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設計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 活動主題 】:我為新班級添光彩
【 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們學會關心集體,從而達到班級學生更加熱愛集體,增強新班級的`凝聚力。
【 參加對象 】:全體學生,班主任和音樂老師。
【 活動時間 】: 9 月 24 日下午 4 : 00 — 4 : 40
【 主 持 人 】:林雅雪、葉傲霜、劉小倩、
【 活動分工 】:
1 、班長、文娛委員負責本次活動的具體安排和節日排練。
2 、學習委員、宣傳委員負責收集《演講稿》、《臺詞稿》等。
3 、宣傳委員負責布置會場。
4 、音樂老師負責教唱兩首歌曲。《中學時代》《愛我中華》。
5 、班主任統籌安排活動環節。
【 活動過程 】:
1 、討論活動方案。
2 、開展活動:
1 )四個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 )主持人開場白;
3 )收音機播放《中學時代》,全班跟著一起齊唱;
4 )詩朗誦《我愛二中》;
5 )英語小對話:《助人為樂》;
6 )小記者采訪學生《你心目中的班集體是什么樣子的》;
7 )三句半《談談我們的班集體》;
8 )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
①配樂詩朗誦《紅》
②單彈管演奏《七子之歌——澳門》
③女生中英文小合唱《雪絨花》,長笛伴奏
④快板《唱國慶》
⑤女生小合唱《一起開始的旅程》
⑥架子鼓《好日子》
9 )音響伴奏,全班齊唱《愛我中華》領唱:陳錦立
【 活動小結 】:
班主任利用小記者采訪的機會,談感受,提要求。
執筆:劉小倩(班長)、張瑾(宣傳委員)
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師活動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讀自悟,勾畫重點詞句,質疑問難。
2.小組討論重點問題。
3.感情朗讀課文,表現主人公心靈美好。
4.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教具準備:
自制Flash課件、Internet網絡、www.think.com平臺、提供學生上網帳號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紹課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學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話說一說。
[預設]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桑娜和她的丈夫雖然日子過得極其艱難,但仍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這樣一件事。
二、深入課文,讀中悟情。
(一)師:請自由朗讀課文的1-7自然段,看看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都會有哪些感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寫感受、找問題;
2.師巡視,并于個別學生交流。
[預設]
感受:A、貧窮B、勤勞C、辛苦(危險)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朗讀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和桑娜為丈夫擔驚受怕的句子。
[練習]
(出示課件)學生進行練習。
師小結。
三、讀悟結合,感受美德。
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極其艱難,但還是毅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難道他們沒有想到今后的生活嗎?
1.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快速默讀課文,用曲線畫下來。
2.生討論、交流。
3.指名讀課文,師相機作朗讀點撥。
4.誰來說說你認為桑娜和漁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生交流
四、總結升華。
1.小結全文。
2.總結升華。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活動中相互交流,體驗元宵節的民俗風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重疊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燈。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花燈。
2.《手工》幼兒用書、剪刀、膠水、針、線、花燈范例。
教學流程:
一.以"元宵鬧花燈"為題,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花燈師:你喜歡哪一盞花燈?為什么?(讓幼兒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制作花燈的興趣組織幼兒討論:你想怎么制作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交流,并說一說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燈的`方法)
三.教師講解制作花燈的步驟教師按范例講解制作花燈的步驟,重點強調沿虛線折時要用手將折痕按平,沿虛線剪制時幾層紙張要捏緊。
四.交代要求:
1.折時要對齊、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教師全面巡視幼兒的制作情況。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著重幫助他們沿虛線剪制時幾層紙張要捏緊。(指導并觀察幼兒重疊折剪的方法,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提醒幼兒折時要對齊、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將幼兒制作的花燈懸掛起來。
六.幼兒互相欣賞、評價,結束
1.幼兒欣賞同伴制作的花燈,感受成功的喜悅和生活的美。
2.組織幼兒評價同伴的作品,教師圍繞"重疊折剪的技能"進行小結、評價,結束。
設計方案 篇4
畢業設計不僅有華美的形式更是通向職業教育的實質,本文淺談畢業設計方案及設計思路,從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出發,闡明了社會、企業需求和學校培養學生能力之間的矛盾,從畢業設計角度出發提出提高服裝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案,宗旨在于使畢業設計成為檢驗服裝教學質量的試金石,使學生在走出校門的最后一個情境體驗中,成為社會所需的優秀技術人才。
畢業設計方案
通過市場調研不難發現中國服裝業已開始由“貼牌加工”逐步向“自主品牌”轉變。目前我國有5萬家左右的服裝企業,企業數量雖多,但質量堪憂,如何做大、做強成了現今服裝企業迫切的目標。服裝設計師、服裝制版師常常間接決定企業的命運,服裝人才的匱乏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日漸形成桎梏,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而另一方面學校每年培養的大量畢業生卻遭遇就業困惑。
眾所周知服裝教學是由多個環節相互鏈接形成的完整整體,教學質量的直接體現是教學輸出了什么樣能力的畢業生,畢業生是否符合企業需求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畢業設計是檢驗服裝教學目標的終極環節,它在檢驗高職學生專業基本功、提高專業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服裝職業教育與服裝產業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與檢驗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是學生成為社會所需人才的踏板,同時更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質量的重要參數。因此畢業設計是檢驗服裝教學質量的試金石。
設計思路
1.創建良好的環境機制
在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營造的環境要有利于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每一次畢業設計之前,專業教師應經過研究、總結將流行信息予以重點發布,將權威機構的流行發布做成展板予以參考,將知名品牌的動態表演滾動播放,制作畢業設計專題網頁等。此外,還應該大力倡導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夠干事,人人皆可成功的觀念,應該努力做到用設計作品造就人、用良好環境氛圍凝聚人、用獎勵機制激勵人,建立環境機制育人新格局。
2.加大畢業設計實踐教學力度,堅持工學結合、校企結合,深化畢業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在制定具體的畢業設計教學大綱和指導書時,要以市場為依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擺脫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設計作品發布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市場調研、工藝實驗、市場策劃、綜合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表演等每一環節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的質量。以畢業設計為契機,突出職業教育辦學新特色,打破傳統以知識為中心的體系結構,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構建服裝教學新體系。
3.提升畢業設計的教學內容
畢業設計不光是做一系列衣服,重點在于必須面向快節奏的市場,要擺脫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設計什么、服種上怎樣演繹,應充分反映高職學生對流行的理解、市場的把握,反映行業新技術,凸現學生動手能力強的獨特優勢,反映工學結合、校企結合的成果,綜合反映學生個體特色,同時提供展示學生個性、思想、能力的平臺。
畢業設計的難點在于創新,在于是否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平時教學環節吸收借鑒居多,適當的沿襲無可厚非,但怕形成習慣、惰性。“浮世忙忙蟻子群,莫嗔頭上雪紛紛”。要通過畢業設計這個教學環節,忙得有主見,忙得有價值。鼓勵學生大膽突破舊的系統模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通過設計發布使學生對專業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解決問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例如:時間的安排是否合理,怎樣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每一系列作品想展示什么,設計作品以怎樣的形式發布,本次設計發布重點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解決方案,哪個方案成功機率最大,解決手段是否新穎,畢業設計作品發布結束后的學生、教師反響如何,用人單位、社會如何評價?哪些因素和準則必須考慮及如何避免發生錯誤,等等。鼓勵學生在技術、樣式等各方面進行新的嘗試乃至擁有技術創新含量,實現職業教育的品牌優勢。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放在畢業設計教學之首位,使畢業設計成為提高人才競爭實力最有效的手段。
4.改善畢業設計教學方法
(1)體現團隊設計優勢。由于畢業班人數眾多,為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采取學生分組的工作模式。團隊設計的優勢在于集多種力量于一體;缺點是易形成相互推諉,若改組同學處于劣勢心理還會相互影響導致該組該班的整體設計水平較低。為了把小組的團隊優勢發揮出來,第一,消除教師對學生平時學習的優劣之偏見,消除學生自我心理上的劣勢、優勢之分,我們可把每一小組實行無感情色彩擬名制,例如A組B組C組或1組2組3組,一提A組,人們首先聯想到的是他們的設計作品而不是優異生或平時表現差的學生本人,該組每一個同學都會為小組的榮譽付出行動,從心理上所有的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團體設計的優勢。第二、每小組設有組織調度的學術帶頭人,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第三,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分工撰寫設計報告,提出本次設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2)取消對學生使用知識限定的條條框框,提倡學生在設計作品中創造性地運用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3)由于畢業設計實踐環節較多,所以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團隊應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實踐的結果或“作品”進行及時、高質量、互動式的評論和指導,要引導學生獲取畢業設計技能的多種途徑、方法。
(4)積極引進世界先進的設計理論、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手段包括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知識、技能更新,培養學生具有將技能、知識轉化為財富的意識和能力。
5.建立完善的測試評價體系
通常學校是采取測試、測驗的方法對學生能力的高低進行評價,尤其在畢業設計中教師對學生作品評價的方向將對學生的心理起到暗示作用,從而影響學生設計水平的正常發揮。只有建立優秀的評價體系才能把以人為本、能力教育的思想落在實處。本人認為評價體系可由教師評價、小組學生之問評價、學生白評、企業評價、市場評價等幾部分組成。高質量有效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駕馭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將所學知識、技術指向市場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可根據評價結果及時對教學的整個過程、細節做出及時調整;最關鍵的是通過有效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幾點建議
1.充分考慮學生生源
根據學生生源畢業設計既可側重結構工藝設計,也可側重理念表達,并與技能訓練緊密結合,通過畢業設計提高技能訓練的難度和復雜性。
2.畢業論文與設計作品相結合
為突出高職學生的應用能力特點,論文不宜空談理論,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加強畢業設計與日常教學的聯系
由于服裝設計教學環節遵循由簡及繁、從淺至深、環環緊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最終實現服裝教學終極目標,所以從逆向思維來說,畢業生的專業素質、能力、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在于平時的點滴積累,在這個鏈接上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在畢業設計中暴露顯示出來。為了提高整體服裝教學質量、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可根據教學安排將畢業設計細化為多樣化的形式分散在三年日常教學中。
設計方案 篇5
學生分析:
一般特征:
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于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
入門能力:
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于《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
學習風格:
學生對于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注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伙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癡情的小伙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么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制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于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后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里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參考:這涉及到對詩歌的情節的理解。可作多種假設。一,女主人公走出來了,并且贈送男子彤管,而且兩人一面說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個場景,因為“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不知女子心意,于是前思后想,回憶種種情事,以揣測女子“不見”的因由,揣測女子對自己的心意。三,這是三個戀愛場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結:“詩無達詁”,所以成就了詩歌的朦朧美、含蓄美。這也體現了詩歌情節的跳躍性,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節連貫起來,于是也就引發了不同的聯想,詩歌了就因此而有了無窮的魅力。
(2)討論“城隅”的解釋:
質疑:城隅有兩種理解,一是“城邊角落”,一是“城上角樓”,你愿意取哪種解釋?為什么?(為什么課文注解首選的是城上角樓?)
提示:A、兩個見面地點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地點?
B、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呢?會選哪里?為什么?什么情況下會選擇角樓?C、根據詩歌的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是“初始階段”還是“高級階段”?根據分析,選擇哪個地點妥當些?
D、地點的選擇也跟人物的性格有關,什么樣的性格會選擇什么樣的地點?據詩歌的描寫,人物性格如何?
小結:一詞“兩解”甚至“多解”,無“定解”,留給讀者較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朦朧而耐人尋味。
四、詩歌的表現手法。(直接傳授)
1、重章疊句的形式的表達效果達既加強了詩意的表達達又層層拓展詩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瑯瑯上口,有音韻和諧之美。
2、《詩經》“三義”,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什么手法來寫?(直言其事,賦。)
五、作業(拓展遷移)。
1、同學們還接觸過《詩經》里寫愛情的詩句嗎?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瓊瑤把《蒹葭》改編成一首曲子,鄧麗君把它唱紅了,聽過嗎?請你欣賞一下。(出示歌詞)請同學們也把這首《靜女》改編成現代歌詞,也就是寫成一首現代詩歌,注意要體現出詩歌體裁的特點,體現出意境之美和音韻之美。會譜曲的同學最好能同時譜上曲子。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12-01
(經典)設計方案07-28
設計方案【精選】07-29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精選)設計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