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記:忙碌而快樂的一天
早上6點左右,從石家莊送閱覽桌椅、會議桌椅、書柜等辦公家具的貨車司機打電話過來,說車一會兒到,我們定好在虎道橋南接頭。隨即,我給支書王鐵旦打電話,讓他召集有關人員卸車。一直忙到7點半,所有家具卸完并驗收完畢,共27張桌子、70把椅子、10個柜子,價值15920元。因貨車大,不能開進村務中心,先將家具放在60米外的小賣部門前。
匆匆吃過早飯后,徐行長帶領幾個人打掃新改造裝修的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兩委辦公室,將辦公家具、原農家書屋的書籍搬到相應的房間,并將辦公家具擺放整齊,小張安裝閱覽桌,我和支書到趙莊拉3根安路燈用的電線桿,一直忙到中午12半。
簡單吃過午飯,中午1點半就開始干活了。58歲的老組長,和我們年輕人一樣干,甚至比我們還要認真。他對原有和新購圖書進行認真的分類、擺放,我則負責對急需安裝路燈但無電線桿的兩處挖坑、埋桿。挖坑的兩個村民一個50多歲、一個30多歲。他們雖然年齡有差距,但挖起坑來都很賣力氣,由于地處山區,挖坑過程中不時遇到石頭,進度較慢。在挖坑的同時,我也在工作著——砍樹枝,砍那些擬埋電線桿周圍影響路燈和線路安裝的樹枝。我到附近的村民家中借來梯子、椅子、砍刀和鋸,將部分樹枝砍掉、鋸掉,雖動作不甚規范,胳膊累得酸疼,手上起了血泡,但也順利截斷了礙事的十幾個大樹枝。下午4點多,兩個1米多深的坑挖好了,村支書叫來了幾名村民開始埋桿。有的拴繩、有的抬桿、有的撬桿、有的熟練地將大繩投過大樹杈,但由于山村路窄、樹多,人手少,開始并不順利,試了幾次沒成功。這時村民王建強開著三輪農用車路過,對我們說:“來!我用三輪試試!”,說著,便熟練地將車倒到電線桿附近,人們一起用力將電線桿抬上車斗,王建強加大油門倒車,在三輪車噴出濃濃黑煙的同時,電線桿緩緩地被支起來,最后村民們用大繩從三個方向控制著電線桿筆直地立在坑中……
快6點的時候,兩個電線桿埋好了,人們沒有走。干活的、看熱鬧的人得有30多人,有些村民互相遞上香煙,吧嗒上幾口,便議論起來,有的說“工作組干得真不賴!”,有的說“工作組包咱村,是咱們的福氣呀!”,還有的說“今年咱村變化太大了,工作組給修了道、安了路燈、打了井、建了廣場、建了書屋、學校弄得多好呀”。村民王書祥拉住我的手說“單經理,你們今年別走了!就憑你們的精神和干勁,再在俺虎道包上一、兩年,我們村就更好了!” ……
6點多了,組長打電話讓我捎饅頭回駐地。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當初部分村民對工作組疑惑的眼神,想起剛才村民對工作組的評價,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老百姓才會把你當成自己家的人。農民是最懂得感恩和最容易滿足的群體,只要真心為他們辦實事,他們就支持你、感激你,他們的滿意就是對我們努力和付出的最大回報。
民情日記:做低保戶的貼心人
11月12日星期二天氣:多云
天氣逐漸轉冷,我們吃完早飯,買了米、面、油,再次走訪慰問了“低保戶”黃文其,這已是第三次走訪慰問,在寒冷的冬日為老人送去一絲溫暖。
黃文其,癱瘓在床二十多年,因多年生病吃藥,讓本來不太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非常困難,村里給他申請了“低保戶”,政府每個月都給補助,逢年過節鎮上和村里領導都來看望,還送面和油。
得知我們這次專程來看望他,老人家十分高興,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你們!”我們問他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老人笑著說:“共產黨好,政府好!要不是政府一直關照,我老漢早就餓死了。”我們將電話號碼留給老人,告訴他有事就打電話。我們沒有告訴老人我們即將離開了,但從老人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已知道,并表現出了依依不舍,老人眼里含著感動的淚水,一再點頭感謝。
群眾的情感是很樸實的,只要我們帶著感情與其相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他們便會和你心貼心,親如一家人。
民情日記:送民溫暖
促民致富、為民解困是工作組努力譜寫的兩大篇章,但是還有一個篇章雖短小,卻是工作組傾注大量心血精心譜寫的。送民溫暖,才能得民心。
七一是黨的生日,工作組帶著慰問品對該村老黨員、老干部和困難群眾進行了親切慰問。工作組每到一戶,都與鄉親們親切握手,關切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詳細記錄他們遇到的各種困難,并保證一定盡力盡快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組盛贊老黨員干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希望他們保重身體,繼續發揮余熱,一如既往地關心和幫助北賈莊村的建設和發展。工作組還與老黨員干部、困難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以便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使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
工作組不僅給每一位在村里居住生活的老黨員、老干部和困難群眾送去了溫暖,也把溫暖送到了在外工作發展的流動黨員心中。工作組利用流動黨員“三夏”返鄉時機,精心準備,特意為他們舉辦了溫馨的流動黨員生活會。在會上,工作組與流動黨員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工作組詳細詢問了流動黨員在外面發展的是否順利,工作的是否順心,生活的是否如意,得知個別在縣城工作發展的流動黨員遇到困難,工作組當即表示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他們的。工作組還向流動黨員詳細介紹了家鄉近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基層建設年活動情況,動員流動黨員利用在外豐富的信息、技術、經濟等有利資源,積極參與到家鄉建設中來,把外面好的項目引進來,把家鄉好的資源帶出去,為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
惠及民生多少事,惟愿村民更幸福。工作組為村辦的“十事”都是“實事”,但“實事”卻遠不只是“十事”,這“十事”只是工作組為村民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對工作組來說,村民們那一聲聲“謝謝”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可,是他們工作的動力,也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
民情日記:田野里唱響青春之歌
他放棄城市舒適生活和高薪職位,報考大學生村官,回家鄉任職,帶領鄉親們大力發展農村經濟。3年間,小山村變干凈了、變美了,村民們錢包鼓了、心氣高了……談起村子發生的變化,張家口市崇禮縣紅旗營鄉下雙臺村黨支部書記秦醒自豪地說:“農村是我實現青春夢想的舞臺,我要用我的‘農村夢’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