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課堂類型 欣賞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疏通文意,理解關鍵字詞。 比較閱讀同類“宴序”文章,理解本序與古人作的“宴序”一類文章的不同之處,領悟李白飄逸瀟灑、豪情縱情的詩意。 理解文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理解,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豪情逸興。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同類文章,領悟李白獨特的文情詩意。
教學方法 討論、講析相互結合 學法設計 問題探究法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朗讀李白《將進酒》。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于是乎借酒抒情,揮灑個淋漓盡致。飲酒賦詩,自古是文人一大樂事。這篇散文,洋溢著詩情畫意,像一首優美的詩,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明代大畫家仇英還把它轉化為視覺形象,繪成圖畫,流傳至今。
二、 破題 :題目點出了時間(春夜)、地點(桃李園)、人物(李白和諸從弟)、事件(聚宴)。看題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內容: 李白于某個春夜在桃李園宴請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體常識: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四、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五、自讀,不明白之處、重點字詞梳理
六、比較閱讀:文章最后四句,《古文觀止》的編者說:“末數語,寫一觴一詠之樂,與世俗浪游者迥別。”請結合所給課外閱讀材料,談談李白的文章與同類作品相比,有何不同。提示:注意文中粗體字所表達的情感
《金谷詩序》:“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情調很悲涼;
《蘭亭集序》前文雖說“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結尾卻“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發出“悲夫”的慨嘆;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樂與時去,悲亦系之”,與王羲之序如出一轍;
《游斜川詩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調子是低沉的。
最近學過的《滕王閣序》“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興盡悲來”的情緒轉換,開始寫樂,繼而寫悲,成了一個套子。李白同樣寫游宴,卻完全擺脫了“既喜而復悲”的陳套,給人以樂觀情緒的感染。全文充滿著春天的生機,洋溢著健康的歡樂,意境高雅,格調明朗,雖有“浮生若夢”一句,但不會因這一句而生出消極情緒。
七、課堂小結:李白性格豪放不羈,他的思想駁雜而矛盾。在儒家“達則兼濟”的思想影響下,李白有強烈的建功立業的抱負;在道家思想影響下,他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莊子思想的鮮明印記。入世和出世、積極和消極的矛盾都統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輔時濟世,建功立業,然后嘯傲山林,浪跡五湖,全身遠禍。
分類作業 A類: 熟讀課文,領悟李白的詩意。
B類:JC。
預習布置 預習《項脊軒志》。
板書設計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
課后反思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鴻門宴教案人教版
5.春夜喜雨古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