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中國 高力貢
據說世界上大多數文化,無論古今中外,都喜歡女性身材苗條,
加上同樣的衣服穿在苗條的人身上往往會顯得好看一些,所以時裝界
使用這種體型的人做模特兒是不足為怪的。
但自1960年代以來苗條的模特兒逐漸被瘦削的模特兒取代,后來
瘦削型更被“流浪兒”……(……waif……)……型取代,近來更流
行比“流浪兒”更瘦的“超級流浪兒”……(……superwaif ……)……。
所謂“流浪兒”指的是極瘦而且是常常面帶病容的模特兒。有一
位“流浪兒”名模身高一公尺七五,體重才四十四公斤。難怪英國一
位評論家把這些“流浪兒”稱為“竹節蟲”。
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不喜歡這種“不
自然、不現實”的體型,可是媒體的宣揚使許多婦女,特別是許多年
輕婦女著了魔。她們因為沒有模特兒般瘦削的身材而覺得自己是二等
公民,喪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僅如此,她們把自己的許多問題,
從心情抑郁到交友,特別是交男朋友以及求職等方面遇到的挫折,通
通歸咎于自己沒有那樣的身材。她們誤認為只要瘦削一如模特兒,這
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這樣的幻覺驅使下,她們不顧一切地節食減肥。名為節食,事
實上很多人是吃得很少,極度缺乏營養,損害了健康。嚴重的得了飲
食機能紊亂的病癥。
人們早就覺得,這些婦女被“洗了腦”。人們還認為有意無意宣
揚時尚的媒體對此應該負相當大的一部分責任,可是一直都拿不出科
學根據,證明兩者之間確有聯系。
今年五月,英國醫學協會發表的一個調查報告說,英國婦女患飲
食機能紊亂的人每年增加五千,現在有二十萬之多,其中年齡最小的
才六歲。更重要的是,根據醫學協會的研究,無處不見的瘦削模特兒
的形象雖然不是造成問題的唯一原因,卻是一個主要原因。
這二十萬婦女中,大部分患的是“神經性食欲缺乏癥”,又叫
“厭食癥”,其他患的是“神經性食欲過盛癥”,又稱“貪食癥”。
厭食癥患者因為害怕長胖而吃得極少,久而久之喪失了食欲。一旦得
了厭食癥,即使就醫,二十年后都無法完全康復。其中很多人都喪失
了生育能力。到現在為止,16% 的患者已經死亡。貪食癥患者是無法
自制地吃得太多,吃了之后又因害怕長胖而誘發嘔吐,在消化前把食
物排出。
由于有了這類根據,英國政府在六月中旬以負責婦女事務的國務
部長出面,召集了和時裝有關的電視、廣告、時裝設計、模特兒介紹
所、報紙雜志等方面的許多要人,舉行了一個所謂的“身體形象峰會”,
呼吁他們不要只用瘦削模特兒,還應該用其他體型比較現實的模特兒。
在會議期間,為時裝、廣告業辯護的人說,胖與瘦全是主觀認定
的,而且飲食機能紊亂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完全歸咎于使用“流浪
兒”型模特兒,是把問題過分簡單化。他們表示今后用什么樣的模特
兒仍將由市場力量決定,并不會因這次會議而轉移。但也有人表示,
以后將使模特兒多樣化,較真實的反映現實世界。
筆者在電視報紙雜志中看到這些模特兒的時候心里也常想,天下
有很多體型正常而又漂亮的女子,為什么偏偏看上“竹節蟲”。是不
是自己的藝術修養不夠,不會欣賞,正如不會欣賞一些值幾百萬美元
的立體派和抽象派的作品那樣。但在峰會期間的討論中,有一位評論
家的話似乎回答了這個可能除筆者外還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問題。
Mary……Ann ……Sieghart……說,原因在于很多時裝設計師,
特別是名設計師,都是男同性戀者。按照他們美學觀點,理想女性的
體型是十多歲男孩的體型,大概“除了往往是人工隆乳的胸膛以外”,
換言之,就是“流浪兒”和“超級流浪兒”。
另外許多參加討論的人士可能指出了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讓那
些為了瘦身而不惜自殘的女孩子明白,為了在生活中找到幸福、在事
業上取得成功,不一定要有模特兒般的身材,而且有了那樣的身材,
也不一定能幸福和成功。但要喚醒入魔的人,談何容易!
[瘦身入魔 政府干預]相關文章:
1.瘦身勵志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