次、小功4次,已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成熟的人民戰(zhàn)士、經(jīng)驗豐富的“爆破能手”。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奉命攻打承德北大門——隆化。5月24日11時,全營召開”掛帥點將”戰(zhàn)前動員大會。由于董存瑞歷次戰(zhàn)斗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又是爆破能手,當上了“爆破元帥”。他點郅順義為“突擊大將”,并代表全體戰(zhàn)士表示:堅決拿下隆化城。25日凌晨4時20分,解放隆化的戰(zhàn)斗打響了。沒過多久,紅旗就插上了隆化城西側(cè)的制高點苔山頂峰。5時25分,指揮部下達了攻打隆化城的命令,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xù)爆破了敵人4座炮樓、5座碉堡,順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下午3時半,我軍發(fā)起第二次總攻。六連向隆化中學發(fā)起沖鋒。突然,敵人一排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原來是從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射出的子彈,這座偽裝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的攻城道路。副連長白福貴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都先后犧牲和負重傷。董存瑞再次請戰(zhàn),連首長批準了他的'請求。只見他挾起炸藥包,在郅順義的掩護下,沖到橋下。這座橋離地面一人多高,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沒有任何東西代替支架,怎么辦?這時,沖鋒的號角吹響了,部隊潮水般向隆化中學涌來,敵人的子彈從十幾個暗槍眼一起射出。董存瑞看著一個又一個中彈倒下去的戰(zhàn)友,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開導火索緊緊貼住橋底。郅順義驚呆了,他不顧一切地跳下旱河溝向董存瑞奔去。董存瑞大聲喊道:“臥倒!臥倒!快趴下!”隨著天崩地裂一聲巨響,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續(xù)部隊沖進隆化中學,全殲了守敵。隆化解放了,董存瑞用鮮血和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8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誕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zhèn)茨榆坨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小時候因生活所迫,9歲就給地主放豬、放牛,受盡了地主老財?shù)陌侔闩按T谒啄甑男撵`里,就埋下了對地主老財仇恨的種子。因此,謝榮策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活動,擔任茨榆坨村兒童團長。謝榮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過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艱難,使榮策幼小心靈上萌發(fā)了反抗壓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zhàn)場開始戰(zhàn)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里地主老財紛紛逃往沈陽。鄉(xiāng)親們?nèi)缇煤蹬胃事兑粯拥?心情,盼望著共產(chǎn)、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伙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
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我人民解放軍,根據(jù)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戰(zhàn)略部署,陸續(xù)開往前線。龜縮在沈陽城里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沈遼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臺、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jīng)過斗爭的鍛煉,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zhàn)斗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斗爭。
一天,謝榮策和武裝隊長肖洪義正在農(nóng)會屋里擦槍,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陣陣槍聲。不一會兒,有人向農(nóng)會報告說,從沈陽城竄出來的那股騎兵已經(jīng)到了四方臺,正沿著公路向茨榆坨村撲來。榮策和肖洪義不顧個人安危,掩護農(nóng)會干部、土改積極分子和兒童團員安全撤出農(nóng)會后,倆人才分頭走出。與榮策同時離開農(nóng)會大院的還有他的叔伯哥哥謝榮環(huán),哥倆直奔謝家墳走去。當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崗時,被國民黨騎兵發(fā)現(xiàn),敵人追上后,槍口對準他們兇狠地叫嚷:“你們是不是兒童團?快說!不說實話就崩了你們!”榮策不謊不忙地說:“我們是學生。”一個國民黨騎兵不耐煩地說:“學生?管他媽干什么的,帶走。”于是,榮策和榮環(huán)被敵人捆綁著拴在馬韁上,帶到村子里。
地主宋四環(huán),聽說國民黨軍隊進村的消息后,穿上長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門。當他看見榮策被匪軍捆綁著時,幸災樂禍地走了過去,提高嗓門對院子里的匪兵說:“唉呀?這不是我們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兒童團長謝榮策嗎?”宋四環(huán)的一句話,驚動了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搶東西的匪兵,一個個象惡狼似的向榮策撲來。一個敵軍官瘋狂地叫嚷:“把這小子帶進來,給我打!”幾個匪兵把榮策推進屋,抽一陣皮鞭。榮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大罵敵人。當天下午,這伙騎兵押著榮策回到團部駐地四方臺村。
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以為榮策年紀小,只要稍用嚴刑就可以從榮策口中得到我軍情報,酷刑一招接一招,“你們的部隊上哪去了?你們那幫窮人頭子都跑到哪去了?”敵副官惡狠狠地追問。榮策瞪著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敵人咆哮著:“來人,夾他手指頭!”敵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夾住榮策的十指,榮策用盡全力反抗著。一會兒工夫,榮策的臉變得蒼白,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寧死不屈。敵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謝榮策,你到底是說還是不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著又是一陣皮鞭落在榮策身上。殘暴的國民黨騎兵團長見榮策不怯硬,便耍起軟招。當天晚上,狡詐的副官假惺惺地裝出一副笑臉,拍著榮策的肩膀說:“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紀應該放聰明點,干嘛要跟共產(chǎn)黨跑呢?”榮策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是共產(chǎn)黨救了我,我就要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死也不向你們投降。”
3月12日早晨,敵副官假惺惺地要請榮策吃飯,被榮策嚴詞拒絕了。但敵人沒有死心,晚上,他們把榮策帶到團部,榮策雖遍體鱗傷、疼痛難忍,但他仍堅強地挺著腰板走。一進屋,那個副官假獻殷勤,對榮策說:“請坐!請坐!”榮策理也不理,怒目環(huán)視四周。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來到榮策面前,哈哈大笑說,“好啊,你這個小孩長得確實不錯啊,這樣吧,我看你年紀小,又聰明能干,以后就給我當個勤務兵吧。”榮策滿腔怒火,他猛地闖到尚其悅跟前說:“呸!我是共產(chǎn)黨兒童團長,死也不給國民黨干事。你這個團長當不多久了!等我們大部隊回來抓到你,我還要審訊你呢!”尚其悅的臉刷地變了,兇相畢露地尖叫著:“好厲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嗎?”榮策正言厲色地回答:“為什么不想活?是你們不讓我活!”尚其悅氣急敗壞,歇斯底里地對士兵下令道:“把這個窮人頭拉出去,槍斃!”
3月13日早晨,榮策見到了榮環(huán)哥說:“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訴我媽媽,不要難過,革命是勝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變,烏云壓頂,北風怒吼,古老的四方臺大廟前變得殺氣騰騰。人們立刻意識到劊子手要行兇了。敵人押著榮策和肖洪義,謝榮策和肖洪義昂起頭,神色自若,步履堅定地登上廣場中的一個小土臺上。尚其悅騎著馬來到榮策面前說:“怎么樣,謝團長,你不怕死嗎?”榮策慷慨激昂地說:“怕死就不參加兒童團!我們的軍隊一定會打回來,共產(chǎn)黨一定會給我報仇!”敵人無計可施,兇殘地下了毒手,罪惡的子彈打響了,年僅16歲的謝榮策和肖洪義,為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1949年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遼中縣委員會追認謝榮策為革命烈士,將他的遺體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園,并為謝榮策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謝榮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陽市委決定,進一步修建謝榮策烈士陵園。10月13日,謝榮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陽市委第一書記李濤同志題寫的“少年英雄謝榮策”七個大字,寄托著人們對烈士的懷念和哀思!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9
黃繼光(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zhàn)斗英雄。農(nóng)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xiāng)解放,村里組織起農(nóng)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nóng)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后,國內(nèi)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jīng)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jīng)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zhàn)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zhàn),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zhàn)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0
梁士英,1948年9月,梁士英參加解放錦州作戰(zhàn),被派到尖刀連8連2排5班當戰(zhàn)斗組長。10月14日上午,總攻錦州戰(zhàn)斗打響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個人用十幾顆手榴彈擊退了一個連敵人反撲。在這關鍵時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著密集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爆破筒塞進碉堡里,正當他轉(zhuǎn)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梁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爆破筒。隨著“轟”一聲巨響,敵堡被炸毀,梁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
戰(zhàn)后,師黨委給梁士英追記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榮稱號。縱隊命名5班為“梁士英班”。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西北門改稱“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稱“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英雄,偉大戰(zhàn)士。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1
宮川英男,(1918~1945),日本籍,中學文化程度,日本共產(chǎn)黨員。1943年,由日本共產(chǎn)黨員岡野進(野坂參三)領導的駐延安“反戰(zhàn)同盟會”派來山東長清縣作敵偽工作。是“津浦鐵路對日軍工作隊”的主要成員。他的任務是編寫對日軍的宣傳材料,瓦解日軍。
宮川英男為中國的民族解放事業(yè),廢寢忘食地工作,在對敵斗爭中英勇果斷不避艱險。有一次,他在津浦鐵路沿線對敵開展政治攻勢時,日軍蜂擁出動,情況十分險惡,有人勸他急速轉(zhuǎn)移,但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使他不肯離去,并說:“不怕的,我有辦法對付。”
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生活上艱苦樸素,衣服破了自己縫補,上級發(fā)給的.生活津貼費,總是拿出來給大家買菜吃,還經(jīng)常幫助房東打掃院落,歸還群眾的東西,如有損壞就按價賠償。
他對同志親如兄弟,有一次,李洛夫同志感冒發(fā)燒,夜行軍時,他就背著他爬山越嶺,住進村后因無藥治病,他就用土方給他退燒。在政治上,他從不遷就錯誤。有一次,他得知和自己一同工作的日本戰(zhàn)友對房東姑娘作風輕佻時十分氣憤,立即對他進行了嚴肅批評。
由于宮川英男的出色工作,引起了日軍的極大恐慌。1945年6月9日夜晚,工作隊在萬德西官莊執(zhí)行任務時,被日軍發(fā)現(xiàn)派重兵包圍,他沉著地埋好文件投入戰(zhàn)斗,因敵眾我寡,無法突出重圍。為了不當俘虜,他毅然舉槍自盡,時年僅27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2
王惠民,1925年生于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zhèn)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lián)”并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毀。她和弟弟妹妹們跟著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lián)”第五軍。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zhàn)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黃繼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xiāng)解放,村里組織起農(nóng)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nóng)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zhàn)爭開始后,國內(nèi)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
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jīng)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經(jīng)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zhàn)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zhàn),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zhàn)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3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qū)及其紅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lián)軍,歷任抗日聯(lián)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zhàn)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zhàn)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4
王樸,也作王璞。王樸生于1928年,犧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fā)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zhàn)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xiāng)親們?nèi)蝗湛苴s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xiàn)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jīng)久不衰。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5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fā)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侵占華北,戰(zhàn)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xiāng)親們?nèi)蝗湛苴s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樸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6
賴寧,英雄少年。14歲(指被評為“十佳少先隊員”時,下同),四川石棉縣人。他胸懷大志,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從上小學開始,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少先隊員。曾獲省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一等獎,地區(qū)少年兒童繪畫比賽二等獎和縣兒童書法比賽一等獎。小學畢業(yè)后,他以全縣第一名成績考入重點中學——石棉縣一中。
賴于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對生活無比熱愛,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著遠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樣科學家;他堅持幾年為家鄉(xiāng)探險尋寶,利用節(jié)假日采集礦石標本,進行無線電實驗。他求知若渴進行學習,好追根尋底,有積極探求進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縣海子山突然發(fā)生山林火災,為了撲滅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地面衛(wèi)星接收站安全,賴寧主動加入了撲火隊伍,他不顧個人安危,在烈火中奮戰(zhàn)四五個小時,獻出了寶貴生命。為了表彰賴寧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做出決定,授予賴寧“英雄少年”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各族少年向賴寧學習。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7
趙一曼,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抗議。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
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chǎn)黨派出大批優(yōu)秀干部到東北發(fā)動人民抗日戰(zhàn)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jīng)受了種種挑戰(zhàn)。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xiāng)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8
周銀海,1933年生,江蘇靖江侯河鄉(xiāng)幸福村人。家境貧困,主要靠父母種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銀海不得不幫大人干活,有時挖點野菜充饑。
1940年新四軍東進,周銀海的家鄉(xiāng)獲得解放,從而使他有機會入學讀書,接受革命教育。到了1943年,鄉(xiāng)里成立農(nóng)抗會和兒童團,周銀海高興地報了名,成為一名兒童團員。從此,他白天上課,晚上到村頭、路口站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有一天的傍晚,周銀海扛著紅纓槍在路口站崗,突然村外來了一人。此人身穿長袍,頭戴禮帽,腋下夾著一只小布包,像是教書先生。周銀海想:“怎么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于是便舉起紅纓槍,攔住來人要路條。那人見此情況,連忙掏出路條給周銀海看。這時,鄉(xiāng)農(nóng)抗會吳會長正好路過此地,一看來人是縣委的陳部長,兩人不禁哈哈大笑。陳部長見周銀海辦事認真,表揚了他,并鼓勵他好好學習,跟共產(chǎn)黨干一輩子革命。從此,周銀海在兒童團干得更出色了,不久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此后,他經(jīng)常帶領兒童團員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崗、放哨,還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橋,常常受到區(qū)鄉(xiāng)干部和村民的贊揚。
1946年,土地改革運動在周銀海的家鄉(xiāng)展開。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遠近聞名的吸血鬼,剝削農(nóng)民心狠手毒。運動中,周銀海帶著兒童團員,配合民兵監(jiān)視地主的行動。在一次斗爭地主的大會上,他領著兒童團不時高呼口號,使斗爭大會開得十分熱烈。這年冬天,蔣xx撕毀“停戰(zhàn)協(xié)定”,大舉進攻解放區(qū)。國民黨隊伍對靖江實行重點“清剿”。因為靖江是蘇中解放區(qū)南部的“門戶”,侯河區(qū)是靖江縣的老解放區(qū),迎祥鄉(xiāng)又是靖江的.土改實驗鄉(xiāng),所以國民黨反動派決心要將這里的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干部斬盡殺絕。
1947年1月18日的清晨,國民黨整編第四師對侯河地區(qū)進行“掃蕩”。周銀海發(fā)現(xiàn)敵情后,立即通知正在準提庵小學開會的鄉(xiāng)干部,要他們迅速轉(zhuǎn)移。為了掩護這些鄉(xiāng)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
敵人將周銀海押進團部,逼他供出誰是共產(chǎn)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知道!”。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chǎn)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知道!”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 第二天,敵人將全村鄉(xiāng)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chǎn)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huán)視四周,大聲喊:“鄉(xiāng)親們,解放軍一定會打敗反動派!”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解放之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兒童團長周銀海》一文,以他的光輝事跡教育全縣青少年。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19
江竹筠在她八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十一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jīng)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yǎng)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jù)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chǎn)黨。
1944年的秋天,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zhuǎn)入農(nóng)藝系。1946年,她畢業(yè)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chuàng)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fā)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fā)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fā)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jīng)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jiān)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在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20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chǎn)黨派到東北地區(qū)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qū)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wèi)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zhàn)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zhàn)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y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應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lián)的狀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性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yī)院進行監(jiān)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忙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y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jīng)過輾轉(zhuǎn)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nèi)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縣(現(xiàn)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職責,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正因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這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期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期望不好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相關文章: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精選20篇)03-31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精選15篇)03-31
雷鋒的英雄事跡03-06
緬懷革命先烈05-05
革命先烈故事02-21
緬懷革命先烈作文緬懷革命先烈的文章征文08-16
文天祥的英雄事跡04-26
雷鋒的英雄事跡簡介10-17
文天祥英雄事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