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孔乙己》一課,回答問題
1.閱讀課文,簡要回答課文描寫了孔乙己在什么處所活動,人們對他的態度怎樣,你認為在他的遭遇中哪一次最悲慘?
魯鎮的咸亨酒店;冷漠、恥笑、不關心,認為他可有可無;被丁舉人打折了腿
2、孔乙己與孩子們說話,表現了他什么樣的心境?
善良熱情,渴望傾訴
3.“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比一天涼”這里的描寫對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孔乙己生存環境的惡劣,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氛圍,標示了這是孔乙己后來消失的原因之一。
4、從孔乙己讀書的經歷,丁舉人對待孔乙己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什么問題?
(1)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2)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封建科舉的反動本質是培養殘酷的統治者,而科舉失敗者則淪為社會的多余人、犧牲品。
5.塑造孔乙己這個藝術形象的意義是什么?
反映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精神的毒害;表現封建思想侵蝕下人情的冷漠、社會對苦人的涼薄;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6、試比較孔乙己和范進這兩個藝術形象。
都是封建科舉制度下的犧牲品,受封建科舉毒害的讀書人,對孔乙己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范進的態度是辛辣的諷刺。
7、現代社會里還有孔乙己嗎?如果有,請你把他們的特點說出來?
有。他們死讀書,讀死書,高分低能,眼高手低。
[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級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孔乙己教案
3.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