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28 中國青年報
從今年開始,空軍將首次在大學本科畢業生中招收雙學士飛行員(本報9月7日的國防版以《大學畢業生怎樣報考飛行員》為題做過報道),目前,各院校正處于宣傳動員時期,新政策會在大學校園引起什么樣的反響,能給大學生帶來什么樣的機遇,能給學校以及社會帶來什么變化。帶著疑問,在第二個“全民國防教育日”(9月21日)前后,記者走訪了河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并采訪了空軍招收飛行學員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空軍招飛辦)的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
在采訪院校的男生寢室里,記者做了簡單的隨機調查,共有34名同學接受了調查。其中兩名同學明確表示愿意報名,1名同學表示堅決不去,剩下的31名同學表示要考慮。
所有學生最先提到兩個字:待遇
張某(河北大學學生):大學生畢業去當飛行員,肯定要考慮待遇怎么樣。念了4年大學,家里也用了不少錢,總不能太講奉獻。如果部隊比我找的工作待遇好,那我可以考慮參軍。
李某(北京工業大學學生):當兵就要吃苦,我們家里好幾個人當過兵,待遇都不是很好。我想這是所有畢業生都要考慮的問題,F在的畢業生都很實在,很少有人憑著一時沖動去做事情。
程誠(河北大學學生處處長):空軍招收飛行員的條件是很嚴格的,符合這個條件的大學生應該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至少從我們學校來講,是這樣的。學生把將來的職業收入和當飛行員的待遇相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很正常的。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夠考慮清楚。
魏軍(蘭州鐵道學院學生處處長):在大學里招收飛行員,提高了國防人才的含金量,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地方院校有責任、有義務為部隊輸送優秀人才。不管學生們如何認為,如何理解,我們學校將盡最大努力,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同學報名參加挑選。
陳建恩(蘭州大學學生處就業工作辦公室主任):空軍在地方大學招收畢業生是件好事,為廣大在校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選擇,這是一項雙贏的措施。作為學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我們將為空軍在我校招收大學生飛行員提供最大的便利,同時從思想上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拋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踴躍報名。
王翔(空軍招飛辦副主任):民航可以用金錢來吸引學生,但我們空軍主要靠“保衛祖國,獻身藍天”的國防意識來吸引學生?哲娛乾F代戰爭的主角,同時也是對人自身極限的一種挑戰,很多憧憬征服藍天的學生不妨一試。
穆憲(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大學畢業生正處在23歲左右的黃金年齡段,學生們最先講待遇問題,是現代經濟社會反饋給每個人的必然心態,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嚴重沖突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少考慮個人得失。如何教育學生服從國家利益,如何讓大學生主動獻身國防?毫不客氣地說,這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一大缺失。
學生最擔心:當飛行員會浪費所學知識
謝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我不是學飛行專業的,到了部隊我要重新學習飛行理論知識,這不是對我大學4年學習的放棄和否定嗎?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知識。在大學里招收飛行員,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吳某(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我是學軟件的,愛搞一些業余發明,要我放棄自己的愛好,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部隊嚴格的紀律和作息時間,肯定不會讓我有很多的時間給自己支配。我現在的基礎不都浪費了?
姚立明(北京理工大學學生處處長):學生報考飛行員,我們不會大張旗鼓地鼓勵,我們把這項工作當成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作為教育者,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國防力量,這將是可怕的。國防需要高科技人才,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政策,能吸引更多的人到部隊。當然,學生要學會適應部隊生活,把自己的才能在部隊展示出來,只要努力,是不會浪費自己的。
李洪春(空軍招飛辦參謀):大學生到部隊先要學習飛行的理論知識,然后才是飛行實踐,但是這只是一個很短的過程,不會在時間上造成很大的浪費。同時,飛行員是一個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職業,比如說氣象學、機械學、計算機等等都可以在飛行中用上,不會浪費大學學習的知識。部隊也將為大學生盡量提供方便,讓大學生在部隊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陳虎(軍事專家):以為當飛行員會浪費人才和知識,顯然是不對的。隨著時代發展,部隊高科技也在迅猛發展,數字化部隊的出現更是對每一個干部、每一個士兵的文化素質形成了嚴峻的考驗。只要愿意投身國防,就不會讓你的知識荒廢;只要你有才能,部隊就有你的舞臺。
報名前的疑問:承諾能兌現嗎
甘某(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招收飛行員,在我們學校里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我想報名,可是又怕部隊給我們的承諾無法兌現。現在,我是自由人,可是到了部隊,有嚴格的紀律,萬一無法兌現比如待遇、安全措施等等,怎么辦呢?
王翔:在地方大學招收飛行員之前,我們已經在部隊院校開始招收飛行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給他們的承諾我們都已經兌現了。這些都有部隊的文件做依據。從一個大學生到青年軍人,再到一個飛行學員,這中間要走的路很長,但如果因為個人原因使部隊承諾無法兌現,那就另當別論了。比如說飛行一段時間后,個人感到很不適應而停止飛行等情況。大學生應該相信部隊,相信我們做出的承諾。國家不會化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培養一個飛行員,卻又不讓他好好工作。
李洪春:講到安全問題,應該說明的是,飛機的事故率是3次/100萬小時,這是很低的,只不過是因為飛機過于貴重,往往出事后,引起大家更多的關注。在機械上,飛機上有3套操縱系統,當1套出現問題,另外的都會幫助飛行員安全回到地面。而且,軍用飛機上還有跳傘裝置,讓飛行員隨時可以逃生。所以安全方面的問題是學生和家長可以放心的。
冷遇背后:國防意識的淡漠
張某(北京工業大學學生):現在的大學生考慮問題很實際,沒有人會因為一時沖動去當兵。我承認現在大家的國防意識淡漠,萬一上了戰場,我想很多人會像我一樣躲在最后,這是事實,我不喜歡說面子話。
朱青海(北京軍區空軍招飛辦參謀):本來覺得在大學招飛不困難,可現在看來困難還很大。我們到很多大學調研,感覺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有些下滑了。
穆憲:大學生對人生未來道路的選擇,越來越注重自我,卻忽視了祖國需要和國防建設,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又的確存在。不當飛行員,只是國防觀念淡漠的表現之一。而國防觀念淡漠的問題,早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了。
陳虎:我們國家實行的是義務兵役制度,決不是想當兵就當,不想當就不當的?墒,由于我們人力資源豐富,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表面上是國防觀念的淡漠,更深層次的是在社會上,軍隊和軍人的社會地位問題。不想當飛行員,不想當兵,是因為人們物質生活的優越,讓人們下意識地產生對困難和危險的逃避。而這無疑是因為心里沒有國防觀念。
吸引大學生到部隊,不是靠獎勵就行的,和沿海、和大城市比,現階段我國軍人的待遇是相當低的。如果社會地位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國防意識的建立肯定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
招飛引出的話題:我們的國防教育怎么了
馮某(北京工業大學學生):國防教育離我們好像很近,可是仔細想想又很遠。大學4年,我們接受國防教育的機會很少。如果你問現在的大學生,應不應該獻身國防,答案是肯定的。可真的輪到自己,大多數人又都退縮了。在我們這個年代,這是很普通的事情。
李某(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大學生喜歡崇拜偶像,我想,如果我們有很多的國防英雄可以崇拜的話,現在應該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至少,寢室里不會全部貼滿了歌星的照片。
王翔:單靠物質來吸引大學生是不實際的,何況國家目前也沒有這么多的錢。在這種情況下,太需要我們的國防教育了。學生如果有強烈的國防意識,我想,他們會志愿投身國防建設,但問題是很多學校只重視了教書,卻忽視了育人。同時,我們的宣傳還不夠。特別是新聞媒體,都被明星充斥,使我們的國防教育面臨很大的困難,這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招收飛行員的問題。
穆憲:我們的社會在運用榜樣塑造人上出了問題。沒有英雄崇拜的時代是灰色的,沒有英雄崇拜的時代是年輕人無所適從的時代,F在,社會上渲染的都是名人和明星,真正缺乏的是支撐共和國的平凡而偉大的英雄。年輕人對社會的模仿是現實的。軍旅英雄沒有系統地報道宣傳,沒有在社會上造成重大影響,而愛國和愛軍隊往往是相聯系的。所以造成了年輕人對軍隊的陌生和懼怕。
在和平年代,我們國家對和平渲染得太多。事實上,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和平的事情發生,但我們的大學生只能知道只言片語。我們的各級政府和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讓大家積極投身國防建設。(主持人 本報記者 李健)
[青年話題:大學招飛凸現國防教育弱項]相關文章:
2.高校國防教育教學計劃
3.國防教育讀后感
4.國防教育社團工作計劃
6.國防教育法測試題
7.學校國防教育工作計劃
8.學校國防教育教學計劃
9.青年大學生入黨申請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