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精選1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20xx年—20xx年我單位共改造老舊公廁39座,公廁提升改造工程有計劃實施,
(二)項目績效目標
公共廁所作為我縣基礎培套設施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其改造、新建更是重中之重,公廁提升改造能夠確保提升公廁服務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形成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規范科學的`公共廁所服務體系。
(三)項目執行情況
已完成39座公共廁所的提升改造工程。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資金到位情況
項目中標資金為844.03萬元,截至目前項目已支付資金800萬元。
三、項目完成情況
對公共廁所改造提升項目進行了驗收,改造公廁均驗收合格。進一步完善太和縣基礎設施,解決太和縣城市環衛基礎設施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改善和提升了公共廁所環境質量。
四、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經研究為改造提升公廁項目自評為99分,對照《20xx年城市工作“五統籌”專項資金績效目標表》規定的評分等次為“優”。
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城區主要路段、商業街等用地緊張,沒有足夠的空間新建公廁;二是居民都不愿公廁距離自己住房或商鋪過近,同時又不愿走遠路上公廁,合理規劃的同時滿足居民的訴求較為麻煩。
六、有關建議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廣大市民群眾,結合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公廁地圖,高標準要求公廁保潔質量。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2
一、項目基本情況(自評得分100分)
農業農村局編制《關于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的請示》(圍農字〔20xx〕153號)上報圍場縣人民政府批復。于20xx年7月19日縣政府下發了《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關于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的批復》(圍政復〔20xx〕51號)。20xx年圍場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總投資850萬元,全部來源于統籌整合資金。用于新建農村公廁50座。現在項目已竣工驗收完成,并完成年度目標。
二、預算執行情況(自評得分10分)
20xx年圍場縣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使用統籌整合資金850萬元,當年財政撥款,全年執行數850萬元,執行率100%。
三、績效目標及指標完成情況(自評得分90分)
(一)完成績效產出指標(自評得分50分)
1、數量指標(自評得分20分):完成新建農村公共廁所50座。
2、質量指標(自評得分10分):項目驗收合格率為100%。
3、時效指標(自評得分10分):項目竣工及時率為100%。
4、成本指標(自評得分10分):項目成本控制率≦100%。
(二)、完成績效效益指標(自評得分40分)
5、社會效益指標(自評得分40分):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實現了從源頭上預防控制疾病的發生流行,并且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四、資金使用管理情況
項目總投資850萬元,全部為20xx年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資金。按照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專款專用,規范操作,不存在滯留、截留、擠占和挪用,工作推進過程中,嚴格項目管控和資金使用,制定驗收標準、管理辦法和資金使用方案,強化項目施工和資金撥付監管。依據工作任務,合理、合規、節約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資金使用安全。目前項目竣工結算完畢,經驗收合格,前期費(設計費、評審費)、前期預付款、前期費用、中標工程款等資金全部撥付到位。項目績效目標申報、審核、執行監控等檔案資料齊全,并能如實全面地反映項目實施全過程。并按要求落實縣、鄉、村三級公開公示制度,在項目實施前、年度終了、項目竣工后三個時間節點進行了公示,公開公示內容全面。
五、結果應用總體評價
20xx年度農村公共廁所建設項目,縣級驗收工作全部結束,項目任務全部完成、工程質量全部合格、資金全部撥付到位、資金使用合規、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群眾滿意度較高。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3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1.立項背景及目的。
通過公廁建設項目的開展,進一步完善富民縣環衛基礎設施,解決城市環衛基礎設施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改善和提升了公共廁所環境質量。公廁建設對城市的發展、規劃和便民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極大促進了城市的社會化生活,促進了城市環境的整潔與衛生,也提高了城市文化。
2.項目實施情況。
按照《昆明市財政局昆明市城市管理局關于下達20xx年度城市公廁建設市級補助資金的通知》文件規定,我單位20xx年新建三座工作,每座公廁補助10萬元,共計30萬元,資金在20xx年支付。
3.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
20xx年公廁建設項目上年結余100.74萬元,收入30.00萬元,支出60.9萬元,結余69.84萬元。
4.組織及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按工程進度付款,項目具體管理由富民縣環境衛生管理站負責。
(二)績效目標。
1.總目標。
部門績效目標一:全縣環衛直管公廁全部實現免費開放。
部門績效目標二:市級下達改建建制鎮公廁3座。
部門績效目標三:做好全縣公廁的修繕和維護工作。
2.年度目標。
(1)產出目標。
縣城建成區環衛直管22座公廁的日常維護。
(2)效果目標。
繼續做好縣城建成區環衛直管22座公廁(移動公廁5座)免費開放,按早6:30至晚:23:00開放,方便市民入廁。同時,安排專人對公廁進行管理,落實清掃、沖洗,保潔措施,保證公廁內部及周邊的環境衛生符合公廁管理標準,及時對公廁糞便進行清運,月清運糞便約70噸。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闡述的主要內容:嚴格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實施過程是否規范、年度目標已全部完成,并且效果明顯,在資金管理方面嚴格按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要求,做到專款專用,嚴格按照合同條款付款,付款憑證材料完善。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方法
1.績效評價原則。根據預算法的相關規定,在預算編制時,我局已建立事前績效目標編制工作,構建事中績效跟蹤和績效評價機制。為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實現,我局根據確定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對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和績效自評。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的原則做好評價工作。
2.績效評價方法。積極組織力量,項目自評績效由業務處室填報項目績效自評情況,財務處協助;單位整體績效由財務處填報,辦公室及相關部門提供佐證材料和依據。
三、評價結論
(一)評價結果。
根據項目支出績效指標要求,我單位分析評價自評分為99分,自評等級為優秀。
(二)主要績效。
公廁是環衛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強公廁建設管理是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綠色、生態、環保的'建設管理理念,本著“數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凈無味、綠色環保、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原則,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開放一批”的思路,從城市建設的全局出發,扎扎實實抓好我縣公廁建設、改建提升和管理工作,增強城鄉公廁綜合服務能力。
通過20xx年公廁建設項目的實施,使環衛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改善了富民縣城人居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和諧,通過調查,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程度達到98%以上。
四、成本效益分析。
該項目資金的使用采用實報實銷,有效的節約資金,并保障資金落實到實處。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主要經驗及做法;
(1)要建立部門長期、中期目標、做好項目前期準備,立項依據要充分。
(2)設定合理的項目績效目標,保證相關性、完整性、與預算匹配性。
(3)財務制度健全,資金撥付到位。
(二)存在的問題;
無。
(三)建議和改進措施。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按照項目實施過程來及時修正績效目標,保證項目按時按量完成。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4
一、 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我局列入20xx年度項目績效評價的項目有一個:20xx年度開遠市城市公廁改建項目。 開遠市基礎設施不斷改革升級,現有的城市公廁存在設施老化、布局不合理、公廁數量不足等問題。城市公廁改建項目的實施,是一項惠及長遠的社會工程,民生工程,該項目的實施對開遠市民生改善和整體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
為加快開遠市城市化發展進程,完善城市功能體系,為城市建設和管理提供依據,增強城市功能和承載能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公共設施和城鄉人居環境;使城市管理工作向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努力把開遠打造成宜居宜業的“生態城”,欣欣向榮的“商貿城”,健康產業聚集的“健康城”。 2.項目績效階段性目標
第一階段,統籌安排土地利用和各項規劃指標,為國土部門招拍掛土地提供相關依據。 第二階段,通過一系列規劃和概念方案設計,為城市建設和管理提供依據,增強城市功能和承載能力、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價值、改善公共設施和城鄉人居環境。
第三階段,提供開遠市民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提高開遠市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第四階段,帶動我市工商業經濟的長足發展,為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完成墊定了基礎,促進我市的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有所增長,從而帶動就業人數增加。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
開遠市20xx年度城市公廁改建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內容包括項目投入、過程管理、產出和效益四個方面,評價指標分為三級,包括4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19個三級指標。(詳見《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
(二)績效評價工作過程(包括:領導重視、職責明確、制度建設等方面工作)
1.前期準備
根據《開遠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開財字〔2020〕194號)文件部署文件要求,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相關人員召開會議,進行分工協作,確定評價項目,對項目資料進行搜集、整理。
2.組織實施
在實施過程中,一是由涉及績效評價項目的各科室及局屬單位分別填報《紅河州開遠市部門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表》;二是涉及績效評價項目的各科室及局屬單位根據《開遠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對《開遠市20xx年度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分表》進行自評打分;三是涉及績效評價項目的各科室及局屬單位根據開展情況,撰寫自評報告;四是由局財務科負責匯總上報,進行公示。
(3)分析評價
通過對我局20xx年度城市公廁改建項目的績效評價,可以從中掌握開遠市20xx年度城市公廁改建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建設過程情況、取得的成效,總結項目資金管理和項目組織管理中的經驗和不足,提高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效益性,進一步完善項目資金的管理。 通過評價,從項目投入、項目過程管理、項目產出、項目效果(效益)及績效評價資料報送情況等方面找出項目實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開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展好項目工作,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在項目開展工作中的引導作用提供參考。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
開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xx年度納入項目績效評價的項目到位資金共計432萬元。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
開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xx年度納入項目績效評價的項目資金計劃今年10月全部用完。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
我局在項目資金管理中,一是制定了相關財務制度,分別從預算編制、票據管理、收入管理、審批權限、支出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作出相關規定,并按照制度執行到位。二是制定資金撥付程序:
①先由項目分管領導向黨組會提出付款申請討論通過后,再由項目管理科室經辦人提供相關付款依據(包含合同、發票、撥款申請表等),并在發票上簽字后交分管領導進行審核;
②相關付款資料交財務科項目專管員復核后,交財務科負責人審核;
③相關付款資料交單位負責人審批;
④相關付款資料交財務科辦理付款。三是在資金的'使用上堅持專款專用,使該項資金按規定的用途使用并達到預期目的。四是加強對項目資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管理監督,發揮專項資金效益最大化。五是在編制財政部門預算時,按照市財政對部門預算進行公示的要求,在政府的網站進行了公示,接受社會各方監督。
(二)項目管理情況分析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局所提交的項目績效評價資料均符合相關要求,項目按規定申請設立,得到審批。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管理規定制定項目管理制度,與具備相關資質的項目設計單位簽定相關協議,檔案資料指定專人進行規范管理,緊張有序地組織開展好各個階段的工作。
(三)項目績效情況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
我局嚴格按照項目預算,控制項目實施成本,本著一切按項目要求開展工作的原則,盡量使項目成本控制在預算之內。對于部分項目超預算執行,其具體原因已在“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中加以說明。
2.項目完成質量
20xx年度納入項目績效評價項目均已按要求完成,基本達到預期效果,項目完成率為100%。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 為城市建設和管理提供了依據,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公共設施和城鄉人居環境奠定了基礎。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項目的實施對經濟的影響表現在:帶動了我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完成墊定了基礎,促進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有所增長,同時推動了就業人數的增加。對社會的影響表現在:完善了城市功能布局,為開遠市整體城市規劃體系的修編奠定了基礎,加快了開遠市城市化發展進程,對城市建設和管理起到了指引作用。
四、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納入20xx年度項目績效評價項目,在項目目標方面能夠做到目標明確、細化量化;在決策過程方面,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年初部門預算,項目程序符合相關管理辦法;在資金管理方面,根據需要制定相關的資金管理制度,不存在支出依據不合規、虛列項目支出的情況,資金的使用符合相關管理規定;資金到位方面,資金到位率達100%;組織實施方面,機構健全、分工明確;項目產出方面,達到了績效目標,項目產出的成本按績效目標控制;項目效果方面,項目實施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以后年度預算安排、評價結果公開等)
1.利用項目績效評價結果,減少盲目投資、無效投資,加強資金監控、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2.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兼顧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我局按績效評價工作要求,認真完成績效評價各個環節的工作。對績效評價工作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資金管理堅持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的原則,合理、合規、使用、監督管理好財政性資金,提高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率,為我市的發展創造較好的社會效益。
通過自查存在的問題:一是項目資金不足;二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尚有不足之處,主要是項目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加強。針對我局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殷切期盼市委市政府、市財政局等各級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能給予大力扶持,在核定下年部門預算收支時充分考慮我局資金短缺的問題,使我局能夠按照市委市政府對城鄉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實現“建美麗開遠市 做幸福開遠人”的總體目標。針對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我局將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通過制度建設,創新機制,規范管理,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管理辦法,逐步建立管理規范、運行有序的管理機制。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5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1.立項背景及目的。通過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20xx年全縣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 85%以上,地處偏遠山區、半山區、缺水地區衛生戶廁普及率逐步提高,達到入廁環境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改造提升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非水沖式旱廁,達到行政村村委會不低于1 座以上水沖式無害化衛生廁所。通過整合各種資源資金和項目,有效解決農村廁所中旱廁數量較多、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低及部分地區無廁所等問題,實現“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文明入廁”的目標。
2.項目實施情況。項目由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組織實施,各鎮(街道)負責工程內容、工程實施效果。
3.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
(1)昆財農〔20xx〕233號20xx年中央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資金的通知,下達補助資金791.61萬元,(涉及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8613座,建設補助資金400元/座,建立管護機制資金191.34/座),其中:永定1372座,補助159.68萬元;大營2627座,補助228.58萬元;羅免1172座,補助87.48萬元;赤鷲825座,補助60.8萬元;款莊1195座,補助87.7萬元;東村1140座,補助111.8萬元;散旦282座,補助55.57萬元。
(2)昆財農〔20xx〕32號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第一批省級補助資金的通知,下達補助資金202.96萬元,(涉及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574座,建設補助資金400元/座;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10座,建設補助資金10萬/座),其中永定公廁1座,補助10萬元,戶廁530座,補助21.2萬元;大營公廁2座,補助20萬元,戶廁546座,補助21.84萬元;羅免公廁1座,補助10萬元,戶廁345座,補助13.8萬元;赤鷲公廁2座,補助20萬元,戶廁235座,補助9.4萬元;款莊公廁2座,補助20萬元,戶廁413座,補助16.52萬元;東村公廁1座,補助10萬元,戶廁285座,補助11.4萬元;散旦公廁1座,補助10萬元,戶廁220座,補助8.8萬元。
(3)昆財農〔20xx〕176號20xx年第二批中央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資金的通知,下達補助資金48.52萬元,(涉及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574座),其中:永定530座,補助99905元;大營546座,補助102921元;羅免345座,補助65033元;赤鷲235座,補助44297元;款莊413座,補助77852元;東村285座,補助53722元;散旦220座,補助41470元。
(4)昆財農〔20xx〕175號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市級補助資金的通知,下達補助資金291.072萬元,(涉及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1187座,補助資金200元/座,建立管護機制資金共67.332萬元),其中:永定1902座,補助49.4877萬元;大營3173座,補助82.5576萬元;羅免1517座,補助39.4705萬元;赤鷲1060座,補助27.58萬元;款莊1608座,補助41.838萬元;東村1425座,補助37.0768萬元;散旦502座,補助13.0614萬元。
(5)昆財農〔20xx〕208號20xx年省級第二批農村“廁所革命”行政村公廁改建補助資金的通知,下達補助資金40萬元,(涉及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4座,建設補助資金10萬/座),其中大營2座,補助20萬元;羅免1座,補助10萬元;赤鷲1座,補助10萬元。
(6)富財預箋〔20xx〕80號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縣級配套資金,下達配套資金181.37萬元,(涉及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8173座,其中:20xx年6986座,20xx年11187座,配套資金100元/座),永定3082座,補助30.82萬元;大營5179座,補助51.79萬元;羅免2465座,補助24.65萬元;赤鷲1722座,補助17.22萬元;款莊2608座,補助26.08萬元;東村2317座,補助23.17萬元;散旦800座,補助8萬元。
4.組織及管理情況
項目由各鎮(街道)負責組織實施,由各鎮(街道)負責工程內容、工程實施效果;項目竣工驗收由各各村委會先期組織初難,初驗合格后提交各鎮(街道)進行驗收整理后,再由鎮(街)提交驗收申請,兩由縣級組織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劃撥補助資金。縣、鎮兩級工程技術人員在建設過程中要深入一線,實行分片包干負責制,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同時加強項目實施中日常檢查、監督,發現問題,要求施工方及時進行整改,確保了工程按期按質按量完成。
(二)績效目標
1.總目標。通過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20xx年全縣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 85%以上,地處偏遠山區、半山區、缺水地區衛生戶廁普及率逐步提高,達到入廁環境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
2.年度目標
(1)產出目標。20xx年,完成全縣改造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1187座,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14座年度工作任務。
(2)效果目標。完成20xx年,完成全縣改造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1187座,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14座年度工作。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闡述的.主要內容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昆政辦〔20xx〕72號)和《昆明市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昆政辦〔20xx〕129號)、《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昆政發〔20xx〕21號)、《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分解下達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主要任務的通知》(昆政辦〔20xx〕61號)及《昆明市財政局 中共昆明市委目督辦 昆明市政府目督辦關于印發昆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昆財績〔20xx〕83號),根據《富民縣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度縣、鎮級預算支出績效自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縣委、縣政府對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要求,能夠有效完善環境整治項目決策與管理制度、改進項目管理工作,推進農業改革和發展。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方法
1.績效評價原則。 成立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組,組長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唐建輝同志擔任,副局長石躍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為財務科、環資科及各鎮(街道)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來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2.績效評價方法。以財務部門為主,其它部門和鎮(街道)負責收集績效評價相關資料,提供績效評價工作組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三、評價結論
(一)評價結果。工程總體評價為合格。生態環境良好是人民群眾共同的企盼,實施農業生態治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深受人民群眾歡迎,項目實施群眾滿意度為95%。
(二)主要績效。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建設項目,各鎮(街道)在時限內完成了工程的實施,共完成11187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革及14座行政村公廁改建。工程的全面完成,確保了農村“廁所革命”建設項目的功能完好和安全運行,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農村“廁所革命”建設及廁所管護的重視,調動了群眾對環境工作的新認識,提升了群眾自覺愛護、管理基礎設施的意識,農村基礎設施“重建輕管”現象將逐步得到扭轉,社會效益顯著。通過項目建設,將使項目區群眾生活指數得到較大提高,極大地促進當地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和諧發展。
四、成本效益分析
(一)項目的經濟性。富民縣20xx農村廁所革命建設項目,改善了項目區環境問題;可有效的解決項目區環境臟亂差問題,使受益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態環境良好是人民群眾共同的企盼,實施農業生態治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深受人民群眾歡迎,項目實施群眾滿意度為95%。
(二)項目的效率性。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縣、鎮兩級工程技術人員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能夠深入一線施工現場,各負其責、各履其職,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和跟蹤督查服務,為工程按期按質按量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項目的有效性。項目實施后,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四)項目的可持續性。項目建成后,鎮、村組設定專職管理人員,加強對工程設施運行進行管理,工程實施運行維修養護由管理人員定期檢查、監測及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維修,確保正常良性運行。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主要經驗及做法。各項目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受益區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可解決項目區臟亂差等問題,項目區生態環境保護得到有效保證,改善了項目區群眾生活條件,增加了項目區環境資源化利用系數,有效推動和促進了項目區施肥用料問題,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
(二)存在的問題。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加之補助費用低及鎮(街)無專門機構來推動此項工作,造成工作被動,開展難,前期推動慢等問題。
(三)建議和改進措施。各鎮(街)明確專人及部門專一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工作;各級能夠進一步加大資金補助標準,同時也希望縣級能夠配套一定改廁補助資金。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6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背景、內容
為改善城市市容市貌、解決出行居民如廁困難問題,根據《豐都縣財政局關于批復20xx年部門預算的通知》(豐都財政發〔20xx〕12號)文件下達“豐都縣三合街道移民安置區綜合幫扶公廁建設項目”縣級配套資金。
(二)項目資金情況
截至20xx年12月,豐都縣三合街道世平路移民綜合幫扶項目資金到位13.87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13.87萬元,全年使用資金6萬元,結余7.8元。
(三)績效目標
完成三合街道城區范圍移民安置內新建、改建公廁項目可研報告編制、初步設計等工作。
(四)部門(單位)職能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市政公用設施運行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城市供水節水管理、園林綠化管理、城市管理執法等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并組織實施全縣城市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統籌城市管理領域重大事項,負責擬定城市管理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20xx年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前期設計及可研編制報告,由于疫情愿意未開展項目招投標,預計于2022年開工建設。
(二)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數量指標完成項目前期可研編制報告1份;質量指標可研編制報告審核合格率100%;時效指標項目設計完成及時率100%;成本指標實際完成投資控制在概算內的比例100%、年度資金預算執行率43%;社會效益指標改善城市市容市貌、解決出行居民如廁困難問題;受益群眾滿意度95%;主管部門滿意度95%。
(三)評價結果
本項目自評得分100分,達到預期績效目標。
三、存在問題
(一)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
無。
(二)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
無。
(三)項目績效方面的問題
績效管理的經驗不足,項目的部分成果無法用指標形式表示;在績效考評指標的設計上,有待完善。
(四)其他方面的問題
無。
四、下一步改進措施
規范績效管理方面需要細化,指標的設計需更加科學。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將在豐都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站上進行公開,績效評價結果與下年度資金安排直接掛鉤。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7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主管部門、實施單位職能職責。南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為20xx年縣城公廁日常管護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南江縣市政園林管理局具體實施20xx年縣城公廁日常管護項目,包括日常管理、監督、考核工作。
2.項目立項、資金申報。20xx年8月4日向縣財政局申報20xx年縣城10座公廁及中河壩公園等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申報資金626400元,縣財政局20xx年8月17日審批同意實行競爭性磋商采購;20xx年9月6日向縣財政局申報20xx年縣城25座公廁及黃金公園、城市公園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申報資金972000元,縣財政局20xx年9月14日審批同意實行競爭性磋商采購;20xx年縣城紅塔公園及3座公廁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控制價259200元,根據《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20xx年版)>的通知》(川財規〔20xx〕11號)規定,“分散采購限額標準集中采購目錄以外,單項或批量采購預算其他市本級和縣(市、區)級在30萬元以上的貨物和服務項目納入分散采購限額標準”,即進入采購代理機構實施,反之由業主自行組織采購。我局根據相關規定委托四川世晨鴻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對20xx年縣城紅塔公園及3座公廁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進行競爭性談判采購代理,成交價238000元。
3.資金管理及支持條件、范圍、方式。縣住建局嚴格按內控管理制度落實專人對20xx年縣城公廁日常管護預算資金進行管理,確保項目專項資金安全使用。項目資金實行專職、專賬“兩專”管理,保證資金專款專用。縣市政園林管理局安排專人對項目涉及政府采購進行項目采購申報,同時建立內控政府采購管理制度。
4.資金分配原則及考慮因素。管護資金使用計劃嚴格按照內控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及月考核結果按月支付,確保項目資金合法、合規使用。管護單位憑月考核結果及合法的稅票等資料進行報賬,所有項目資金的支出,都由管護單位開具稅務發票,縣住建局審核人員根據報賬憑據審核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后,通過對公轉賬方式支付。項目管理制度健全,項目申報、采購、日常管護、監督管理、驗收等各個階段的組織實施管理規范有序,項目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二)目績效目標
1.項目主要內容。該項目主要負責縣城內由市政園林管理局管理的38座公廁日常清掃、保潔及完成公廁日常管理,達到無市民投訴、無媒體曝光、無上級通報為目標。
2.具體績效目標。蹲位、小便器無污垢、無糞便,紙簍無長期沉積紙屑;墻壁無灰塵、無蜘蛛網,地板干凈整潔;洗手盆、鏡子無污跡、無灰塵;室內氣味無異味或較輕;廁所內設施完好,損壞;室內蒼蠅不超過3個,蚊子較少;室內墻壁或廁所隔板無小廣告;每月出勤,特殊情況可以找人代替值班,開放時間無無故遲到早退;無市民投訴;態度和藹,熱情大方。
3.申報內容分析評價。通過每月日常考核,20xx年縣城38座公廁日常管護3家管護企業均達合格標準,管護期間無市民投訴、無媒體曝光、無上級通報,完成了管護目標,社會評價及群眾較滿意。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20xx年6月,縣財政局(南財預〔20xx〕1號)下達20xx年縣城公廁管護費1200000元。
20xx年8月4日,向縣財政局申報20xx年縣城10座公廁及中河壩公園等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申報資金626400元,縣財政局20xx年8月17日審批同意實行競爭性磋商采購;20xx年9月6日向縣財政局申報20xx年縣城25座公廁及黃金公園、城市公園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申報資金972000元,縣財政局20xx年9月14日審批同意實行競爭性磋商采購;20xx年縣城紅塔公園及3座公廁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控制價259200元,根據《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20xx年版)>的通知》(川財規〔20xx〕11號)規定,“分散采購限額標準集中采購目錄以外,單項或批量采購預算其他市本級和縣(市、區)級在30萬元以上的貨物和服務項目納入分散采購限額標準”,即進入采購代理機構實施,反之由業主自行組織采購。我局根據相關規定委托四川世晨鴻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對20xx年縣城紅塔公園及3座公廁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進行競爭性談判采購代理,成交價238000元。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20xx年南江縣財政局(南財預〔20xx〕1號)下達20xx年縣城公廁管護費1200000元。
2.資金到位:實際到位資金1200000元。
3.資金使用:20xx年縣城38座公廁日常管護實際發生公廁管護費1619680元,下差公廁管護費419680元。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住建局嚴格按照內控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及市政園林管理局報送的月考核結果按月支付,確保項目資金合法、合規使用。管護單位憑月考核結果及合法的稅票等資料進行報賬,所有項目資金的支出,都由管護單位開具稅務發票,縣住建局審核人員根據報帳憑據審核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后,通過對公轉賬方式支付。項目管理制度健全,項目申報、采購、日常管護、監督管理、驗收等各個階段的組織實施管理規范有序,項目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三、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組織架構及實施流程
市政園林局安排1名副局長分管,并落實2人具體負責公廁日常管護工作。
為體現縣城公廁日常管護企業之間有競爭、有對比,20xx年我局將縣城公廁日常管護分成三段,委托四川宇創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代理“20xx年縣城10座公廁及中河壩公園等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項目”,20xx年9月14日確定四川辰碟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為成交供應商,成交金額431280元;委托四川祥錦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代理“20xx年縣城25座公廁及黃金公園、城市公園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20xx年10月21日確定南江聚賢建設有限公司為成交供應商,成交金額950400元;委托四川世晨鴻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代理20xx年縣城紅塔公園及3座公廁人工管護購買服務采購,20xx年11月15日確定南江縣安泰物業有限責任公司為成交供應商,成交金額238000元。三段公廁管護合計成交金額1619680元。
根據政府采購結果,該項目分別由三家管護企業實施具體的日常管護業務。一是日常運行管理,由管護企業按公廁管理辦法和標準實施具體管理工作。二是設施維修維護。由管護企業向市政園林局申報,市政園林局派人現場核實后,安排管護企業具體實施維修維護,維修維護結束后,市政園林局派人現場驗收。
(二)項目管理情況
縣市政園林局制定了公廁日常管理維護考核細則,明確了公廁管護制度、標準、考核、懲戒措施。
每月日常考核中,采取市政園林局邀請住建局分管副局長或市政園林局局長或副局長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對所管護公廁按考核表內容逐項打分,最終憑分數確定當月管護費用支付標準。
(三)項目監管情況
縣市政園林局對公廁管護實行嚴格考核、管理,具體為:
1.管護合同期內,月度考核合格等次達到90%以上,或年度考核全部為合格等次的,在下一輪次管護企業招標中,同等情況下,可優先確定中標。
2.對日常巡查或月度考核發現的'問題,管護企業必須立說立改、限時整改,時限內未整改到位的可重復扣分。
3.將考核結果作為日常維護費核撥的依據:考核為合格的,全額撥付當月維護費;考核為基本合格的(低于90分),每低一分扣減當月維護費200元,最多扣減6000元;考核為不合格的,當月維護費扣減20%。
4.對于一年期管護合同,連續2個月或一年累計4個月月度考核不合格或一次年度績效考核不合格,采購方可單方面解除合同,且不退還履約保證金。對于三年期管護合同,合同期內連續2個月或一年累計4個月或合同期內累計6個月月度考核不合格,或一次績效考核不合格,采購方可單方面解除合同,且不退還履約保證金。
5.因考核不合格被解約的管護企業,三年內不接受其在南江進行的縣城市政設施日常維護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投標活動。
四、目標及績效完成情況
(一)目標完成情況
1.目標任務量完成情況。經考核,20xx年完成了全部縣城公共公廁日常管護任務。
2.目標質量完成情況。20xx年度,縣城公廁日常管護符合政府采購合同約定、公廁管護標準、考核細則。
3.目標進度完成情況。已全面完成當年公廁日常管護工作。
(二)項目效益情況
縣城公廁日常管護主要目的是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舒適的如廁環境,屬于公益性項目,項目效益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通過實施本項目,確保了縣城市政公廁設施完好、清潔衛生,達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得到市民和游客的充分肯定。
五、評價結論
項目實施程序合法合規,縣城公廁日常管護落實落細,達到了預期目標。項目資金支付符合相關規定,使用范圍符合預算安排,會計核算規范。該項目實施符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促進社會和諧,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具有現實意義。
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20xx年至今,新建的公山鎮安置房廣場AAA旅游公廁、東榆大橋橋頭濱河路AA旅游公廁、春場壩濱河中段AA旅游公廁3座旅游公廁及紅塔公園公廁(含公園保潔、維護等)等4座公廁管護資金均未納入財政預算,20xx年仍按照20xx年核定的1200000元預算標準下達資金,而實際發生額1619680元,造成當年下差公廁管護費419680元,形成了新的`債務,如不及時有效化解,可能影響相關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和社會穩定。
(二)相關建議
建議相關部門科學測算縣城公廁日常管護經費,足額納入財政經常性預算,確保公廁管護工作正常開展。
七、20xx年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整改情況
20xx年績效評價,我局實施的相關項目未發現問題。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8
一、基本情況
(一)建設任務
依據《禮縣20xx年廁所改造實施方案》(禮政辦發〔20xx〕13號),對全縣有需求、有意愿的農戶實施廁所改造。
(二)績效目標
1、績效總目標。通過“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全縣廁所改造新建每座獎補3000元、改造提升每座獎補15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建成無蠅蛆、無臭味的“四有四無”衛生廁所,切實提高群眾健康意識和生活品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績效階段性目標。20xx年1月份進行宣傳動員摸底上報,確定改廁戶;9月份完成建設任務,開展村級自驗鄉鎮初驗;10月份進行縣級驗收,兌付獎補資金。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在全縣28個鄉(鎮)實施13841座廁所改造建設任務,其中新建12647座,改造提升1194座。
(2)質量指標。經縣級聯合驗收,禮縣20xx年廁所改造建設項目已按實施方案施工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項目建設質量評價為“合格”。
(3)時效指標。按照20xx年廁所改造實施方案要求全面開工,9月底全部完工,經縣級驗收,各鄉鎮廁所改造建設任務已按實施方案時限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4)成本指標。20xx年廁所改造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新建衛生廁所每座按3000元進行補助,改造提升每座按1500元進行補助。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對修建廁所的農戶進行新建每座3000元,改造提升每座1500元的`獎補,節約了農戶修建廁所的成本,減少了家庭支出。
(2)社會效益分析
通過對農村戶廁進行改造增強了群眾的衛生意識,提高了健康水平,提升了群眾生活質量。
(3)生態效益分析
通過實施農村廁所改造,有力的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改廁后大大降低了蚊蠅密度,農村居住環境更加整潔衛生,極大地提高了農村人居環境。
(4)可持續影響指標
修建一座衛生廁所使用年限長,除一些人為和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正常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以上,通過已改廁戶的使用感受,帶動后續農戶改廁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徹底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群眾的生活品質。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禮縣廁所改造建設項目績效目標明確,管理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到位,資金撥付規范,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實現預期目標,社會效益顯著,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9
一、項目基本情況
20xx年省下達我縣2個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項目改造目標任務1021戶、建設農村公廁6個,項目資金343.08萬元,其中戶廁224.08萬元(20xx年上級補助183.7萬元,20xx年廁所革命結余上級補助25萬元,級縣級配套15.38萬元)、公廁119萬元(縣級配套資金)。重點補助農村戶用廁所新(改)建、廁污共治、運管維護或農村公廁新(改)建,以及農村戶廁糞污管網、糞污池等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建設。我縣按照示范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基本實現農村廁污共治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 90%以上總體要求,各項目村由所涉及鎮人民政府以村為單位編制實施方案,報縣農業農村局,經縣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審核批復后組織落實。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我縣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項目與農村公廁項目建設資金343.08萬元(縣級配套134.38萬元,其中戶廁配套15.38、公廁縣級配套資金119萬元)。根據每戶不同情況,具體建設內容分為僅室外改造、僅室內簡單改造、僅室內復雜改造、室內簡單改造+室外改造、室內復雜改造+室外改造五種不同的改造類型,所有建設內容已全面完成,項目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基本實現所改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廁所普及率達100%,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公廁建設通過驗收符合相關標準。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該項目在申報、實施一系列過程中嚴格按照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并對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項目前期通過精準摸排,按照“廁所革命”示范村廁所普及率達100%,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的要求,摸清每戶需建內容,以村為單位召開村民代表一事一議大會,按照絕大部分村民意愿將此項目委托與該村村集體公司,由村集體公司代領項目補助資金,同時有勞動力的農戶可投工投勞并領取相應部分報酬,項目建設完成后通過鎮村全覆蓋驗收,驗收合格后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公示,公示期屆滿后申請縣級抽查驗收,縣級抽驗合格后兌現補助資金。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20xx年省下達我縣2個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項目改造目標任務1021戶,實際所改村為6個(示范村2個、非示范村4個)我局按照示范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基本實現農村廁污共治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 90%以上總體要求,全縣6個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示范村新建、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1030戶,完成任務101%,其中勝天鎮安和村174戶、可久鎮南紅巖村264戶、慶嶺鎮太源村197戶、慶嶺鎮印田村124戶、慶符鎮小靖村235戶、落潤鎮公益村36戶。完成6個村的農村公廁6個,完成任務的`100%。
(二)項目效益情況
1、經濟效益方面:一是改廁可以改善旅游環境和投資環境,提高村莊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二是提供優質高效的有機肥,可提高農作物的收益,通過無害化處理的糞污對于農作物肥效更好,利用價值較高,其次可以減少農民對有機肥采購的支出。
2、社會效益方面:一是增強群眾衛生意識,提高健康水平。二是提高了農戶家庭生活質量。
3、生態效益方面:一是環境得以美化,人民群眾居住環境得以改善。二是控制糞污亂排亂放的情況,控制污染源,減少疾病傳播。
4、可持續效益以及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小廁所涉及大民生,實施“廁所革命”是推進鄉村振興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推進廁所改造、環境整治為人民群眾打造美麗宜居環境,獲得廣大農戶一致好評。
四、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問題
1、農民改廁積極性不強。一是農戶對新修建無害化設施(三格化糞池)接受度較低,認為有儲糞池就不應該修建化糞池;二是部分農戶受傳統思想和落后生活習慣影響,衛生意識差,不能完全理解“廁所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愿意接受改造。
2、改廁經費投入不足。一是現有補助經費較少,各農戶情況不一,需因戶施策;二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戶要求各樣,個性化需求增大,導致改造經費尚顯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擴大政策影響。“廁所革命”是一項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要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消除農戶心中疑慮,廣泛宣傳,普及健康知識,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引導農戶轉變觀念,讓農戶真正愿意去接受廁所改造,打造整潔舒適人居環境。
2、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資金要素。一是加大縣級財政投入,將示范村廁所改造項目化,充分發揮財政的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項目建設;二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同時發動群眾自籌,形成多元投入機制。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0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根據《昌寧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xx年度“廁所革命”市級補助資金的通知》(昌財農〔20xx〕41號)文件的相關要求,專款資金主要用于20xx年度333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任務。共撥付市級補助資金3.33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
總體目標:完成333座農村戶廁改建任務。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促進工作正常開展。
(二)績效評價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開原則;評價標準:改建戶廁數量≥333座,改廁設施合格率≥90%,改建的農村廁所基本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改建戶廁對象滿意度≥85%以上,戶廁改建市級補助總金額3.33萬元。
1.前期準備:5村(社區)加強宣傳,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的'基礎上,由本人申報村廁改指導員、村級指導員入戶按《云南省廁所改造建設技術指南》技術標準指導農戶改造無害化戶廁。戶廁建設完工后由鄉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初步驗收,驗收結束后再申請縣級人居辦全面驗收,合格的戶廁填寫戶廁評分表,戶廁建設表,戶廁補助花名冊。
2.戶廁補助花名冊村級公示無異后,由灣甸鄉人民政府根據各村上報的補助花名冊,審核后無誤后將材料統一交至鄉財政所作為支付補助憑證。
3.20xx年市級補助標準100元/座。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20xx年戶廁改造333座,撥付財政資金3.33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20xx年戶廁改造333座,受益住戶333戶,撥付財政資金3.33萬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20xx年戶廁改造333座,質量達標率為100%,補助標準100元/座,補助總金額為3.33萬元。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改建的農村廁所基本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改建戶廁對象滿意度為100%。
四、績效自評結果
綜合分析評價:通過無害化戶廁的改造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大幅提升。該項目的實施,是惠民政策的落實、是德政之舉,評價結論100分。
五、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1
一、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我們對20xx年的農村戶廁改(新)建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特別是對農村廁所改建臺賬和資金獎補情況進行了重點核查,對獎補原則、獎補程序及有關要求,在政策組織實施、支持重點、資金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梳理;深入鄉鎮村,對部分已完成了改廁任務的農戶進行調查了解,詳細了解農戶對農村改廁政策實施的效果和意見建議。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投入保障。20xx年我縣改廁任務數為戶廁2090戶(根據市里統籌安排戶廁任務分20xx年、20xx年兩個年度完成),公廁20座,即每個戶廁獎補總額為1500元,公廁按照8000元/蹲位獎補。我縣統籌整合改廁資金共計300萬元。另外還建立了農民和集體積極投入、社會力量多方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農戶自主參與。
資金使用。20xx年上級下達我縣農村改廁戶廁任務為2090戶(分兩年內完成),20xx年實際完成1360戶,公廁20座,共需資金300萬元,現已撥付資金300萬元,其中戶廁已撥付資金204萬元,公廁撥付資金96萬元,共計撥付資金300萬元。
資金監督管理。獎補方式、獎補程序以及獎補村、戶的條件。獎補到行政村的資金分配方案在縣級人民政府官網上進行了公示,補貼到戶資金的`分配情況在各村村務公開欄進行了公示,全縣的改廁情況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情況。
(二)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20xx年我縣實際完成農村戶廁改(新)建1360戶,農村公廁20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完成整村推進村20個。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經過對建設臺賬和資金撥付情況的核查,我縣20xx年農村戶廁通過驗收的共計1360戶,需資金204萬元;公廁20座需資金96萬元,共需資金300萬元.各項指標均達到績效目標。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接受監督和審核并可給予公開。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2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xx〕34號)、《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xx〕10號)、《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南省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績〔20xx〕7號)等文件要求,湖南正德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受新田縣財政局委托,于20xx年12月6日至12月14日對新田縣農業農村局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專項資金實施績效評價,現將該項目績效評價情況結果報告如下:
一、專項資金的基本情況
(一)專項背景概況
20xx年3月25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20xx年全省農村改廁目標任務安排方案》(湘農發〔20xx〕18號)闡述:新田縣計劃戶廁數2750個,計劃公廁數20座,工作力度不低于上年。
20xx年4月19日新田縣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新田縣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立項的批復》(新發改審批〔20xx〕103號)闡述:實施農村四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公廁建設獎補項目7個,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1500座、農村公廁50座;實施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獎補項目7個,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1250座。
20xx年11月4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調整20xx年全省農村改廁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及驗收標準的通知》(湘農發〔20xx〕82號)闡述:將20xx年全省改新建100萬個農村戶廁的'建設任務調整為今明兩年完成。同時,今年指標任務及評估驗收標準“各市州、縣市區目標任務(改新建數量)完成率不低于總任務的100%,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調整為“按照各地上報的完成數量據實驗收,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
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7個中標供應商分別為湖南萬博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華勇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祁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筑航建設項目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浩多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中通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亞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標金額分別為96.00萬元、90.00萬元、135.00萬元、57.00萬元、126.00萬元、78.00萬元、18.00萬元。
(二)專項資金到位情況
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預算金額662.50萬元,截止20xx年12月14日,到位資金561.82萬元,資金到位率84.80%。
(三)專項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現場評價及專項資金支出憑證等資料統計,合同總金額591.00萬元,截止20xx年12月31日,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資金共支出396.00萬元,截止2022年12月14日,共支出510.21萬元,資金執行率90.81%。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受新田縣財政局委托,湖南正德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派出現場評價工作組于20xx年12月6日至12月14日對新田縣農業農村局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進行評價,項目資金為600.00萬元。
三、綜合評價結論及指標分析
根據《新田縣農業農村局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評分表》,我們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得分為87.46分,評價等級為“良”。其中項目決策總分16分,評價得分16分,無扣分項目;項目過程總分26分,評價得分15分,主要扣分原因為資金到位率84.80%,未達90%扣1分;資金執行率90.81%,未達100%扣2分;金陵鎮、驥村鎮農村改廁項目實際支付金額大于申請撥付金額,扣4分;資金使用情況中原始憑證資料不完善扣2分;改造戶廁部分已完工未驗收,無任何項目過程資料扣1分;大坪塘鎮、龍泉鎮農村改廁獎補項目中大鳳頭村、冷水灘村公廁建設開工日期早于合同簽訂日期,扣1分。項目產出總分30分,評價得分28.66分,主要扣分原因為7項農村廁改獎補項目戶廁新建部分除門下樓鄉村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外實際工期均超90天,扣1分;項目效益總分28分,評價得分27.8分,主要扣分原因為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滿意度調查扣0.2分。
四、專項資金主要績效
通過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實施,新田縣12個鄉鎮農戶戶廁新建1500戶,公廁新建25座(其中4蹲位24個、2蹲位1個)。
(一)惠及全縣所有鄉鎮
20xx年農村改廁獎補項目分布在全縣龍泉鎮、枧頭鎮、新圩鎮、陶嶺鎮、三井鎮、石羊鎮、新隆鎮、大坪塘鎮、金盆鎮、金陵鎮、驥村鎮、門樓下鄉12個鄉鎮所有村。
(二)優化基礎設施,改善生活環境
建設高標準無害化廁所,村內整體環境得到了改善,給村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方便。
五、存在的問題
(一)原始憑證不完善
20xx年5月16號憑證內附件《20xx年新圩鄉鎮上禾塘村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驗收表》,其中戶主胡美金未簽名按手印,驗收情況未填寫。
(二)部分項目過程資料未歸檔留底
20xx年農村廁位建設上報匯總臺賬顯示戶廁改造農戶107戶、500元/戶,合計5.35萬元。經了解,改造部分已完工未驗收,無任何項目過程資料。
(三)戶廁新建200戶未驗收
12個鄉鎮戶廁新建農戶1500戶、公廁新建25座。12個鄉鎮《新建無害化衛生廁所驗收表》戶廁驗收結算1300戶,公廁驗收結算25座。戶廁新建200戶未驗收。
六、有關建議
1、加強財務管理,落實財務審核。加強對原始憑證審核,尤其是對其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進行重點把關,對于原始單據不全、發票不合規的費用不予報銷。
2、加強項目后續跟蹤管理,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規范檔案歸檔方法、范圍、期限等要求,對項目過程資料完善并進行歸檔管理。
3、嚴格執行付款審批程序,對原始憑證、項目進度審批表等進行監督檢查。
4、督促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確單位內部合同管理機構及職責權限,加強對合同訂立的管理,明確合同訂立的范圍和條件,必要時可聘請外部法律顧問參與相關工作,確保合同內容合法合規、明確具體。
5、項目完工后應及時組織驗收,確保工程進度及時完成。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3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保山市農業農村局關于下達20xx年中央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資金的通知》保財農〔20xx〕114號、 《保山市財政局 保山市農業農村局關于下達20xx年省級農村廁所改造建設專項資金的通知》(保財農〔20xx〕53號)等文件和績效管理的有關要求,我縣高度重視補助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現將績效評價結果報告如下。
一、農村“廁所革命”補助資金項目基本情況
(一)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
項目實施單位:施甸縣13個鄉鎮。
項目主管單位:施甸縣農業農村局。
項目性質:新建或改造。
建設規模和內容:新建或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450座。
資金投入或來源:實行先建后補的.原則,驗收合格新建或改造戶廁每座補助1000元。
項目建設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改建
(一)項目概況
項目實施單位:施甸縣11個鄉鎮。
項目主管單位:施甸縣農業農村局。
項目性質:新建或改造。
建設規模和內容:新建29座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改建。
資金投入或來源:實行先建后補的原則,驗收合格新建每座補助10萬元。
項目建設期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二、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產出指標
預期績效總目標: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新建或改造3450座,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改建29座,改廁設施合格率≧95%,農村改廁數據庫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資金執行率達100%。
達到的績效目標和指標:實際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新建或改造3450座,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改建29座,完成率100%;改廁設施合格率達100%,農村改廁數據庫基本建成,截至20xx年底,資金執行率達67.6%。
(二)效益指標
經縣級驗收組對全縣13個鄉鎮實施的20xx年農村無害化戶廁和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改建項目進行了驗收,戶廁抽驗345座,合格345座,合格率100%,全縣共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新建或改造3450座,合格345座。公廁抽驗29座,合格29座,合格率100%。項目實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經濟效益。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和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改建項目,降低了農村疾病發生率,節約了農村因病支出的醫療費,經濟效益顯著。
2.社會效益。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和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改建項目,提升了項目區無害化廁所覆蓋率和衛生廁所普及率,有效改善項目區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項目區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通過實施項目廣泛開展培訓,提高了項目區群眾素質,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推進項目區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3.生態效益。通過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和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公廁改建項目,減少了糞便對土壤、水質等的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同時通過糞污資源化利用,促進了循環農業的發展,生態效益明顯。
(三)滿意度指標
無害化衛生戶廁抽驗服務對象345戶,滿意340戶,滿意度99.5%。規模較大自然村衛生公廁抽驗服務對象29個村,滿意29個村,滿意度100%。
三、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分析
1.部分農村無害化衛生公廁管護不夠到位。管護制度不完善未上墻,未指定專門公廁保潔員,普遍存在清潔程度差現象。在隨抽查驗收中,發現少部分公廁干凈程度差,垃圾清運不及時,多數公廁由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輪流打掃,管護制度未上墻。少部分戶廁清掃不及時、不衛生,尤其是沼氣聯通廁所衛生較差。
2.廁所改建補助資金撥付、兌付不及時。“廁所革命”專項資金只撥付了公廁、戶廁的一部分,由于縣級財政資金調度困難,其余都未撥付。
3.尾水排放不規范。普遍存在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直排溝渠現象,對村莊水系造成污染。
(二)改進措施
1.構建長效管護機制,合力共建美麗家園。持續推動民建、民管、民享的長效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村莊公共環境保潔制度,切實增強農民群眾自覺性主動性,確保村莊常年保持干凈整潔有序,堅持廁所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的思路。建立保潔制度并上墻,指定1名公廁所在自然村保潔員為公廁專門保潔員,保持公廁長期清潔。加強宣傳。組織鄉村組干部進家入戶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引導農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廁所長期保潔。
2.多方整合資源,爭取資金投入。協調爭取廁所改建補助資金撥付充分整合各部門各行業涉農資金,形成“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資金投入格局,集中開展“農村廁所”革命。
3.規范尾水收集處理。通過建設尾水收集池資源化利用和逐步完善村莊污水處理系統來解決尾水排放不規范問題。指導督促農戶建污水收集池還田還地,爭取財政資金投入建設村莊污水處理系統或補助農戶建污水收集池資源化利用。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 14
一、產出指標(60分)。自查60分。
1、數量指標。
目標任務:馬鞍山市農村廁所改造任務數共6100戶,其中含山縣2000戶、和縣1000戶、當涂縣500戶、博望區1200戶、市經開區1200戶、鄭蒲港新區400戶;衛生戶廁普及率>80%。
落實情況:20xx年我市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2711戶,超年度任務(6100戶)108.3%。其中含山縣2064戶、和縣6608戶、當涂縣750戶、雨山區138戶、博望區1460戶,市經開區1291戶、鄭蒲港新區400戶。各縣區(開發園區)衛生戶廁普及率均已達到 80%以上。
2、質量指標。
目標任務:嚴控改廁材料質量;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改廁驗收程序。
落實情況:市級分別于20xx年5月12日和8月27日開展改廁技術培訓;我局牽頭先后召開4次改廁工作調度、推進會,建立了實地調研、培訓指導、督查通報等工作推進機制。所轄縣區(開發園區)均開展改廁技術培訓;所有施工隊伍均有相應資質或經過縣、鄉政府集中培訓。產品質量和施工質量管理措施可操作性強,行之有效。明確要求驗收環節需要農戶簽字確認,并開展滿意度測評。
3、時效指標。
目標任務:年度改廁項目完成率100%。
落實情況:20xx年我市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2711戶,年度改廁項目完成率208.3%。
二、效益指標(30分)。自查30分。
1、社會效益指標
目標任務: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建立健全農村改廁質量管理制度。
落實情況:所轄縣區(開發園區)均制定農村改廁全過程質量管理制度。我市根據自然村基礎條件、地形地貌、規模大小,建設模式和糞污處理實行因地制宜,分類處置,主要建設路徑是:
①無害化處理。有污水管網的,截污納管;無污水管網的,改廁戶相對集中,可采取工程化措施,按廁所(糞污)→小三格→中三格→生態塘→凈化后排放。
②資源化利用。對分散、零星的改廁戶,有“小三園”條件的,就地消納,循環利用;沒有“小三園”條件的,以農戶自行清掏還田利用為主,社會化清掏利用為輔。
2、可持續影響指標
目標任務: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落實情況:建立“市級指導、縣級統籌、鄉鎮負責、村級配合”的四級推進、管護體系,全市建成鄉鎮改廁服務站38個,行政村站點74個,各站點的`服務價格明細均上墻公開,確保公平公正,市級對每個鄉鎮級改廁服務站補助10萬元。全面收集農戶關于戶廁改造投訴和建議,及時解決和處理在農村改廁工作中的問題和建議。目前,已張貼公示牌10500個,接到有關問題和建議567起,已全部辦結。
三、滿意度指標(10分)。自查10分。
目標任務:以人為本,群眾滿意度(%)≥80
落實情況:明確要求驗收環節需要農戶簽字確認,并開展滿意度測評。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相關文章: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范文(精選7篇)05-12
公廁建設績效評價報告(通用22篇)06-28
建設工程績效評價報告12-31
項目建設績效評價報告09-10
項目建設績效評價報告01-01
建設工程績效評價報告12-09
建設工程績效評價報告09-19
項目建設績效評價報告09-10
項目建設績效評價報告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