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秋瑣憶散文

時間:2021-06-22 10:55:54 散文 我要投稿

中秋瑣憶散文

  沒來到省城之前的我,中秋節里,是不吃月餅的,至于原因,自然是因為窮。

中秋瑣憶散文

  不過窮歸窮,窮人的中秋,卻并不會因為沒有月餅而遜色。

  母親那時還很年輕,還很利落,年輕利落的母親,別說是中秋,一年里每個小小的節日她都不愿錯過。

  臘月末,母親會蒸形狀不同的饅頭、內容各異的包子。那時節的農家,大家忙忙活活、往來穿梭。一年的這幾天里,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支起了蒸鍋,忙著蒸饃、蒸包子,而熱乎乎的包子出籠后,總要拿出許多,分送給親友或者近鄰,所以常常,自家吃的,多是別人送來的包子,而自家的包子,可是多半送了人。

  包子的'生命周期總是很短,蒸好后很快就被吃盡或者送光,而說到饅頭,情形可就不同。

  母親總要找些網兜,裝上一些造型別致的魚饅頭或者棗山,將他們懸掛風干,至于目的,是為了迎接春節后的第一個節日“二月二”。

  二月二里,母親準會給我們炒不少棋子豆,棋子豆里,有時也會夾雜些黃豆等,母親的棋子豆,是用細土炒就,我年年吃,卻年年愛吃。

  二月二過了沒幾天,到了二月八,母親又開始忙活,因為母親說“二月八,吃‘骨架’”。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骨架”兩個字怎么寫,但對母親親手蒸好的“骨架”,卻印象深刻。

  “骨架”的成分,是面粉、油、鹽和蔥。母親給發酵后的面粉添上油、鹽和蔥花后,將它們扭成麻花狀,入鍋,蒸熟,然后我們一幫孩子,開始不顧形象地大咬大嚼。

  雖然我不知道“骨架”兩個字怎么寫,但想起母親蒸的骨架的形狀,的確是跟骨頭有幾分相像,所以我想,也許這兩個字的寫法,是正確的。也就是說,無力給孩子們買肉吃的我的母親,用面粉和蔥,冒充了香噴噴的肉骨頭。

  端午節,母親一定不厭其煩,要親自給我們包粽子、蒸甑糕。而到了中秋,母親則一準忙前忙后,幫我們做燙面蒸餃。

  蒸餃雖然好吃,但總歸不夠體面,所以有時候,為著節日的氣氛更濃郁些,父親也會買來少許的水晶點心。點心跟月餅,外表來看,都是圓的;內心來看,都是甜的,所以完全可以蒙混過關。

  大學里的第一個中秋節,大哥特意來到我的身邊,給我送來幾個蘋果、石榴,還有散裝的月餅。這事距今已近三十年,然而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晰地記得。

  這以后的中秋,月餅對我而言,依然是可有可無,也就是說,有沒有月餅吃,絲毫不會影響我的節日心情。

  剛畢業的我,在一個偏僻的工廠謀生活。那里的人們雖說收入有限,生活節奏卻相當悠閑。閑時間比較多,而且大家又住的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平房,所以彼此走動也就頻繁。記得那時的中秋,平房里的鄰居,偶爾也會買來各色配料,然后自己用烤箱做月餅。

  再往后,隨著年齡見長,自己吃不吃月餅不打緊,但年年卻一定要買月餅,因為,要去給一些親朋送。

  文章題目叫《中秋瑣憶》,前面的話題,卻始終不離月餅,我想這個原因無需多說,因為在中國人的眼里,中秋和月餅,本就是不可分割的聯合體。

  時間如流水一樣從我的身邊潺潺流過,而說到中秋,我的記憶里除了美食和月餅,似乎也就別無他物。

  因為要找一個很重要的證件,昨晚的我,在家里翻箱倒柜,而在這翻箱倒柜之間,卻很不經意地,看到了一封二十多年前的中秋收到的已經沒了信封的紙張泛黃的老舊信件。

  那時候的我,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那時候的他,則是一名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

  不能說我們的愛情不真誠、戀愛不甜蜜,然而矛盾和摩擦,卻也是經常發生,而就在那個中秋的前夕,我搖動筆桿,給他寫了絕交信。

  于是在二十三年前的中秋即將來臨之前,我收到了他凌晨三點寫來的一封信件。信不算長,只有短短三頁,然而對于不愛寫字的他來說,無疑是封長信。

  二十多年過去后,回頭再看當年的信件,有對未來的計劃,對將來生活的憧憬,然而通篇來看,還是充滿著可愛的幼稚,而至于對我的想要分手的說法,他卻只用了一句話來做答:“你可以不要我,但我為了你,寧可死等一生,而且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喜歡你……”

  二十三年前的那個中秋,沐浴在圓月中的我,為著他的這一份癡情,選擇彼此相守。接信后的第二年,我畢了業。在這一年的中秋到來之前,我們選擇牽手,從此,中秋月光里的我們,不再孤獨。

【中秋瑣憶散文】相關文章:

瑣憶的散文04-19

過年瑣憶經典散文06-30

端午瑣憶散文06-30

讀書瑣憶散文11-09

瑣憶紅薯散文11-07

唐山瑣憶散文07-17

小年瑣憶散文07-30

八四瑣憶散文12-12

我的童年瑣憶散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