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月的農歷十五,天上就會出現一輪圓月,特別是農歷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之時,月亮愈發顯得又大又圓。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中秋賞月的習俗。中秋之夜,月亮分外皎潔,它像一只玉盤懸掛湛藍的夜空,顯得那樣晶瑩明澈。皎美的月亮,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喚起過人們許多美妙的遐想和回憶。
“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們將月亮視為美滿、吉祥、幸福、團圓的象征。但是,人的一生中,也同月亮一樣,團圓總是短暫的,聚少離多才是常態。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在久遠的別離中,憑借瞻仰明月來溝通信息,生發妙想,寄寓情懷,傳遞思念,共同感受月亮的撫慰!敖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泵糠曛星锛压潱切┻h離故土的親人,一旦望見他鄉的月亮,便起游子思鄉之心,多少塵封的記憶,就會如潮水般洶涌,把那份對親人的思念,全都托付給了天上的明月。
記得小時候,每逢皓月當空,秋風送爽,桂花飄香,沁人心脾的中秋之夜,家鄉莊戶人家,都會在庭院中對月設下香案,擺上月餅和時鮮瓜果拜月。父母便會端上親自做的“冷火餅”、從鎮上買回來的月餅,還有自家種的瓜果,一切布置妥當后,全家人輪流向月亮朝拜。拜月完畢,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開始分享供品,父親不厭其煩地向我們講述從他們的父輩口中流傳下來的關于嫦娥、吳剛、桂樹、玉兔的古老故事。
前年中秋節是我們一家人陪伴父親度過的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個中秋節。那時,父親已經病重,我攜妻帶兒趕回老家看望父親。當晚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皓月當空,柔和的銀輝灑落在剛出院不久的`父親身上,他清瘦的面容沐浴在月光中。做過小學老師的父親對我說:“你還記得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嗎?”我應了一聲,“記得。”于是,父親低聲吟誦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苯袢眨m然父親已離開我們近三個年頭了,但這一幕就像發生在昨天,父親的樂觀、坦然的人生態度仍讓我感慨萬千,濃濃的親情仿佛濃縮在那一輪明月中。
父親走了,家里一下子變得冷清起來,空空蕩蕩的。現在每到中秋節,無論多忙,我和妻兒都要趕回家陪母親。母親端上來的月餅是完整的,只是少了父親。我抬起頭,天上的月亮真圓,仿佛是父親的笑臉。
中秋的月,思念的月,親情的月!
【月到中秋散文】相關文章:
月到中秋抒情散文09-25
月到中秋分外明散文04-22
月到中秋現代抒情散文09-26
月到中秋分外明散文11-11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散文11-14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散文欣賞09-25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優美散文09-25
隨筆精選:月到中秋03-29
月到中秋的組詩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