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到鎮上中學讀書。周末回家看見粽子就立馬為其解帶寬衣,狼吞虎咽一番,周日下午扛一袋米及咸菜去學校仍不忘帶上幾個粽子。第二個周末回來四處找粽子,但不見粽子的影子,心中不無遺憾。有了前車之鑒,第二年過完端午節,去上學時就在衣櫥抽屜的旁邊暗屜里藏了幾個粽子,準備周末回來慢慢享用,沒想到周末回來粽子已干結成硬疙瘩,好是懊惱。
端午過后沒幾天,粽子基本上吃完了,但粽香余味依舊飄繞鼻尖,不過偶爾也有解饞機會。因為村里鄉親蓋新房子時會在房屋框架支穩后,由木匠師傅在正梁上掛一綹壓梁的粽子,這時也會剪下部分粽子向下拋撒,梁下的大人小孩就開始瘋搶,這時吃著那搶來粽子的感覺真是叫爽歪歪了。
現在有了冰箱,吃不完的粽子放冰箱里,一年四季想吃就吃,雖然吃起來是方便了,但也就沒了新鮮感,更找不到兒時吃粽子的感覺。眼下超市里隨時也都有粽子賣,但在食品安全甚囂塵上的今天,買來的粽子吃起來似乎沒那么踏實。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過端午的程序似乎日益簡潔明了,于是我又懷念起親手制作的牛角粽,懷念起粽肥艾香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