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影》教案
學院路中學 蔡軍華
教學目標 :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父子深情。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致刻畫的寫法。
4、通過關鍵詞句的理解、賞析,體會人物情感,把握文章主題。
教學重點:
掌握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方法、效果與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討論點撥法、誦讀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這三副畫面,他們的背影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農民勞作的艱辛、父子相依的溫馨、朋友分別的不舍)。著名作家朱自清,曾經面對父親的背影潸然淚下,那時一個怎樣的背影?朱自清從中感悟到了社么呢?今天,讓我們跟隨朱自清,與他一同注視父親的背影,體會那濃濃的父子深情。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詞(嘗試注音,齊讀)。
2、根據意思說出相應的詞語。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聽課文朗讀
要求:①把握語速、停頓及感情。
②勾畫出文中最感動自己的地方。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3、學生速讀課文,思考:
①“文章幾次提到父親的背影?請找出相關語句,并用短語歸納。
②哪一次的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呢?
6、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文中共出現四次背影 開篇點題--引出背影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父子分別--惜別背影
別后思念--再現背影
四、賞析“背影”,理解主旨
1、出示“望父買橘”這一段中描寫背影的文字,指名讀,學生評價。
2、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
①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父親的背影的?
②找出這段文字中你認為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并加以品析。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共同明確:這段文字主要從外貌、動作兩方面描寫父親。
外貌: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沉重的背影
動作:探、攀、縮、傾(步履維艱、行動不便)--艱難的背影
教師小結:一個身處艱難之境、行動甚是不便的父親,為何要堅持著為兒子去買橘子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讓我們齊讀這段文字。
4、綜觀全文,作者除了對父親的外貌與動作的描寫之外,還用了什么描寫方式表現父親的關愛呢?(語言描寫)請學生找出文中父親所說的話。
5、體味這幾句話背后蘊含著的父親的情感。
教師示范分析第一句: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保ㄟ@是父親寬慰兒子,怕兒子過分悲痛。)
請學生分析后四句: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保ǜ赣H放心不下兒子,愛子情切。)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保〒膬鹤勇猛究诳,關懷無微不至。)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依依不舍,擔心兒子安全。)
“進去吧,里邊沒人!保〒男欣,關照兒子。)
師小結:這些看似簡短、樸素的話語里,卻有著最真摯深切的情意。
6、師提問:父親為兒子所做的一切,兒子理解了嗎?體現在那里?
學生討論、分析:
開始不理解(認為父親說話不大漂亮,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后來感悟父愛并思念父親(三次流淚)。請同學們默讀六、七段,找到描寫我流淚的句子,體會我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望父買橘,感悟到了真摯的父愛,并為之落淚,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給予過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其中有哪件事最令你感動,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六、課堂小結
一個不懂得享受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回報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父母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你早上出門時放在你書包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愛卻很偉大,我們應該感恩回報:大家不妨試著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熱茶,在餐桌上給父母夾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余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觀察他們的反應,并記下你的感受。
[背影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7.背影教案課件
8.背影課件人教版
9.蟬的教案設計
10.閣夜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