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吃面包嗎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今天的區角游戲時間,泊然在教室里四處晃悠,先到積木區看看,接著又去了藝術區,最后來到了家庭區。他來到娃娃的床前,悠悠在給娃娃穿衣服,泊然站在邊上看了一會,離開小床走到微波爐前,自言自語地說:“今天烤點面包給寶寶吧。”
他在柜子上四處尋找了一會,轉身走向推車,推著推車到了積木區。泊然直接走到積木區放小方木磚的柜子處,將木磚放進推車,放了滿滿一車積木后,他又推著推車回到了家庭區,然后將方磚一個一個放進微波爐,關上微波爐的小門,在操作板上按動了幾下。
他取出碗一個一個擺在桌子上,然后打開微波爐把方磚一個個放進碗里,抬頭對我說:“老師,你要吃面包嗎?”
我們把教室里最核心的“黃金空間”給了孩子最喜歡的積木區和家庭區,并且在區域之間通過多條通道和低矮通透的柜子保持了開放與暢通,方便讓孩子看到并自由自主地選擇自己想玩的材料,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游戲意圖。正如泊然,用積木區的“小磚”在家庭區完成了給寶寶烤面包的游戲意圖,試想如果游戲區域是封閉的,區域之間是不可流動的,功能化的,可能今天這個游戲就不會產生了。
點評:如何提高孩子的游戲水平?其中一個重要的策略就是支持孩子的區角流動。海森高環境創設的核心之一是打破區角功能化,如同超市的貨架,區角僅僅是材料分類存放的地方。積木區和家庭區占據的空間最大,這兩個區通常會相鄰,因為孩子在這兩個區之間的流動是最頻繁的。正如案例中所描述,開放的通道和低矮的柜子以及對區角功能化限制的取消,支持了幼兒自由出入區角、方便取放不同區角的材料進行游戲,實現自己的意圖。孩子真正成為了游戲的主人,在游戲里主動學習。
過去我們常常會提供很多高結構的游戲材料,無法支持不同發展水平孩子的游戲需要,容易讓孩子很快產生厭倦或者挫敗感。而主動學習環境中有豐富的“開放性”材料,比如:積木、紙筒、繩子、沙……孩子們可以把它們變成任何需要的物品。泊然把積木變成“面包”,當然,也可以在他需要遙控器的時候,把積木變成遙控器,總之,低結構開放性材料給了孩子很多想象創造的空間,材料為孩子的意圖服務。
點評:我們觀察泊然先是在教室里四處晃悠,最后進入家庭區產生給娃娃烤面包的意圖。如果能夠借鑒海森高的計劃環節,支持幼兒在入區前就能夠嘗試學習表達并形成自己的游戲意圖,包括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將會帶來幼兒更大的發展。
【你想吃面包嗎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特殊的面包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26
你想幫助別人嗎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30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你的頭是圓的嗎?11-29
孫悟空是動物嗎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24
老師,明天還唱歌嗎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26
隨筆:你想要的幸福05-09
面包可數嗎09-05
驚喜面包隨筆02-08
立夏吃蛋教育隨筆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