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專稿 2003-03-18 山東省滕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蔣振遠
學生是學習生活知識,學習生存在技能,學習生命意義的人。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那么學生怎樣學習新課程呢?
一、要采取新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強調的學習方式是“主動、探究、合作”,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研究自己身邊感興趣的現象,是學生從未知到已知,親身體驗、感知學習與認知的自主探求的過程;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在學習中同老師、同學和學校、社會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作學習交流使之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共同發展。
二、要掌握新方式的特征
1.主動學習的特征
⑴參與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
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⑶有情感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⑷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
2.探究學習的特征
⑴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熟知進行決策、參與公民事務活動所需要的科學概念和科學過程。
⑵學以致用,發展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⑶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
⑷全體參與探究。
⑸探究學習不只局限在課堂上、學校內,需要走上社會,認識社會,參與實踐。
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都具有探究性,通過探求來提高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⑺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興趣。
3.合作學習的特征
⑴尊重與欣賞他人,善于傾聽他人的觀點。
⑵自信與創造,個性化地表達下降的思想。
⑶互相碰撞,加強溝通,形成共識。
⑷互相補充、支持與配合,拓展思維。
⑸在互動中理解個人與集體智慧的價值。
三、要會用新的學習方式
1.主動學習
⑴主動利用學習條件。在“個別學習”的基礎上、參加“同桌學習”、“小組學習”、“全班討論”、“學生執教”和“情景表演”五種基本學習組織形式。
⑵主動利用學習的“工具”。即掌握學習內容的結構和學習方法的結構。
⑶具有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掌握“兩類問題”的學習方法,一類是自己已經弄懂、提出來考考別的同學的問題;一類是自己不理解或者有不同看法的問題。
2.探究學習
⑴提出一個科學性的問題,但不是一個一目了然的問題。
⑵收集證據,如收集資料、動手實驗、進行調查等。
⑶處理信息,提出解釋。
⑷求證過程。
⑸獲得認識并發表探究結果。
3.合作學習
⑴互相支持、配合做到面對面的促進互動。
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⑶在合作中有效的溝通。
⑷對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
⑸對共同活動的成效繼續評價,尋求提高其更有效的途徑。
四、要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最重要的學習環節,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積極參與。
1.在自學中
要弄清自學的范圍、目標、要求、方法;迅速通讀自學的內容;將自學內容理解的、未理解的理清;對未理解的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備合作探究時發表意見。
2.在探究中
要積極參加同學間的合作探究;提出有疑難的問題;認真傾聽同學的見解、參與討論;迅速接受自己未掌握的知識。
3.在研討中
積極參與師生的共同研討;認真傾聽優秀同學的發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及感受整理記錄。
4.在練習中
練習時要動口、動手、動腦;獨立、按時完成;積極提出下步學習的建議。
[學生怎樣學新課程]相關文章:
2.新課程開發論文
7.新課程改革論文
10.藥學大學生自我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