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例文1--6為記敘文。
(一)關注自然
例文1: 平 視
鳥兒飛過,在天空中劃過一道殘缺的弧線,我的目光隨著它移動,仰視它的靈動,當它終于停在了田野里,認真地尋尋覓覓,我又低下頭俯視它的寧靜。
我想,在這一仰一俯之間,我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來對待這些大自然的精靈。
曾有一段時間,我留意去觀察那些流浪街頭的小狗。它們張惶地在人群中傳梭,在車流里躲閃,顯得如此無依無靠。我俯視著它們,看見它們臟亂的身體,黑瘦而又無力的四肢,掛著臟水的拖在身后的尾巴,心生無限的的厭惡之情。偶爾看見它們被人意踹上一腳,驚叫著躲到街角,竟也會不屑地轉過自己俯視的高傲的頭顱。直到有一天,當我為了拾一枚遺落在墻角的硬幣,低下自己習慣了俯視的腦袋時,才和這些可愛的生靈打了個照面。它們過來舔我的手,我捧起那隱藏在臟亂下可愛的腦袋,感受著來自它們身體的顫動,我和它們的雙眼互相凝視著,互相觀察著來自異類世界的感動。在那靈動的,含著哀傷的雙眸里,我突然明白,在流浪狗日益增多的城市里,人們缺少的只是一顆愿意平視的心靈。
那一刻,在城市擁擠的人流的腳下,我只愿有更多的人彎下腰,去平視這個流浪狗的世界。
還記得村口大榕樹的頂端,有一個大而精致的鳥窩,時不時有鳥兒飛進飛出,我站在樹下,只聽見樹葉沙沙作響。就這樣不停地仰視,看見大鳥展翅,翅膀一張便似被風托起般,滑翔起來;看見日落西山,從天邊飄回金色的一片,忽地飛進樹葉中,便漾起無限的家的溫馨。它們就這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清脆的一聲槍響結束了一切。當我趕到榕樹下時,地上七零八落滿是鳥巢的碎片,我蹲下身子,撥開雜亂的樹枝,竟看見有一只受傷的雛鳥冒出了驚恐的腦袋。我俯下身,盡量讓視線靠近它那小小的眼睛。我看見了,看見了它滴溜的眼睛里滿是恐懼與焦急,我甚至看見了,看見了那眸子深處的人們不滿的控訴,當我以平視的角度看著它,我突然明白,鳥兒不只是自由地飛翔在我們仰視的高度里。
那一刻,在雛鳥靜默的哀鳴聲中,我只愿更多的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態來平視這群自由的生靈。
又一年春回大地,萬類霜天竟自由。我仰視鷹擊長空,俯視魚翔淺底,在這一仰一俯之間,我們定能找到那個合適的角度去平視所有大自然的精靈,讓所有的生靈平等地棲息在這廣袤的大地上……
(二)關注人物
例文2: 平 視
那青綠的葛藤攀附著虬勁的枝椏爬得太高了!我站在地壇厚實的青石板路上,努力地仰著頭,想看看高處的景。努力地仰著頭,想看看高處的景。這邊的樹說不上是高聳入云,但對于我這個一米六不到外加近視的女生來說,想看看那些特別的葉子,團簇的花朵,著實不易。還是得抬頭仰望著……
在我的心里,地壇和史鐵生是分不開的。就像仰望地壇之景一樣仰望著史鐵生。我知道他是個身殘志堅的人,她是個知名的作家,他是我仰望崇拜的對象,頗有點“只可遠望而不可褻玩焉”的意味。
頭抬得很久了,映入眼簾的只有那巴掌形的樹葉和粉色的骨朵。沒有連成那氣勢恢弘的蓊郁。脖子有些酸疼,我頹然地垂直下了腦袋,又驀地看向前方,目光平平穩穩地落在了那粗粗的樹干上,那樹皮像丑陋的傷疤刻在軀體上卻也構成了一幅頗具意韻的刻紋畫,像縱橫的河川又如細密的雨絲,或似女子廂房的垂簾,或彎或直,或是交錯或是平行。又有略深的樹洞,像是被撓了癢癢的孩子臉上的酒窩。就這樣的平視,卻見如此美妙的景,我站在樹下,平穩的目光透過樹洞落在了史鐵生的身旁。
他會瘋狂地捶打著毫無知覺的雙腿,低低地咒罵,默默地流淚;他也像所有青春期男孩那樣羞澀又過分自尊的拒絕母親的陪伴,聊天,獨自搖著輪椅去地壇,不顧母親焦慮的身影。原來在作家的光環下,掩藏著他與母親的合歡樹,上面掛滿了對母親的思念,然后孩子般地依靠在樹干上,低低地絮語……
仰望所見的他更偉大,更神化,而平視所見的他卻更真實,更令人感動。想較而言,我更喜歡后者,因為真實才能更貼近胸膛,因為感動才會衍生出仰望時那近乎奉神般的虔誠,然而我始終知道他不是神。
哲人說“仰望,落點高了,因而顯得崇高,俯視,落點低了,因而顯得卑微,一個放大了平視中的光點,一個擴大了平視中的黑斑,而唯有平視,你才能看見一個完整的人。”
無需脖頸的運動,只需將目光平平向前,最為自然而原始的狀態,昭示了最為真實的景致。
當你仰望太陽,你覺得它是萬物之主,而當你在宇宙中平視太陽,它是顆普通的恒星,而事實是它恰是宇宙眾多恒心中平凡的一顆,不是嗎?
(三)關注社會
例文3: 平 視
高三(4) 龔海娟
請站起你跪著的雙腿,請抬起你低垂的頭顱,與我平視。
冬日的冷風吃緊地刮著,如厚的棉衣也難以抵御這種尖利刺骨寒風的襲擊。黃昏的街也失去了白日的熱鬧,我加快腳步,裹緊上衣,匆匆朝家走去。
我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景,平靜而劇烈地撞擊我溫熱的心。暗色中的你,臟亂而又可伶,干裂的雙手與嘴唇,無望的雙膝與卑微的雙手,以及停滯在你膝前的錢盒,預示了你今日的命運,也可能是你一生的命運。
夜色漸暗,你離我越發的近,我似聽見你無聲的低吟,又似聽見你重重地嘆息。蓬頭垢面是你生活的主調,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季節,誰能以怎樣的施舍去溫暖你無望冷卻的心房?
你的雙膝就這樣跪于寒風里;你的雙手就這樣卑微地伸向冰冷的行人;你的心就這樣在風雨飄搖中丟失……
我是個在為人生拼搏奮斗、在這樣寒風中行色匆匆的青年,而你,年紀尚可,擁有健全雙手的男子,請容許我稱你聲叔叔,并以相互尊重與平等的姿態呼喚:請站起你跪著的雙腿,請抬起低下的頭顱,與我平視。
莎士比亞說:最軟弱的果子必先落地。同樣,一個面臨困難而無勇前進、心灰意冷、甘于退縮的人,他的人生,必是孤寂、空洞,了無生氣。
最軟弱的果子,是先落地的。而您,就在這寒風中,成了那軟弱的果子,落在了社會最底部,而您卻甘于跪下你的雙膝,埋自己于深淵。我不禁感到心酸與羞愧,我不禁生出深深的困惑:您是否努力與人平視?你是否存在于這樣平凡而于你奢侈的欲望?我不禁心寒。
站在你的面前,于年齡,你是長輩,于心靈,你只是一個連平視他人也無法做到的卑微之人。我不會如你所愿“奉獻”任何一分錢,因為你首先將自己踩在腳下。或許,你曾經歷經苦難,你的人生在重創下被壓垮,你失去了奮斗的勇氣,你寧用跪著的雙膝去麻木失去血肉的靈魂。
我依舊不愿放棄呼喚:請站起你跪著的雙膝,請抬起你低下的頭顱,與我平視。
明知最軟弱的果子必先落地,為何依舊選擇墜入深地不自拔?
拼搏,奮斗,若你殘存面對人生的勇氣,用雙手去拼搏,奮斗,以換取“平視”的權利,又有何難?
風依舊不停地刮,越發顯得寒冷入骨,我拾起我停緩的腳步,去朝奮斗的方向邁進,夜已漸深……
我依舊不放棄去呼喚你,站起你跪著的雙腿,抬起你麻木的頭顱,努力與我平視。
海子說: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在塵世過得幸福。我也祝愿你,同時祝愿我自己,祝愿在磨難中毅然抬起頭拼搏奮斗、敢于平視生活之人。
(四)關注自我
例文4: 平 視
高三(1) 徐慧
看一個人的視角,本應是由相對高度來決定的,他人比你高,你理應仰視,他人比你矮,你當然俯視。但在父母與子女之間,這套法則并不適應。
父母比我們高,卻常常仰視我們。因為我們是獨生子女的一代,便注定了是他們捧在手里怕凍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皇帝與公主。于是乎,從小就被明令禁止與廚房隔離,那些鍋啊,鏟啊,怎么用,不知道;于是乎,從小就被鎖在小小的書房里,泥土與青草混合在芳香只能在書里“聞”到;于是乎,幫老奶奶過馬路的事不需要,只要把成績搞上來就好……
我們常常想,爸爸媽媽,你們為什么不能平視我們嗎?
如果選擇平視,你們將會發現,我們也將成為一個個成人,也需要用鍋鏟子去打造另一個家庭的幸福美味;如果選擇平視,你們會明白,來自自然的美麗與震撼將對人格的鍛煉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選擇平視,你們會頓悟,社會生活的參與將成為和諧的一道風景線。
但是,你們沒有!
相反,逐漸成長的我們卻也習慣去俯視父母。
他們不懂周杰倫,于是被我們嗤之以落伍的一代;他們不看韓劇,于是被我們定義為不懂浪漫;他們做事小心謹慎,唯唯諾諾,被我們嘲笑為胸無大志,市井小民……我們就這樣大言不慚,面不改色地俯視著他們,而他們也在我們的俯視中越加地卑微。
如果我們可以平視他們,是否會發現他們熱愛的紅色歌曲被擠到音樂市場邊緣的失落?是否會發現他們柴米油鹽的愛情更加實在地溫暖著?是否會發現為了生計、為了家庭,他們不得不埋葬年輕時的夢想,甘當孩子的護航者?
然而,我們也沒有……
平視,或許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最好的觀察角度,它能使相互之間更加地了解彼此,化解不必要的矛盾與煩惱,構筑一個個溫暖而幸福的巢。
如此這般,假若人人都能平視,那么,整個社會是否就是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大“巢”了呢?
所以,不要拘泥于相對高度,平視他人,是幸福和諧的需要!
例文5: 平 視
高三(13)班 俞文博
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沒有掬一抔孕育著生命的泥土,凝神聆聽雨落檐瓦的淅瀝,更沒有再去撫摸那將風霜勞苦和忠厚刻成皺紋的臉龐。時間逐漸在過濾著回憶,不想留下的早已忘記。
而他的出現卻使我重新審視起自我。
“快叫你二伯,你小時候他最疼你了,看,這小子和你好幾年沒見,長得比你都高了吧……”爸見我回來,連忙把我拉到一個黝黑的男人面前,那張讓人分不清年齡的臉露出憨憨的微笑。我心“咯噔”了一下,滿心的不快一下子拉平了我的臉,面對伸過來的手,我遲疑卻又本能地退后一步,那只失去目標的手一下子僵在半空中。
“我去做作業……”我轉身關上房門,還未換好的拖鞋過早地揭示了真相,沉默,異樣的沉默。
我呆呆倒在床上,我不知道那只手做錯了什么讓我如此反感。是手上永遠也洗不掉的泥土色,還是滿身都沾滿的灰塵?我難以想象,這會是我的二伯,一個都把農村刻在了臉上的人。
吃飯的時候,大家一言不發,只是偶爾會有一兩聲憨憨的訕笑。
像是幾個世紀,那個在水泥高墻下顯得黯然的背影終于緩緩地離開了。“你這孩子……二伯對你多好啊……人家幾年來一趟,小時候你不都在他家住了兩年么?”媽媽一陣嘆息。
小時候?!回憶繾綣舒張。
我想起了爸媽接我回去時我拽住二伯家的大門急得又哭又鬧,面對陌生的城市,我畏懼;我想起了那時的自己跑在田埂上,拖拉著褲腳,跟著二伯翻地鋤草;我想起了……我依附于田野小溪,童年落在了鄉村里。我刪去的記憶碎片拼得越來越完整,我極力想要抹去的氣息卻又慢慢地溢了出來。
我曾經以為,十多年的時光可以沖淡鄉村的記憶,新潮的著裝可以掩蓋鄉村的烙印,可到現在,我卻仍無法忘記。二伯還是二伯,只不過比記憶中多了些歲月的傷痕,而我卻不再是我,我竟然會對那只親吻土地的手產生鄙夷和不屑,對一顆謙卑而又樸實的心感到不悅,原來,時光洗去的不是回憶,而是善良與謙卑。
我突然明白,我一直不想平視過去的自己,平視那所謂的落后與艱苦。也一直未曾平視現在的自己,直到現在才發現,被城市熏染得太久的自己已過于高傲而失去了善良。
“媽,二伯還沒走遠,我想去送他一程。”我想,我一定要親自說聲“對不起”。
例文6: 平 視
高三(15)班 黃倩慧
曾經很喜歡臺灣畫家德珍的畫集《清風拂面》中的一幅:畫面背景富麗堂皇,有金絲被和華美的帷幔,顯然是清朝貴族的府邸。一個旗裝女子端坐在大銅鏡前,平視前方,雙眼深深地望向鏡內。這個眼神轟然震撼了我,總在我心頭縈繞,揮之不去--她絕對不是在欣賞自己的容顏,那幽遠的眼神,似乎要穿透鏡子,看出什么大玄機來。
對這幅畫,我似懂非懂,但直覺告訴我,要想弄明白圖畫的深義,必要把自己也融入畫中。
于是,我也學著平視前方,專注凝神,靜思。就這樣,我隨心所欲地將目光向前方投去,不帶任何目的,只虔誠地平視,希望有所憬悟。終于,我有了一個發現,這個發現既讓我欣喜又讓我悲哀--我發現這么久以來,我竟然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平視過一次!
是的,平視是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姿態,可這只是一個外在姿態,在這個姿態背后,我那顆心在干什么?在躁動吧--這算不上真正的平視!
我仍然凝神,平視。我什么都沒看到,卻又仿佛看到了一切。
我看到了一個扎羊角辮的女孩,那是童年的我。她清亮的笑聲肆無忌憚地飛揚在田野上空,驚動了鳥雀,她轉身奔跑,擁抱她的村莊……
看到了一個木制相框,奶奶在相框里面,她從容地笑著,眉宇間卻蓄著若隱若現的淡淡哀愁。她是應該愁,她那樣孤獨而痛苦地死去,身邊沒有任何親人的陪伴……
我看到初中校園里那棵桂花樹,我曾經在晚讀課上大膽地逃下樓來看它,貪婪地嗅著它的香氣,流連忘返。它現在依舊那樣華蓋亭亭吧……
思緒像斷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遠,難挽難羈。忽然鼻子一般,一串淚撲簌簌落下,我一驚,連忙抬起袖子胡亂拭了。
平視,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我總是太忙碌,不是埋著頭趕做習題,就是熱切地追逐著高分。今天,終于認認真真地用心平視,目光穿越塵世的千百道城墻,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童年的純真美好,親情的珍貴,曾經對于大自然美的執著向往,這些似乎都被我拋棄了很久。感謝上蒼,給我一次用心平視的機會,讓我得以看到自己丟失的精神世界,并把它們一一撿回。
目光又落回德珍的那幅畫,似乎有些懂了。畫上的旗裝女子生活在喧囂浮華的貴族府邸,但她向前平視的清冷目光可以穿透浮華,給心靈帶來平和與寧靜。
捧起來,印上深深一吻,然后我再次將無比平和的目光投向遠方……
思考題(1):以上六篇記敘文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沙樂天
[平視作文講解 (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2.作文課指導教案
3.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5.優秀作文指導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