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市的25個學校的25個班級,接觸了很多學生和老師。在一些學校,記者在體驗協助老師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不友善,缺乏尊重,有的還讓學生當眾出丑。
在一所小學,一位老師拿著一個學生的調查問卷突然尖叫:“你爸爸的文化程度能是大專?你爸爸就是一個賣水果的,我告訴你,我的文化程度才是一個中專!”
班上同學“哄”地一下笑了。這個孩子的臉一下子紅了。該老師在嘲笑完這個學生之后,記者發現班上的其他學生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一個小男孩指著“父親的職業”一欄,用很低的聲音問我:“阿姨,我父親下崗了,我該怎么填?”還有個孩子指著這一選項問:“我媽媽是開出租車的,應該選哪個?”孩子們生怕自己填錯了再遭到譏諷。
在另一所中學的初一班級,記者在黑板上給孩子們講解答題要領,并特意強調問卷必須用劃圈來選擇,而不要用常用的小對勾。快要收卷了,記者發現一個孩子幾乎都用對勾答的題,便對她說:“老師不是跟你說了要劃圈嗎?趕快改過來。”
這時,一直沒有發言的老師沖了過來,抓著試卷看了看,然后大聲對全班同學說:“這孩子就是有問題,平時也是,讓她往東,她非得給你往西,你怎么回事,腦子有問題吧……”老師像倒垃圾一樣說了一大堆話,記者趕緊制止了她。
北京市紫荊杯優秀班主任特等獎獲得者、北京五中的張毅老師說:“其實,很多孩子的心理被老師所壓抑。老師對孩子態度生硬,甚至當眾羞辱孩子,對孩子的傷害特別大。”
她認為,批評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關鍵是用什么方式批評。你得讓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愛護的。她從不輕易讓孩子當眾出丑。她接觸那些“特殊分子”的時候,喜歡把孩子叫到辦公室單獨談,幫他們找問題,試著和孩子交朋友。同時,她也表示,到該嚴厲的時候也絕對要嚴厲。
記者采訪后得到的最大感受是:學生的自尊心需要精心呵護,孩子的心靈之花更需要大人“愛心和尊重”的雨露來澆灌。
[教師,請不要讓學生當眾出丑]相關文章:
6.
8.學生入團申請書
9.優秀中學教師教師入黨申請書例文
10.基層教師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