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⒈了解封建社會的官吏制度,了解有關董宣的故事。
⒉了解塑造人物形象過程中應用的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手法。
重點:
⒈了解有關董宣的故事,進而了解封建社會的官吏制度。
⒉學習用人物的語言、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難點 :
了解古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
教法:
質疑點拔法 、誦讀法
教具:
錄音機、錄音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二、導入新課
古代社會的人們是如何維持社會秩序?讓我們來了解古代社會的法制狀況!逗鬂h書》是一本什么書?是一部斷代史書,記錄的是東漢的歷史,一共是120卷,其中帝紀10卷列傳80卷是范曄所作,其中志30卷是晉司馬彪所作。范曄沒有完成“志”部分就因和孔熙先密謀擁戴彭城王劉義康為帝事泄被殺。
三、正課
1、教師朗讀課文。
2、學生齊讀課文。
3、比照閱讀。
對照課文,根據下邊注釋,大體了解本文敘述的故事。
吏不能得:捕獲。
良人:平民,百姓。
不須:用不著。須,等,等待。
錢三十萬:三十萬枚錢。
豪強:指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人。
4、學生分組朗讀。
5、分組復述(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這篇課文講述了漢光武帝統治時期,洛陽令董宣秉公執法,面對湖陽公主的包庇行為,光武帝的強權統治,勢不低頭,獲得了人們的美譽,也改變了光武帝的看法,死后得到厚葬。
四、作業
解釋下列古今異義字:
①叩頭謝主 古 今
②妻子對哭 古 今
③后特征為洛陽令 古 今
④強項令 古 今
第二課時
一、誦讀課文,試著翻譯以下句子
1、時湖陽公主蒼頭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明確:當時,湖陽公主的家奴白天殺人,因為藏匿在公主家,府吏不能夠捕獲(他)。
及公主出行,而以奴驂乘。
2、明確:等到公主出門,(他)憑家奴(的身份)陪乘。
3、請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他廉潔為官的,并且把句子譯成現代文。明確:“惟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保ㄊ拐咧豢匆姴甲龅谋蛔由w在尸體上。董宣的妻子和兒子抱頭哭泣。家中只有大麥幾斗,破車一輛。)
二、分析課文
1、討論:漢光武帝劉秀對董宣的態度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漢光武帝劉秀對董宣的態度先是“怒”,表現 在“召宣,欲 殺之”。接著聽了董宣的陳述,改為“笑”,表現在“因敕”,“賜錢三十萬”。最后,當董宣卒于宮時,“帝傷之,曰:‘董宣廉潔,死乃知之’!蔽恼峦ㄟ^劉秀的言行變化,表現出他對董宣的態度前后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2、討論:從湖陽公主包庇家奴的行為,說說當時社會的法制狀況。
明確:從文中可以看出當時法制不健全,權貴們可以無視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的制裁。劉秀起初對此并不以為然,直到董宣冒死陳言,才改變了看法,要“圣德中興”。
3、課文在塑造董宣這個人物形象時,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課文主要通過人物的言行來塑造董宣的形象,文中還用對比的手法--劉秀對董宣態度前后對比;烘托手法--豪強莫不戰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鼓不鳴董少平”來表現人物。
4、提問:董宣除了具有執法嚴明,不畏強權的優秀品質,文中還寫了他其他的美德嗎?
明確:文中還表現他清廉的美德,表現為:“惟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敝車一乘!
三、小結
課文通過介紹董宣執法的故事,贊揚了他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清廉的優秀品質(即中心思想)。從側面反映出劉秀知過能改、愛才的特點。文章以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為主塑造人物形象。
課文語言精練、詳略有致。
作者在記敘故事過程中客觀地交待故事,不加以議論。
四、作業
1、董宣被譽為“強項令”,文中哪些語句表明他的“強項”的特點?
2、翻譯:
①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栗。
②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強項令(語文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強項令課件介紹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