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離
暮秋,當已經被歲月磨礪成金黃的樹葉,再也經不起風的吹拂緩緩離開那生長了春、夏的枝梢時,它們之間有了距離,但這份距離打不斷它們之間深深的情誼,而是拉近了它們的距離,葉子離樹的心臟更近了……距離,是一個讓人很迷惑的詞,不知它的到來是好是壞。
夏天的晚上,總喜歡靠著陽臺的欄桿仰望夜空,沒有云的夜晚,夜空中總是有數不清的星星,猶如城市里夜幕下的車河一般。不,應該要比它更加璀璨。有人說,每當一個人離開人世的時候,就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在上面看著人間的家人。我一直在尋覓,尋覓她的影子,那最亮的一顆就是她吧!盡管她橫亙在我們之間的是永遠也無法企及的距離,但我們的心貼得很近很近。因為這樣遙遠的距離,我更加珍惜與她一起點滴的回憶。每天都復習一遍,生怕有一天會把它忘卻。距離,讓我們隔得好遠,好遠,距離,又讓我們住得好近好近。
走在校園里的林蔭道上,享受著這鮮有的悠閑與自得,身邊匆匆而過的人在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此時,迎面而來的人那淡淡的一笑,有如這夏日中的一股清風,吹去了身邊所有的悶熱的空氣,而那淡淡的回復的微笑,更讓人從心里面激出一陣清涼。又不覺停下,回頭,望著他遠去的背影,猶記得那時,打打鬧鬧是家常便飯,而就某一個話題無聊的爭吵更像是生活的調味劑一般。那時我們無話不淡,而如今,這淺淺的距離讓我們雖不似從前,卻更加了一份默契,別看這淺淺的一抹笑容,其中深藏的是關心的問候。距離,讓我們淡淡地相識,互相溫暖,互相關心。
當然,距離并不僅僅蘊藏著這樣溫暖的含義,還有不愿相見而刻意保持的距離,當然,這樣的距離并不代表仇恨,而是不想引起過多的矛盾而劃定的合理、適中的界限。
在我眼里,距離從來不是存在于空間或時間上的,而是存在于心里的,正因為如此,距離可以很大很大,也可以很小很小。
枯黃的落葉,有的很幸運,可以落在樹根邊,融入樹的血液之中,而有的卻只能瓢潑遠方。漂泊遠方的樹葉啊,我知道,你和樹的心臟很近,很近。
2、 距離
一步一步,距離近了,我走向我的溫暖。
我不知道,就這樣一步一步,我走了很遠很久,從家到學校,從學校到家,小學里,是253步,一步一步,距離短了,卻數出了年華。
初中時,學校離家遠了,“1,2,3……”卻是189步,步數卻少了,跨出校門是1,跨出家門是189.
而高中時,學校在城中,家在城東。我卻依然固執地步行著,仿佛騎上自行車,急速之后總是落下些什么。
還記得小學第一天報名時,媽媽讓我自己背著書包,也不牽著我,讓我跟著從家走到學校,仿佛她認為我是一個笨小孩,不數好步子,是會找不到家的,她說,記得,從家到學校是253步,晚上放學快回家,媽媽等你。
這樣一數,竟已數了11年,初二那樣生病休假一個月,再踏上去學校的路時,不禁熱淚盈眶。
不變的距離,不變的我的牽掛。
然而距離怎能不變,當我突然意識到是由于自己的“長高”使距離仿佛越來越近時,距離卻已越來越遠。
距離!又何止是學校與家的距離,在改變著,還有的是我與母親的距離。曾經是我不懂得愛,只懂依賴。但一度卻依賴也不復存在,是我與母親之間宛如隔了一個光年的距離。母親試圖靠近,我卻奮力遠離。
而當學校與家的距離真的不再 ,我醒悟,在這18年里,有的距離我越來越遠,有的,卻距離我越來越近。
一步、一步,我走向我的溫暖,距離近了。
無數個夜晚,我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背著書包,向家的方向走去,距離在無聲之中縮短著。我低著頭,數著自己的步子,我曾經希望它多一點,再多一點,而此時,我看著自己的影子在路燈下,拉長--縮短--拉長,我不畏懼寒風,因為家與我的距離,始終只有一步之遙。
當我想拿出鑰匙進家門時,母親總能在我把鑰匙插入鎖芯的前一秒打開門,然后我沐浴在燈光里,我知道,即使沒有母親遞上的那杯白開水,我也一樣會很溫暖。
一直很感謝這樣的距離,它總讓我試圖縮短它時得到一種滿足感。我認認真真地經營著我的步伐,像是計算著母親與家庭留給我的一生的算術題。只是,這道題的答案我無需算對,母親也會獎勵我以溫暖與幸福。
一步一步,距離近了,我走向我的幸福與溫暖,我不再是一個笨孩子,不會迷失方向,家里那盞燈一直亮著,為我……
3、 距離
掌心微攏,掬滿一手的燭光。略有些風,吹得那燭光跳動搖曳,如一個歡快的孩童般,不禁把手靠近些。“呀!”火焰灼人,我驚得縮回了手。
靠近些,溫暖變成了燒痛。火搖曳婀娜的美也俱不再有。這之間的玄妙,竟是在于距離!
想到很久前看到一張黃山的圖片,俯視而得。青蔥的黃山置于薄如蟬翼的云氣之中,如同仙境般。此后真可謂是魂牽夢縈,總想親身到黃山之巔親睹其美景。然而結果卻不如人意。去的那天天色陰沉,上山不久就下起了細雨。山里陰冷潮濕,這雨毫無意境可言,只憑添了寒冷。沿路只見亂石野草,絕無美感。半山腰時雨越下越大,卻不甘心就此下山。仍舊拄著粗枝做的拐杖,向山頂進發。最終雖是到達山頂,雨卻下得毫不留情,云氣倒有,但只覺得寒氣罷了。此后再提黃山,再提登高,總是興趣索然的了。如今我想,若當時未執意要去,若只于腦海中存一副圖景,將神秘中加之于些許粉著,或許會有更美的記憶。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說過一段人盡皆知的話:“若要了紅的那朵,日久白的變成了手心里的無暇玉,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塊蚊子血;若要了白的那朵,日久紅的變成了心口的一顆朱砂痣,而白的就成了碗邊的一粒白米粒。”真可謂是犀利,然而無人能駁。
是的吧,人總是這樣的動物,總在“求而不得”和“得便無求”之間來回搖曳。最妙的總是那“求而難得”之境界。若即若離,由著距離保持著新鮮熱度,又讓人心向往之。
并非都是見異思遷,三心二意,而是美總在她的及與不及。若因著迷而不斷靠近,就可能使那些不易暴露的缺憾一一呈現在眼前,所有的對美的期待幻想可等因而摔破,成為一堆發暗的瓦片。
距離就像是一座橋,人立在這頭看那頭的風景,只覺草色青蔥。然而逾越過去,或許就會看到養花養草的濕泥,讓先前的彼岸美景盡失。
若聽得笛聲,聞得花落,切勿翻過墻去尋覓。何不人倚瘦柳,沐于月下,等那樂聲穿墻而來。
4、 距離
寒風徹骨,我將脖子縮得更緊,急不可待地取出鑰匙,打開樓道的大門。
黑暗向我襲來,早已看不見臺階的輪廓,我不由打了個冷戰,有所躊躇,但門外寒風對著我肆虐,我不堪寒冷,咬咬牙,沖進了黑暗的大門……
跌跌撞撞地爬過兩層樓梯,心中釋然,因為三樓上有這個樓道唯一的一盞門燈--晚歸的我唯一能見到的光明,可當我伸手去觸摸那熟悉的凸塊時,燈光卻沒有亮起,借著黯淡慘淡月光,才發現那盞燈泡已經被人卸下,我不由得輕嘆一聲……
如果時光倒退回三年前,我會輕易地點亮樓道里的每一盞燈光,在光亮與溫暖中從容地回到家門。那時的這里,輕輕地一觸那銀色凸塊,橙色的光明便會將人包裹,每一個晚歸的鄰人,都在這里找到了暖意--不僅僅是那橙色的燈光所帶來的。
然而每一戶人家的電費,都因此上升了少許,人心的脆弱,霎時崩斷。
終于,那些住在底層的主婦們萌生了怨言,手舞著圍裙與鍋鏟,不顧形象地與高層住戶開始了吵鬧與糾紛。有的叫嚷著要高層住戶補償電費,有的商量著拆下開關,不與人用,更有甚至,跑去物業公司大聲喧鬧,只為報銷幾元的電費……
鄰人們,無論老人、女士、兒童相互間都有了敵意,關系漸漸疏遠……一個年輕的后生,甚至在每戶人家的墻上踹下腳印,大肆叫囂……
有人終于不愿忍受,半夜中悄悄地卸下了自家門前的燈泡。樓道中,少了一處光明,而后果是災難性的。人們趨之若鶩,紛紛放棄了家門前的光明,將門燈卸下,父親也不知何時,將門前的開關面板卸下。
只有三樓的一位退休老教師,始終不愿拆卸門燈,“孩子放學晚,回家黑著呢,留著一盞燈也好照著路i”老人顫巍巍地對著鄰居們說。
然而這樣的善意卻湮沒在了鄰人的一片噓聲中:“真是老糊涂,大家都拆了,自己留著干嘛,裝模作樣就是,就一盞頂什么用?下面的人不還是得摸著黑走嗎?老人日復一日地在鄰人們的竊竊私語中度過,久久苦不堪言。
而現在,也許是不堪壓力。樓道中最后的光明終于被遺棄,我心中凄然,為什么,六層樓的黑暗距離,人們怨憤地忍受,而一張紙幣的厚度,卻隔絕了每一處溫暖的傳遞?為什么,從這里到家門前,只有十米的距離,我卻覺得,無法跨越。
望著頭頂上那缺口處的幾根裸露電線,我沉吟片刻,繼續向樓上摸索……
5、 距離
春雨綿綿沾濕了屋檐的青瓦,我站在傘下遠遠望著锃亮的青瓦上搖曳的鳥窩。不知這樣的距離,是否還會驚擾你們的美夢?
南方的雨絲溫柔,像冰清玉潔的少女總愛撩動人的心弦。雨絲纏繞屋檐弄亂的上面的稻草,我站在檐下回憶也被纏繞。我想起去年此時檐上快樂的小鳥,我想起一年春草綠時鳥兒們快樂的嬉鬧,我也想起當我湊進鳥巢想近距離欣賞這春天的精靈時鳥兒們驚慌地“逃跑”……
當距離的海岸線被記憶的洪水沖垮,再柔弱靜美的雨也成了填補過往缺口的雪上加霜。鳥兒們,如果當時只遠遠地看著你們,像此時一樣,你們應該不會再飛走了吧!我拭去眼角的雨水,搖曳的幾莖稻草將我的思緒帶到過去。
那時住在爺爺家,從城鎮到鄉村,其中的任何變化都讓我異常驚喜,我熱愛鄉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樸實勤勞,贊嘆鄉村的吹拉彈唱聽說書的閑情雅趣,鄉村的雨落在稻棉上悄然無聲,落到黑瓦上頓消聲影,偶爾的叮咚作響便引我去屋檐下探個究竟,因此去年初春便在雨打磚瓦中驀地發現了鳥窩,這對一個百無聊賴而又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個驚喜。
春雨繾綣總不短暫,我的心情也隨著春雨越下越暖,起初是穿著套鞋在泥濘的田地里遠遠地觀望,只見一團黑乎乎的小東西在敦厚的稻草里探來探去,仿佛昭示著春的生機,春雨興許潤濕他的絨毛,遠遠望去锃亮烏黑竟可同磚瓦媲美。待雨后初晴,我脫去沉沉的套鞋歡快地直奔鳥巢的檐下,鳥兒的巢已被暖干,似乎還散發著春日特有的芳香,似乎融合了泥土與細雨的芳華,都可用來滋補里面的小生命了呢!鳥兒或許已經睡醒,微弱地發出幾聲鳴響,像呼吸一般柔和而優美。
初春過去我便打破了距離的微妙。我信誓旦旦地拿著長竹竿來到屋檐下輕輕地捅這個駐扎了整個初春的鳥窩,想近距離地分享他們的快樂。可竹竿才輕輕一碰,一窩的鳥兒便受驚四散飛去,只留下空空幾根稻草……
我呆呆地望著天空漸漸消失的黑點,直到今年今日,我還是以同樣的姿勢望著瓦片望著天空。只是如今的鄉村還下著小雨,似乎在祭奠鳥兒的離去,也在祭奠我心中殘缺的小角落。
于我,恐怕只敢遠遠觀望那片片黑瓦,我想我再也不敢逾越那距離鴻溝了。距離這天塹,水流太急太深,我怕我逞強,又丟失了手中的幸福。
沙樂天
[距離學生優秀作文 (學生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3.
5.
7.關于期末總結的學生作文
8.月考總結的學生作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