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故鄉的二月二的散文

時間:2021-04-12 13:28:33 散文 我要投稿

故鄉的二月二的散文

  又到了農歷二月二,走在城市里,同往常一樣,到處是人們急匆匆的步履,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每每此時我總想起故鄉的風俗習慣……

故鄉的二月二的散文

  在故鄉,“二月二”素有“剪龍頭”的習俗。這天孩子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叫“剃龍頭”,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所以每逢二月二這一天,走在大街小巷,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有時候要到深夜才能關門。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在二月二這天拂曉,家中的老人們,要把頭天晚上整理好灶內的草木灰,拿出來放在簸箕里,一手端簸箕,一手用木棒邊走便敲簸箕底,使草木灰均勻地劃成一條線。具體步驟是先圍繞宅院劃一圈,再在大門口、馬路上,谷場上用草木灰畫囤梯、打灰囤、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以后,還要撒些開春等待播種的五谷雜糧,用石板蓋住,這就叫“囤”。預示著當年夏、秋兩季能收個糧滿倉,谷滿囤。總之,在父老鄉親們的'心中,這或許是一份美好的期盼和祝愿吧!

  二月二對我們小孩子來講,那是個快樂的日子——因為可以吃到平時難以吃到的蝎子豆和棋子豆。在故鄉有一個歇后語,叫做:二月二打簸箕——圍(為)的是自己,說的就是這個事情。記憶里,娘為了滿足我們的口味,二月二的前一天,把上好的黃豆在水里泡一晚,第二天早晨拿到鍋里溫火炒熟。聽娘講,蝎豆能炒五味,用什么樣的水泡,炒出的就是什么味道。用鹽水,炒出來的豆是咸的,如果喜食甜,可以在炒時放匙糖。據說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為這,故鄉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說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女人,在河邊喝水懷了胎,十月之后生了一個男孩,男孩身上卻長了個尾巴。女人把孩子藏在家里偷偷地養著。男孩一天天長大,亦一日一日地頑皮。他一頓能喝一缸水。有一天,趁著母親不在家,他自個跑到河邊去喝水,被人發現了。從此,男孩和母親常遭人白眼。終于有一天,男孩受不了憋屈,趁人不注意從窗戶跑出去,飛往天上去了。他娘邊哭邊追邊喊,她娘每喊他一聲,他都哭著回頭看一眼,每看一眼,地面上就現出一汪水灘。那些灘,后被人稱作“望娘灘”。男孩說,娘啊娘,你莫哭,以后每年二月二,我都會回來看你。人們才知道男孩是條龍。果然,每年二月二,那條龍都回來看親娘。而他的娘,也會炒上一些豆,讓他吃飽回天庭。他們住的那個村,從此風調雨順,年年五谷豐登。因為龍來時,總會挾來一陣小雨,“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也成了人們相互傳頌的民諺。另一種美味就是棋子豆,看起來很象麻將里面的髀子,它的做法也很傳統,原料是面粉、雞蛋、花椒葉子、芝麻、花生、核桃仁等,和各種調料搟制成薄鍋盔的形狀,再切成細條,最后把細條切成髀子大小均勻的,四方的小面塊;然后在大圓鍋里面用文火炒,直到焦黃,濃郁的香味飄散出來,吃在嘴里脆生生、鋼崩崩,真是越嚼越香回味悠長。如果加入不同顏色的豆粉,還能做出各種彩色的豆豆呢。記得小時候,我的零食不多,每次春節后開學了,會有段鬧饞蟲的時間,這時棋子豆就成了主角。它干脆香濃、爽口開胃、便于攜帶,不易變質,上學之前揣得衣服口袋鼓鼓的,一路走一路吃。上課中還能偷偷摸幾粒塞進嘴巴里,發出清脆的聲音,只能捂著嘴巴怕老師聽到。每到課間,小朋友們都拿出自家做的棋子豆交換,真是五花八門,互換著、逗喂著、嬉戲著,就像過年一樣熱鬧。

  現在“二月二”的民俗在農村也已經開始淡化了,不過蝎子豆、棋子豆等零食作為一種產品常年在超市里售賣,已經沒有季節之分了。再說,用油炸出來的零食,有各種口味,包裝也精美,卻少了兒時的味道,重要的是缺少了那份蘊含著童心、童真、童趣的感情罷了。

【故鄉的二月二的散文】相關文章:

二月雪散文01-13

二月的味道散文11-10

二月春散文01-16

早春二月的散文08-28

穿于二月散文09-11

二月潮濕散文12-16

散文精選:唯美二月12-18

二月小河散文10-21

作文初二月是故鄉明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