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大全(4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皮亞杰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前幼兒的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置了一個區域――小企鵝超市。給幼兒一個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盒、包裝袋等。模擬了一個超市場景,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也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運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
2、通過扮演“售貨員”與“小顧客”進行角色游戲,使用“貨幣”購買相應的物品,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
3、愿意交流獲得的經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投放材料: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紙袋、包裝盒、柜臺、自制錢幣等。
方法一:
請小朋友來做小小售貨員,給他們可以投放到超市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裝、糖果等,請幼兒自由擺放這些物品到貨架上,引導他們按物品的類別、用途進行分類,并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填寫價格標簽。 此時,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獨立交往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自主的游戲中獲得知識與經驗。
方法二:
分給每一名幼兒不同的“錢幣”,請他們購買所喜歡的食品、飲料、文具等,要注意商品的價格與用途,使幼兒根據手中錢的多少,而選擇所要購買的物品。
方法三:
在買賣過程中,鼓勵小顧客和售貨員之間相互多主動對話,如:商量商品的價格、生產時間、保質期限、用途等多方面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或者與同伴講述購買了什么商品、用來做什么、用了多少錢,發展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
設計方案 篇2
對家長的說明:
此活動主要是讓孩子感知語言的韻律,了解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的圖片
活動建議: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著,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可以有幾種形式:
開始的時候,家長說,孩子對
當孩子對兒歌的`內容基本了解后,家長與孩子一起說。
當孩子把兒歌的內容都記住了,讓孩子說,家長對。
當這首兒歌熟悉后,可以適當改變內容,如哪個愛在水里游,可以回答“鴨子愛在水里游”,也可回答“魚兒愛在水里游”。
附:兒歌《我說一,誰對一》
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兒?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象把扇兒。
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
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你說四,我對四,刺猬滿身都是刺。
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你說五,我對五,梅花鹿頭上長小樹。
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里游?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里游。
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說九,誰對九,哪個用頭會頂球?你說九,我對九,海獅用頭會頂球。
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又本事?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利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數器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寫結果,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第一組題是怎樣想?
二.練習。
1.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5
學生先自己選擇三題計算,再板演交流。
2.教材想想做做6。
先讓孩子通過觀察是否能比出大小,再計算驗證。
3.教材想想做做4。
利用教學光盤組織學生口算。
4. 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想想做做第3、7、8題)
先讓孩子交流圖意,再說說數量之間的.關系(要讓孩子說說,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最后列算式解答。
四、拓展
讓孩子自己編一道用減法計算的問題。(注意引導和交流)
五、課堂小結(略)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動畫讓學生初步了解米的由來。
2、通過游戲體驗,懂得糧食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愛惜的道理。
3、為節約糧食而出出金點子。
教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毽子若干。
教學過稱: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師(出示圖片):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糕點,你們都認識它們嗎?
2、這些糕點有的是稻谷碾成米后做的,有的是麥子碾成面粉之后做的。而稻谷和麥子我們稱之為“糧食” 板書:糧食
3、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糧食,我們也去認識一下。
4、在這么多的糧食里,你最喜歡吃的是什么?
5、對呀,在我們上海最常吃的就是由米煮成的米飯。
二、觀看動畫,體驗活動
1、那么你們知道小小一粒米是怎么來的呢?讓我們跟著米寶寶去做一次旅行吧。(板書:小小一粒米 播放動畫)
2、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們知道了嗎?(根據學生回答出示ppt)
3、知道了了這小小一粒米的由來,你想說些什么呀?
4、讓我們也來學學農民伯伯們插秧的動作,做個插秧游戲,感受一下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請幾位學生上臺做這個游戲,讓這幾位學生談談感受。
5、小結: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就插了幾分鐘就覺得腰酸了,要知道農民伯伯光插秧就要干上好幾天,而且他們在插秧的.時候往往是大熱天,我們小朋友那個時侯正好剛暑假,高溫的季節我們都躲在空調房不肯出來,而農民伯伯卻頂著烈日在田里插秧,一插就是一整天,你們說累不累呀。說到這老師一下子就想到了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那首古詩:《憫農》
6、從這首古詩中我們也感受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板書:來之不易)
三、回歸生活,情感升華
1、一粒小小的種子要經歷幾個月,通過無數人的辛勤勞動,花費相當多的財力才能變成一粒米,我們來看看我們平時是怎么對待它的。
2、看照片討論。
3、板書:愛惜糧食 學習兒歌《我是一粒米》
4、出出金點子在學校吃午飯該如何節約糧食?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3-22
設計方案03-20
設計方案03-22
設計方案03-22
設計方案03-23
設計方案03-18
設計方案03-18
設計方案03-17
設計方案03-20
設計方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