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課是自讀課文,所以要求學生以自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教案
教學目標:1、識記生字詞,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
2、理清文章結構與內容,從而找出線索。
3、體會丑小鴨的遭遇,理解文章主旨--經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最終成為白天鵝,但白天鵝的成長更多是內心的變化,他的成功更多取決于一顆似白天鵝般高貴的心。
4、理解丑小鴨形象的現實意義。
5、了解自我。
教學重難點:1、理清文章結構線索
2、理解文章主旨
3、了解自我。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談話法
一、導入
安徒生是哪里人?對,是丹麥人。那請問丹麥人是怎樣紀念他的?對,塑雕像,但丹麥人在首都入海口塑了一座銅像,不是安徒生,是人魚公主,海的女兒--她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
二、整體把握
快速閱讀全文,畫出生字詞并找出丑小鴨的遭遇。
1、生字詞
啄zhuo 嫉妒ji du 不禁bu jin 訕笑shan xiao 沼澤zhao ze
泥濘ning 籬笆li ba 迸出beng
2、丑小鴨經歷了些什么事情?
養鴨場 (被欺負)
| 被逼逃走,離開了原來的住所,那下一步該怎么辦?
| “尋找”
沼澤地 (被嘲笑、受同情、受歧視)
|
老太婆家 (不被理解、壓抑)
| 角色扮演:母雞、熊貓、小鴨--體會各個形象的性格特征
| “尋找自我”
灌木叢 (向往、有追求)
| “尋找美與幸福”
老農家 (被打)
|
花園里 (發現白天鵝)
“發現自我”
3、文章主旨: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
從原文中找相對應的句子。
三、精神啟迪
1、假設:丑小鴨沒有離開養鴨場,那它一定會變成白天鵝嗎?并談談你的啟示。你是否也遇到過像丑小鴨似的遭遇?
明確:讓學生各抒己見,目的在于激活學生思維,并進一步了解文章主旨。
總結:丑小鴨的魅力蛻變其實是心靈的成長,不光是外形上的變化,心靈的成長,擁有像天鵝般高貴的靈魂,經歷成長與磨難,才能最終變成白天鵝。
2、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丑小鴨其實是安徒生一生的寫照。
3、總結:安徒生這一路走來,克服重重打擊和苦難,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尋找自我,終于尋找到童話這一道路,發現了自我。那我們呢?我們現階段是否發現怎樣才更適合自己?成長道路上什么是自我?
五、板書
丑小鴨
安徒生
美與幸福-- 尋找 --棲息地:養鴨場、沼澤地、老太婆家、
| 灌木叢、老農家、花園里
|
自我(發現自我)
[丑小鴨(人教版七年級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丑小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