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八中 孫維嬌
一個教師,當他踏上講臺的時候,面對著的是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的要求,背靠著的則是時代的、社會的重托。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除了自身有對祖國文字的深切熱愛,引導學生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生動,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的同時,著重突出的是將教書育人滲透人文精神的的教學機制,轉化到語文教學實踐的中去。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以德育為首,強化人文教育更顯示其特定的歷史要求,語文學科是達到課標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主要載體,語文課堂是對學生德育滲透的主陣地。語文教師應如何把教文與育人在語文課上演繹,使語文課作為對學生道德、情感培養的不可或缺的主角呢?
一、肩負神圣的歷史使命,既傳遞學生知識、開發學生心智又塑造學生人格。
當今世界,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人類社會在工業革命近200年間,有研究報告表明,最近30年人類新增知識的數量,已超過過去2000年人類所積累知識的總和?梢哉f,國家、企業乃至個人的發展優勢,愈來愈依賴于知識和科技。我們廣大教師肩負的歷史責任是何等重大而莊嚴。我認為今天我們做老師,最大的價值就在培養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一代新人,新世紀教師肩負神圣的歷史使命,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又擔負著培養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任務,強調培養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其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用課文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來扣擊學生心弦,激發情感,溝通共鳴,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教師要發揮人格力量的引導作用,既傳輸自我良好的情感又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
實施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使每一個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發展,這種發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創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體魄方面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所強調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彼^“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學生才能警其師,信其道?梢赃@么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資效仿的榜樣,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的言行、對每一種現象的態度,都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要培養學生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讓他們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牢固樹立熱愛祖國的使命感,增強努力學習、提高能力奉獻社會的責任感。我們的教師首先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理想,有自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力量。在學生在發揮出偉大而高尚的作用。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學生,無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搗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美好的人生是為愛所喚起,并為知識所引導的。從這一角度講,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
教師的愛心能使少年更健康地成長。教師的愛心特別要表現在錘煉學生意志、幫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長方面。教師的愛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倍增信心。對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貧賽的學生,教師的愛特別要表現在關心和體貼上,使之擺脫自卑,增強信心和勇氣。
教師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對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別,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三、整體調整,既把握時代特征,詮釋教材德育支點,挖掘德育教育資源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是課程管理政策的改革。語文教師如果能把握時代特征的要求,在對語文學科整體研究狀況把握的同時,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把握時代精神的內核,開啟教育實踐與研究。精心詮釋教材德育支點,就能為德育教育挖潛開渠。其表現:努力運用課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扣擊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如學習《春》《濟南的冬天》時,老師運用自己把對作品情感的理解,傳達給學生,使教師學生作品傳達的感情達到一種完善的統一,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掀起心底愛戀祖國山川的情感波瀾,從心底頓生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大地的熱愛。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師有充分利用周圍條件,努力利用課外讀物,主題班會,電視媒體,學生資料、家庭資料、社會資源,營造寬松、和諧的外部人際環境,與學生傾心交談。同時調控情緒,以自己情緒穩定,心態平穩,對工作、學習充滿自信,正確認識,了解他的情緒、性格、動機、欲望真誠地理解、幫助學生,在師生雙向傳遞過程中形成很好合作,完成育人任務,最終通過人文精神的滲透教育達到對學生道德養成的目的。
作者郵箱: wjsun691tom.com.
[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教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4.語文教學課件
5.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6.語文教學的論文
7.語文教學論論文
8.馬說語文教學課件
10.語文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