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學案
一、學習目標:
1.學習常見文言實詞“名”“園”“款”“緣”等的用法,
2.學習常見文言虛詞“于”“以”“其”等的用法。
3.體會文章結構嚴謹,語言優美的寫法。
二、課前預習
1、注音
隅( ) 祎( ) 深邃( ) 巃嵸( )
檐( ) 闥( ) 井邑( ) 絕壑( )
檻( ) 憩( ) 啾唧( ) 碧窈( )
2、作者簡介
三、教學過程
1、梳理字詞。
《黃鶴樓》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
《圖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
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于園》
于園在瓜州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
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
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
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烏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于園可無憾矣。
4、總結課文內容
四、當堂反饋
1.填空。
1、《黃鶴樓》節選自 ,作者 代 。黃鶴樓與 、 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 稱。本文抒發了作者 的感情。
2、《于園》節選自 ,作者 ,字 、 ,號 , (朝代)文學家,著有 、 、 。
3、閱讀。
(一)黃鶴樓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1、黃鶴樓故址在今天的 。
2、黃鶴樓的美景由“ ”字總領。
3、交代黃鶴樓命名由來的句子是:
4、這篇短文句式多變,多用對偶。強調黃鶴樓名稱的由來根據充足,用了
“ , ”一組對偶;為了突出黃鶴樓的高大雄偉,又用了“ , ”一組對偶句。
5、文中與“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辭相同的一句是“ , ”。“ , ”一句則是實際收入它的優美造型。“ , ”寫登樓人的愜意。“ ”是對黃鶴樓的由衷贊美。
6、短文用了 、 、 的修辭手法,突出黃鶴樓的 的特點。
7、對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篇文章交代了黃鶴樓名稱的由來。
B、文章重點寫了黃鶴樓的高大巍峨和作者的所見所感。
C、作者在前面對黃鶴樓的外形以及所見所感寫得不夠細致,所以后面應更加細致地介紹。
D、黃鶴樓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漢”而臨仙境,“仙”字可謂貫穿全文。
8、仙人跨鶴,本屬虛無,而作者卻以無作有,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9、為本文劃分層次,并概述各層層意。
(1)
(2)
(3)
10、古往今來,歌詠黃鶴樓的詩詞佳作很多,請你寫出兩句(出處不同的)詩。
(二)于園
于園在瓜州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烏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于園可無憾矣。
1、文章按照由 到 的 順序來介紹于園,文中體現這一順序的詞語有 。
2、于園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個特點的?
3、課文運用了兩種說明方法有 和 。
4、這段文字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 和 。
5、于園得名的原因是 。
6、總寫于園特點的句子是: ;表現對于園構思精巧,景色優美的贊嘆的句子是: 。
7、描寫于園水閣及四周景色的句子是: 。
8、文章開頭交待園子主人的身份為“富人”,并強調只有有名聲、有地位的人才能進這座園了,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9、舉例說明文中用比喻說明的好處。
10、文段最后一句話運用了 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1、文章第二小節采用了怎樣的寫法?用一句話概括此段的內容。
12、給選文第二節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
[《短文兩篇》教學案(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對教案的教后反思
4.短新聞兩篇教案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