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報道:同一個國家,同樣的試卷,北京市高考的第一批(重點院校)錄取分數線竟然比其他一些省區的第三批(大專)錄取分數線還要低,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之所以形成這種長期而嚴重的不平等狀況,從根本上講,是因為戶籍制度,從操作層面上說,則是因為錄取名額分配的嚴重傾斜直接造成了各省區市高考錄取比例的巨大差別。改革這種導致城鄉分割二元化的戶籍制度之所以阻力重重,看來與某些人維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的欲望大有關系。
七月底,各省市自治區的錄取分數線陸續見諸報端。在這種悲傷、雀躍的交響樂中,細心的人們也許會發現,各省市自治區高考錄取分數線差別很大。
例如,北京市第一批文科院校最低分數控制線是466分,而湖南則是556分,湖北為544分,最高相差90分;北京市第一批理科院校最低分數控制線為460分,而湖南為537分,湖北為566分,最高相差106分;北京市第二批文科院校最低控制線為447分,而湖南為524分,湖北為523分,最高相差77分;北京市第二批理科院校最低控制線為421分,而湖南為495分,湖北為535分,最高相差114分;北京市專科第一批文科最低控制線為420分,而湖南的專科為514分,相差94分;北京市專科第一批理科最低控制線為382分,而湖南專科為482分,相差100分 ……從這組對比中可以發現,在湖南無論文理科連專科都上不了的許多學生,在北京卻已超過第一批院校最低控制線!
甚至拿中國最窮的、1998年人均GDP只有2323元的貴州省與1998年人均GDP為1.8萬元占全國第 2位的北京市相比,今年貴州高考錄取最低投檔分數線,理工類本科重點線是480分,文史類(含外語)重點線為514分,也高于北京市!而且據報道,在湖南,今后只有一半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北京則是四個里頭取三名,上海是三個里頭取二名,貧富兩極化日漸加大時,這種高等教育的兩極分化也愈加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而現在高考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卻是取決于考生的戶籍是哪個省市自治區,此時,他首先只能是戶籍的附屬物,而不是受憲法和法律保護的中國公民,而所謂的戶籍對于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實際上取決于他們的父母是誰。
[轉載不平等的高考分數線]相關文章:
1.關于平等的造句
2.等的閱讀試題及答案
8.崎嶇不平的反義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