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軍
現代教育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僅是“學會”,而更重要的是要“會學”。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標教學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集中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加大了師生雙邊活動量。許多知識目標的獲取,大多是靠學生自學或討論來實現的,因此,只有通過授予學生自學之道,求知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閱讀、去鉆研、去思考、去實踐,才能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中發展智能。
一、提出明確可行的學習目標,引導自學
把學習目標轉化為數學問題形成提綱指導自學。要求學生依綱學習,盡力達標。對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識記內容,有的可以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行解決,有的則需要學生打開知識的庫存,再現和深化過去所學知識,以便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對于心智能力范圍內某些低層次目標,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自學。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自學興趣和鉆研能力,又能夠促使學生在教師導讀或講解時,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較高層次目標的研討和教材難點的解析上。
二、指導學法,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告訴學生怎樣讀課本,如何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數學方法,讓學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結構,對每一定理、公式不但要明確其條件與結論,而且要弄清來龍去脈和縱橫聯系。強調要不斷地總結解題規律,歸納解題方法與技巧,對每一 道例題要理清思路,掌握格式,對常見的數學方法一定要在解題中熟練掌握等。
首先,教會學生閱讀課本,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矗要讓學生學會粗讀、細讀、精讀的讀書方法,養成勤讀書善思考的習慣。可采用先“領”后“放”的辦法,“領”就是示范領讀,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從而把閱讀當成一種有目的的自覺行為;“放”就是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根據學生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操作性強的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引導閱讀和思考方向,教學生學會對知識和技能進行小結的方法,培養其歸納知識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評價的能力,提高自學效率。
其二,對可讀性教材分類要求,讓學生掌握自學教材不同內容的基本方法。
對學生能看懂的簡單教材,提出一些有關問題,讓學生看書思考,幫助他們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對難以理解的教材內容,可扼要精講要點及運用方法,對于具體處理方法則讓學生去閱讀思考;對內容不太難,學生也能看懂的教材,有時并不先讓學生閱讀,而采取讓學生先按自己設想實踐一下,然后閱讀。在閱讀中對比找差距,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通過自學各環節的學習方法的具體指導和嚴格訓練,使學生的獨立學習活動形成“閱讀教材……理解思考……探索規律……總結歸納……嘗試運用……自我評價……達成目標”的規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巡回輔導,在點撥、引導的同時把自讀、自議、自練、自結的基本方法及解題的一般方法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從“學會”轉化為“會學”。
其四,必須重視啟導自學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學與共學。通過學生的互學解決疑難,弄清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起到互學互促的作用。在自學過程中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并讓這個過程成為“收集問題……共同討論……教師點拔……集體訂正”的探究過程,使教法與學法同步展開,主體與主導的相依關系辯證地統一到教學過程中。
通過不懈努力,學生自學習慣一旦形成,就能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就會自覺地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追求好的“學法”,盡力采用最優化的學習方式去從事自學活動。教師的“學法”指導也就能落到實處,易被學生所接受、掌握和應用,使教學目標成為可行的自學目標而得到圓滿地實施。
[會學----實施學法指導的目標]相關文章:
5.教師學法心得體會
7.成功的目標怎樣定
8.被指導教師心得體會
10.老師讀書指導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