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種樹種到聯合國(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西省新余市草池中學    鐘岳

教學目標:一、掌握自讀提示里的詞語。

          二、領會本文中“小人物”表現出的“大主題”

          三、學習本文語言通俗、活潑、散發出泥土氣息的特點。

重點難點:目標二。

教學過程:(引入:大家好,今天我們學習另一篇通訊:種樹“種到”聯合國。書寫標題及體裁。請同學們

翻到第五課,昨天老師已經布置了課前預習,我們來復習一遍。)

一、檢查預習,完成目標一:(點名抽查)(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一)注音

驚詫(        )    遷徙(        )    疊(        )映    湍(        )急        滋(        )養   

枸(      )杞(        )              部署(        )    堅持不懈(        )

(二)鞏固注音--選擇注音全正確的一項并訂正錯誤

A、寂(q i  )靜       曠(kuang)野    叮囑(zhu )    ( ji     )

B、枸杞(gou  qi )    輾(zhan)房     簽署(shu )    ( nian   )

C、驚詫(cha )        滋(zi )長      湍(tuan)急    ( R      )

D、遷徙(xi)          機械(jie )     目睹(du )     ( xie    )

(三)二分鐘記憶,再點名抽查生詞解釋:

驚詫:                                            遷徙:                                        

陸續:                                            堅持不懈:

疊映:                                            綿延悠長:

湍急:                                            滋養:

(四)小結并過渡:大家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本文的生字生詞;現在我們來學習并掌握課文的內容。

二、導入:有哪位同學知道“荒漠”是什么樣子的?學生描述之后再播放圖像資料或傳閱圖片來加深印象。

接著介紹我國荒漠化狀況及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概況。并介紹防治荒漠化的手段及意義。再轉入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通訊,就是報道一位中國普通女性因種樹治沙而受到聯合國的邀請,參加聯合國國際

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八次政府間談判會議的事跡。

三、課文講解,完成目標二。

(一)、通讀全文,完成下列問題:這篇通訊報道的時間順序較復雜,所以將時間順序重新理順來設計問題,

便于初二的學生較快地熟悉課文內容。

1、這位中國女性是誰?

2、說說她的名字的來歷?

3、她是哪里人?她的家鄉過去是怎樣的?如今又怎樣?課文舉了哪個村子的哪戶人家為例來說明?

4、這一切變化是誰帶領、扶持的?植樹造林、治理荒漠有什么意義?說說樹林召鄉人對種樹的意義有什么

新的認識?

5、樹林召鄉的治沙工作及成就在什么時候得到了聯合國官員的贊嘆?什么時候又被拍成專題片?

王果香什么時候受到邀請參加聯合國國際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八次政府間談判會議的?

 6、  請劃出王果香在會議上對這幾年在樹林召鄉治沙成就的概括的句子?她的成就在聯合國引起什么反響?

7、如何理解課文標題“種樹‘種到’聯合國”中的“種到”?

(二)、學生自由討論,老師點名提問并歸納明確:

1、王果香--內蒙古達拉特旗治沙協會會長、樹林召鄉副鄉長。

2、她的名字是她爺爺取的,叫王果香,寄托著祖輩的希望。她的哥哥叫果綠,姐姐叫果梨。都寄托著這個

愿望。

3、內蒙古達拉特旗樹林召鄉人。地處庫布齊沙漠邊緣。過去那里沙化嚴重,人們生活貧困。如今樹林召鄉上

至老人,下至兒童,對種樹有了一種新的認識,認識了過去,看到了未來。樹林召鄉張鐵營子村的趙金馬家

開發沙地,種起果樹,搞林糧套種,如今年收入5萬元。張鐵營子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果樹村。

4、王果香。通過植樹造林來治理荒漠,改善生態環境,從而脫貧致富,改變命運。認識到要生存就必須改造

自然環境,植樹使警醒的人們認識了過去,看到了未來,最終變為一種一種全民性的自覺行動。

點評:要改造生態環境,靠一兩個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須要全民自覺行動。樹林召鄉人的新認識就是樹林

召鄉的希望,就是樹林召鄉的未來。

  5、1995  年9月。1995年10月。1996年1月17日。

6、經幾年的努力----搬了回來。令在坐不同國籍和膚色的代表震驚,為她的精神深表敬佩。

7、“種到”加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可理解成“得到”或“來到”。文題的含義是:王果香帶領鄉親們種樹

治沙的經驗和成果得到了聯合國有關部門、領導的贊賞和認可。“種到”一詞,使文題耐人尋味,設下懸念,

激起讀者的興趣,同時也含蓄地表達了“小人物”的平凡工作也能造就成輝煌的業績這一大主題。

(三)、小結:歸納中心

本通訊通過報道小人物王果香種樹“種到”聯合國的事跡,表現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大主題:在沙漠化日益嚴重

的今天,植樹造林,迫在眉睫,誰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誰將得到全世界的贊揚,永載史冊。

我們要向王果香學習,把植樹造林看成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業,提高認識,自學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

存的土地。

說明植樹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態,是關系人類命運的大問題,必須把這種認識變成全民性的自覺行動。

(四)、完成目標三。

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本文語言通俗、活潑、散發出泥土氣息的特點。試舉例說明。

“別看是喜事,姐妹們還不無擔憂,叮囑道:‘日內瓦那么遠,可別走丟了!’”

分析:這是一句打趣調侃的話,語言活潑、散發著鄉村泥土氣息,在幽默風趣的話語里體現了鄉親們對王果

香的關愛。

(五)、小結:

本文語言很有特點,十分口語化。它用的是老百姓的口頭語,生動、活潑、形象,散發著泥土氣息。

四、總結本文中主題及語言特色。讓學生表述。

五、作業: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鞏固所學內容。

          2、給王果香寫一封信,談談你對保護生態的看法。

 作者郵箱: xyzy2828@vip.sina.com

[種樹種到聯合國(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八年級生物《從種到界》教案

2.關于種樹教案

3.種樹教學課件

4.種樹日記300字

5.《種樹老人》閱讀答案

6.《種樹郭橐駝傳》優質教案

7.猴子種樹教學課件

8.種樹郭橐駝傳翻譯

9.種樹郭橐駝傳教案

10.《種樹郭橐駝傳》原文及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