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生義三題人生哲理
馬與驢
馬,性靈敏、善奔跑。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馬曾描寫到:“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到尾,長一丈;從蹄至頂,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勢。”人們對馬多持褒意。形容隊伍聲勢浩大,用“千軍萬馬”;形容獲取勝利迅速,用“馬到成功”;形容做出工作成績,用“汗馬功勞”;特別是把有才干的人比為“千里馬”可是,如果把馬用“戶口”一管起來,它就變成了“驢”。驢,與馬相比,那可差多了。文辭不好,比喻為“驢鳴狗吠”;兇惡歹毒,比喻為“驢心狗肺”;有限的一點本領用完,比喻為“黔驢技窮”。馬啊,馬,只有用“戶口”把你限制起來,你也就不能揚蹄奔馳了。
鳥與鵝
鳥,一般既會走又會飛。鳥類世界,種類繁多,像夜鶯、杜鵑、百靈,鸚鵝、喜鵲等等,人們大都喜愛。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其景色是多么優美壯闊。然而,鳥一旦視為個人所有,看著是“我的”鳥,它就變成了“鵝”。鵝,不但不會飛,行走也是搖搖擺擺、慢慢騰騰,以致人們常用“鵝行鴨步”來形容步履遲緩。鳥啊,鳥,你一旦作為“我”的私有財產,你就莫想飛向藍天、高聲歌唱了。
蟲與蛟
蟲,泛指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相傳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化為猿和鶴,小人化為蟲和沙。人們常以“蟲臂鼠肝”比喻微未卑殘;用“雞蟲得失”比喻無關緊要的細微得失;但是,小小蟲子只要“交流”,它變成了“蛟”。蛟,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得水后能布云作雨、興風發水、飛騰升天。《管子·形勢》曰:“蚊龍得水而神可立也。”所以,人們就用“蚊龍得水”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了施展本領的機會。蟲啊,蟲,只要讓你“交流”一下、換個地方,你的作用就要“刮目相看”了。
……
我正想著,突然耳邊響起了南宋朱熹老先生的話:“讀書窮理,須認正意,切忌如此緣文生義,附會穿穴。”哎呀,不好!我在恍惚中大吃一驚,趕忙打住,以免“
【望字生義三題人生哲理】相關文章:
登望岳樓 陳與義10-07
題三義塔原文及賞析09-04
在義與利之外閱讀題及答案04-02
《天問》篇名題義考12-06
孟浩然《題義公禪房》11-12
《題義公禪房》孟浩然11-30
街頭三生望詩歌11-06
《春望》原文閱讀題04-25
愛之望閱讀題及答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