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十一中 王晶
教學設想:
語文,講究聽、說、讀、寫,六年級的語文教學,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審美能力尤為重要。“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因此對于一些比較優美的詩文,特別是對一些比較淺顯的略讀課文 ,我認為在了解內容主題的前提下,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給學生如何用自己的聲音把這優美的意境表現出來,另外,讓他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受蘊含其中的優美的意境。因此,在設計《秋天》這篇詩歌教學時,讓學生在理解內容、主題的基礎下,我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再配以鋼琴曲《星空》的背景樂和豐富的圖片,讓學生充分領略秋天的風采,在此基礎上,為了讓學生多方面了解秋天,我又進行了比較閱讀,讓學生通過朗讀分析課后的《秋景》和《天凈沙.秋思》來多方面的感受秋天,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和朗讀能力。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2、 通過比較閱讀,理解幾篇文章的主題即內容及差別。
3、 通過分析修辭來品味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
導語:
秋天,會使人聯想到漫山遍野的紅葉,想到麥浪滾滾的農田,想到碩果累累的山野,也會讓人想到落葉飄零的悲涼,斷腸人在天涯的惆悵。。。。。。不同人眼中的秋天有著不同的意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來體味秋天中的喜怒哀樂。
一、探討《秋天》
看秋天
讓學生看多媒體展示的圖片伴隨背景樂,先從視覺上 把生帶入秋天。
讀秋天
秋天如此美麗,如何能用語言把它表現出來呢?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何其芳的《秋天》。
1、師范讀,背景樂《星空》。并出示提示。把節奏以及重讀的地方標出,便于學生朗讀。
2、學生練習,并找學生起來朗讀(配樂)進行指導。(從語氣、語速、重讀方法、感情的表達上來指導)
品秋天
詩寫得很美,那作者是如何把秋天寫得如此美妙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這首詩。讀詩歌,思考一下問題(看圖片)
1、這首詩寫了哪三幅畫面?分別用-------圖來表示
(1)、農家豐收圖
(2)、晨霜漁歸圖
(3)、秋日原野圖
2、找出文中優美語句并簡要分析。
提示:
(1)、找修辭,并分析其作用
(2)、從那些角度寫秋天并分析作用。
3、本是寫了一個怎樣的秋天?表達作者感情。
4、 在對文章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看是否能讀出那份閑適清幽的感覺。
二、比較閱讀
讀《秋景》和《天凈沙.秋思》比較一下和《秋景》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思考應該怎樣去朗讀,表現出它們的意境 。
提示:
1、 詩的感情基調
《秋景》明快,活潑(同)
《天凈沙.秋思》凄涼悲哀(異)
2、 描寫的景物不同
《秋景》《秋天》描寫的景物色彩絢麗,充滿生機(同)
。
《天凈沙.秋思》描寫的景物灰暗、死氣沉沉。(異)
3、 表達的感情不同
《秋景》、《秋天》表現對秋天的喜愛,感情熱烈。(同)
《天凈沙.秋思》表現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 (異)
在理解了文章內容的前提下,采用合適的語調及感情來朗讀課文,并體會不同的秋天。
學生自選一首并有感情的朗讀。
小結:秋天,在不同人的眼里、不同的心情下,都有著不同的風韻,本節課我們從不同角度來感受秋天,并用我們的朗讀賦予我們對詩文獨特的感受,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如果我們能有感情去朗讀,用心去感受,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領悟。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練習,使我們的朗讀更上一個檔次。
作業:回家再找幾篇比較喜歡的文章,試著有感情的朗讀。
[《秋天》教學設計(參賽)(魯教版七年級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