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如何能批改作文?我經過兩次實踐反復研究,指導學生從十個方面寫評語、打分,就是希望生也能學會改作文。
(1)格式是否正確。剛入學,讓學生感覺寫作文,批作文都不難,只寫一條關于格式的批語。批作文的時候也抽簽,誰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人的。打開作文一看正確,拿出紅筆,寫上批語,格式正確。
(2)頁面是否整潔。這一條大家都看得出來。希望生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注意了,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3)錯別字幾個。將錯字在原文處打下標記,并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后面寫上正確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學錯字找不出來,怎么辦?便搞流水作業。甲、乙、丙、丁輪換著批一篇文,甲批錯別字6個,乙發現本文錯 別字不是6個,而是7個,那么甲就要對為什么漏掉這個錯別字寫出100字的說明書。丙又發現本文錯字是8個,那么甲、乙都要被追究責任,各追加100字的說明書。這樣使粗心的同學也認真起來,批改的時候,手里抱著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錯別字。發現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5分。1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
(4)有幾處病句。挑出病句劃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句,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5分,不再多減。
(5)標點符合有幾處明顯錯誤。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1分,超過5分不再多扣。以上五條是寫文章最低的要求。學生經過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實踐,就能夠掌握這幾條要求了。熟練掌握之后,再過渡到后五條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老師在批改指導時,結合兩三篇具體例文,加以指導,學生就能批得符合實際。
(7)看文章的選材。包括三點: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結構。包括三點: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9)看表達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師作文指導時提的要求。
(10)看語言是否簡煉、流暢、深刻。語言簡練就是不重復、羅嗦、簡要、精煉。流暢是指文章讀起來很順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見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問題的本質。
后五條要求每條5分,不做太具體的規定,由批改人酌情減分。在多數情況下,批改作文都在語文課上進行,教師指導,學生抽簽互批。每個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寫出10個方面的具體批語,一般情況下批語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頁之多,最多的批語達到500字。
經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我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就增強了自己的作文能力。這樣互相批改作文,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以為戒,也是好事,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這樣的寫作課同學們最愛上。
[學生如何能批改作文(人教版八年級)]相關文章:
1.如什如什么如什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