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寫作可謂“唇齒相依”不可分割。沒有了閱讀,寫作就如無源之水,終將枯竭;離開了寫作,閱讀就好比沒有航標的航船,做毫無意義的航行。如何做好閱讀與寫作的工作,這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所在,怎樣才能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呢?
關于閱讀教學:
【1】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遨游
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很多束縛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擺脫這些枷鎖的束縛閱讀將會成為學生生命中的亮麗的風景。這些束縛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避免閱讀教學中大量目標積累。在教學中為了考試很多老要求學生積累作家作品、唐詩宋詞、名言警句、名著常識等目標,不是從學生自身閱讀的需要來積累,而是教師去“喂”學生,這種做法收效甚微。
二、教師學生投入精力多而學生閱讀能力沒有多大提高的現象。其表現為:
1、在閱讀教學中,目標制定盲目性、隨意性較大。
2、目標制定偏離新課程標準。
3、目標制定面面俱到,不得要領。
三、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制定思想局限性大。忽視了閱讀主體--學生的存在。在教學中經常出現問題提問式的閱讀教學課堂,未能發揮閱讀主體的能動性。
四、注重了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語言、心理、情感活動。在閱讀中教師只注重了學生的感知、記憶、聯想、想象;而忽視了學生閱讀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
五、閱讀目標制定時對學段把握不準。在制定目標時有的教師對初中生的要求還是建立在小學生的水準上,這樣就起不到預期的效果。
六、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代替讀書的過程。
七、教師在評析課文時,以同學間探討、議論代替讀書過程。
八、機械的閱讀即讀書時泛泛的讀、表層的讀、無思考的讀。
九、對不同的文體沒有采取相應的閱讀方法,而是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缺乏教師明確的指導。針對不同的文體應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方法應靈活多樣,如大聲朗讀(詩歌)、默讀、速讀(篇幅較長的文體)等。
十、教師在教學中淡化讀書。要想學生在閱讀上有提高有突破,教師樂讀是第一位的。教師的閱讀行為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考試而進行的語文閱讀教學是失敗的教學,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的考試而教學是語文老師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
在閱讀教學中,應拋棄為考試而閱讀的思想,我們要明確文章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從書中讀出來的!讓學生在閱讀中遨游,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2】閱讀尤其是名著閱讀教學有效方法
著作特別是名著是歷經千錘百煉,時間已經證明了它的存在價值的著作。如何做好學生閱讀方面的工作,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認為以下方法可以借鑒:
一、做好明確閱讀對象的工作。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篇目及其版本。
二、做好編寫閱讀綱要的工作,發給學生。
三、做好閱讀方法的指導工作。根據綱要針對不同情節、內容可分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如“不求甚解、但當涉獵只觀往事”式的方法,或“字斟句酌”式的閱讀法等。)
四、做好重點人物、優美詞、句、段落,精彩片段的教師講解工作。
五、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的摘抄記錄的工作。
六、做好閱讀時間的安排工作。(利用閱讀課、課余時間、假期進行規定字數要求的閱讀)
七、做好閱讀后記的工作。(通過閱讀某篇或某部名著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心得、感慨,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哪些啟示?等問題的設計來對學生閱讀提出要求。)
八、做好舉辦、組織各種形式的“走進閱讀”活動。(如演講比賽、感想暢談、辯論賽、知識競賽等)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關于寫作教學:
在于度的基礎上在進行寫作教學的訓練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寫作的關鍵在于文章的謀篇布局與修改。
【1】作文成功的關鍵- -謀篇布局
作品是作者感情流淌于筆端的產物。它是作者思想的濃縮精華,可見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好與否關鍵取決于謀篇布局。那么如何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呢?這已經構成作文教學的“圍城”,制約著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如何引領學生沖出作文謀篇布局訓練的“圍城”呢?在以下幾方面共討:
一、切題要準確。
當前考試對作文的要求一般為命題作文(包括直接命題、半命題)、材料作文(材料擬題、話題)、這兩類。學生應當認真看材料,仔細讀要求。看是屬于那一種情況。做到審題無誤,入題準確。
二、立意要新穎深刻。
所謂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好與否立意起了絕對的作用。怎樣的立意才算好呢--新穎、深刻。
三、材料選取“新”。
在寫作時如果選取的材料是別人寫過的,或者說是年代久遠的,那么寫出來的內容就是老生常談不會有吸人眼球的作用了。 所以說一篇好作文,一定有新材料,因為材料出新,才能看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獨特的思維觀。
四、文章語言要“美”。
這里的美并非僅指辭藻的華麗,而是指語言的運用形象、生動、準確、簡練。
五、文章結構要“巧”。
一篇文章的好壞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其結構的設計是否巧妙。其表現為:文章的體式要新如標題式、書信式、問答式、日記式、辯論式;又如總體結構要明顯如:開篇點題、過渡自然,首尾呼應等。這樣就是使文章的結構五彩斑斕,奪人眼球。
六、“寫的可以不好,但看起來一定要好”。
也就是卷面一定要整潔,因此,在寫作訓練時一定做好學生書寫的要求,讓學生寫出一手整潔美觀的方塊字來。
七、寫作文前認真編寫“文章梗概”提綱。
這樣可以保證作文不出大的問題。 “列提綱”就是把寫作的要點落實到位。做到這一點,文章的格局就大體上定下來了,寫起來就不會亂。
八、彰顯文章的亮點。
亮點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如:醒目的標題、精彩的開頭、文采飛揚句段、詩詞名句的引用等這樣就會讓讀者特別是閱卷者發現文章的閃光點,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2】修改--作文的成功的保障
“一篇好的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這句話形象的寫出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當前,學生的寫作,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有注重對文章的修改,這也是制約作文寫作教學、語文教學整體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做好學生作文的修改工作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結合語文作文教學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點:劃分語文作文學習小組。人數四人較宜。小組劃分的標準,按照語文水平差不多的為原則組合。
第二點:明確修改要求。
1、看同學的作文是否有錯別字,用筆在該字下面畫出橫線并在評語欄處作上相應的符號以便同學訂正。
3、看同學作文標點的運用是否有問題,用筆劃出,并改正。
4、看同學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新穎。
5、還可以對該文章較突出的寫作特色如:修辭方面、引經據典方面、語言方面、文章的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
6、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用~標明。
7、看同學的卷面是否整潔美觀。
8、把你對這篇作文的評語先寫在自己筆記本上,并客觀地打上表示等級的A、B、C、D.
9、按照如上要求,把小組內其他三篇作文在進行閱讀修改,并做好評語和打等級的工作。
10、小組內都評閱完畢后,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小組內討論,歸納。
11、由一名同學執筆,給同學的作文加上小組共同的評語,并劃上等級。
第三點:各小組推薦1-2篇優秀作文,并選派組員對該作文內容、評語及等級進行朗讀,全班同學進行賞析。
第四點:各小組推薦一篇寫的問題比較多的文章,并展示對其的修改。
第五點:師生互改。在以上環節的基礎上,教師選取典型文章與學生再共同研討,修改。
第六點:評選出本次寫作的優秀作品,并作為范文張貼在班級宣傳欄內。
第七點:教師作總結點評工作,并對下一步寫作教學提出要求。
第八點:學生完成后記的書寫工作。
總之,“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作為語文老師,應該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正確地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閱讀與寫作的工作做好了,那么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將會大幅提高!
張光亮
[淺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必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2.生物學教學論文
10.淺談初一英語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