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歌鑒賞《賣花聲》

時間:2024-12-10 18:14:36 佩瑩 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歌鑒賞《賣花聲》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一般飽含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歌鑒賞《賣花聲》,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歌鑒賞《賣花聲》

  詞的上闋,“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是從屈原的《楚辭·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轉化而來。短短兩句呈現(xiàn)的是一幅簫疏的景象:洞庭湖,秋水與長天一色,茫茫無際;秋風里,萬木凋零,樹葉在君山之上紛紛飄落。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又名洞庭山,相傳虞舜之妃湘君曾游此,故名。作者立于岳陽樓上鳥瞰君山歷歷在目,但未必能看到片片落葉,這很可能是作者當時正處于失意中的一種感覺,他把自己的處境與落葉聯(lián)想到一起。如是,這景語也就是情語了。

  “十分斟酒斂芳顏”,這時作者已從樓前轉到了室內。一位歌女正滿滿地斟上一杯酒,收斂起笑容,打算為客人唱一曲送別的名曲《陽關三疊》。但是作者沒有同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我不是當年王維在渭城送別西出陽關的元二,而是即將南下的遷客,不唱也罷。這看是一句表面話,但其中卻飽含著作者的無奈、辛酸和悲痛。

  詞的下闋,“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這是酒后作者帶著幾分醉意再次來到樓前,他扶著高樓上的欄桿,放眼遠眺,只見淡遠的天空,白云在悠閑地飄動。作者的思緒隨著這飄動的白云不由猛然驚起:“何人此路得生還?”古時嶺南一帶素稱蠻荒絕域,成了歷代貶官的流放之地。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貶海南時曾有詩:“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這時的作者一定是想到了前輩文人的命運,也想到了自己的命運,這才發(fā)出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悲嘆。詞的末兩句,“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边@是從白居易的《題岳陽樓》詩:“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的化用。長安是借指宋朝的汴京。作者因回首夕陽而念及家國,這既有難言的憤懣,也有無限的眷戀。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這首詞在內容層次上有很大的跳躍,但結構安排自然得體,了無痕跡。全詞起伏跌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內心復雜的感情,深沉真切,動人心魄。這是一首格調很高、有較強感染力的好詞。

  此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作者被貶往郴州,途經岳陽樓時。詞中道出了謫貶失意的心情,是題詠岳陽樓的詞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詞沈郁悲壯,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蒙的秋月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時的悲涼心境。首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句意。第三句詞筆轉向樓內。此時詞人正樓內飲宴,因為他的身份是謫降官,又將離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氣氛顯得沉悶。“十分斟酒斂芳顏”,說明歌妓給他斟上了滿滿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臉上沒有笑容!笆帧倍,形容酒斟得很滿,也說明滿杯敬意。“斂芳顏”,即斂眉、斂容。寫女子之動情,可謂極宛極真,深得其妙。

  四、五兩句,凄愴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緒,紛至沓來!蛾栮P曲》本是唐代王維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入樂府時名《渭城曲》,又名《陽關曲》,送別時歌唱。其辭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凈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彼鶎懬榫,與此刻岳陽樓上的餞別有某些相似之處。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來看,他因寫了一些所謂反戰(zhàn)的“謗詩”,被從與西夏作戰(zhàn)的前線撤了下來;如今他不但不能西出陽關,反而南遷郴州。這兩句熔自我解嘲與譏諷當局于一爐,正話反說,語直意婉,抒發(fā)的就是胸中久抑的悲慨。

  過片承“酒”而來,將視界再度收回樓前,寫詞人帶著醉意憑欄獨立。仰望天空,只見天淡云閑;回首長安,又覺情牽意縈。濃烈的抒情中插入這筆寫景,使感情更為頓宕,深得回旋紆回之妙!白硇洹倍郑玫脴O工。不言醉臉、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飾代人,是一個非常形象的修辭方法?吹揭轮木植浚瓤吹饺宋锏拿娌勘砬,更易引起人們的想象,更易產生美感。從結構來講,“醉袖”也與前面的“十分斟酒”緊相呼應,針線亦甚綿密。“天淡云閑”四字以淡語、閑語間之,使全詞做到了有張有弛,疾徐有致。由于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揚起,便能激動人心。“何人此路得生還”,完全是口語,但卻比人工鍛煉的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它概括了古往今來多少遷客的命運,也傾吐了詞人壓胸底的心聲,具有悠久的歷史感和深刻的現(xiàn)實性,負載著無盡的悲哀與痛楚。

  結尾兩句筆鋒一轉,又揭示內心深處的矛盾。這里的結句用的是宋人獨創(chuàng)的脫胎換骨法。費袞《梁溪漫志》卷七曾評論說:“白樂天《題岳陽樓》詩云:”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叟用此換骨也!八^換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換之“(釋惠洪《天廚禁臠》)。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詞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遭貶的怨憤,對君王的期待,和盤托出,意蘊深厚。

  這首詞,寫得層次分明,情意厚重,深摯含蓄,悲壯凄涼,將作者對無端遭貶謫的遷愁謫恨寫得淋漓盡致,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創(chuàng)作背景

  張舜民做過監(jiān)察御史,曾因黨爭遭貶遷。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作者被貶官郴州途中,登臨岳陽樓時所作。據(jù)張舜民《畫墁集》卷八《郴行錄》:“辛卯,登岳陽樓!痹~即作于此時。

  名家點評

  周煇《清波雜志》卷四:放臣逐客,一旦棄置遠外,其憂悲憔悴之嘆,發(fā)于詩什,特為酸楚,極有不能自遣者!瓘埵|叟元豐間從高遵裕辟,環(huán)慶出師失律,且為轉運使使李察訐其詩語,謫監(jiān)郴州酒。舟行,以二小詞題岳陽樓,亦豈無去國流離之思,殊覺哀而不傷也。

  費袞《梁溪漫志》卷七:張蕓叟詞云:“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比讼舱b之。樂天題岳陽樓詩云:“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鄙w蕓叟用此換骨也。

  梁令嫻《藝蘅館詞選》乙卷:麥孺博云:聲可裂石。

  作者簡介

  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字蕓叟,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邠縣)人。北宋治平二年(1065)進士。元祐二年(1087)除監(jiān)察御史;兆诔,為吏部侍郎,以龍圖閣待制知同州。坐元祐黨,貶商州。生平嗜畫,題評精確,能自作山水。著有《畫墁錄》及《畫墁集》!度卧~》錄其詞四首。

【詩歌鑒賞《賣花聲》】相關文章:

喬吉《賣花聲·悟世》鑒賞09-05

《賣花聲題岳陽樓》詩歌答案10-05

《賣花聲·懷古》譯文及注釋12-23

《賣花聲·懷古》注釋賞析10-25

賣花聲·懷古原文及賞析08-24

賣花聲·懷古原文及賞析02-07

賣花聲·雨花臺原文及賞析12-05

《賣花聲》古詩閱讀題答案11-07

《賣花聲·雨花臺》原文及賞析06-09

【精華】賣花聲·懷古原文及賞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