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源電站壩區施工期安全監測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在緬甸密松其培電源電站施工中,根據該項目壩區地形地質條件及自身特點,通過合理布設監測網絡,選擇邊坡、洞室圍巖等主要危險源并對其進行施工期穩定性監控,有的放矢,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供類似的山區徑流式電站施工安全監測參考借鑒。
[關鍵詞]電源電站;施工期;安全監測;緬甸
1工程概況
緬甸密松其培電源電站為引水式水電站,工程由重力式大壩、發電引水系統和電站廠房等組成。大壩正常蓄水位740m,最大壩高47.5m,壩址多年平均流量40.1m3/s,電站裝機容量99MW。壩址區兩岸山體寬厚,地形陡峻,坡度約30°~50°,左、右岸坡頂高程大于1000m,相對高差大于300m,呈“V”型河谷,大小沖溝發育。壩址區巖體受河流切割影響,卸荷裂隙發育,育有4處危巖體。導流洞布置在左岸,洞長264.42m,斷面型式為城門洞形,斷面尺寸為4m×5m(寬×高),主要為三類圍巖。導流洞進口處育有2號危巖體。引水洞布置在左岸,洞長約11.22km,斷面型式為馬蹄形,斷面尺寸4.15m×3.90m~5.3m×5.2m(高×寬),主要為三類圍巖。本項目監測包括施工期安全監測和永久監測。施工期安全監測重點部位主要包括大壩邊坡變形監測,導流洞、引水洞洞室收斂變形監測,導流洞進口2號危巖體收斂變形監測,具體監測項目及工程量見表1。
2監測儀器的埋設及監測方法
2.1大壩邊坡變形監測儀器的埋設及監測方法
大壩左右岸邊坡變形監測共埋設7個監測墩,J1-J4布置在右岸El.783,El.793,El.803,El.813m各級馬道,J5-J7布置在左岸El.805,El.790,El.775m各級馬道。JB1,JB2基準監測墩布置在管理營地及左岸上壩公路。平面控制基準點、工作基準點建造具有強制歸心標盤的混凝土標墩,墩頂部均埋設不銹鋼標盤。監測基點進行校測后,采用邊角前方交會,用監測基點對監測點進行監測,角度監測六個測回,距離正倒鏡各監測2次,然后根據規范,記錄各次監測值,分析監測點位移趨勢以及位移量。監測周期:1次/10d~1次/1月,汛期應適當加密監測。
2.2引水洞、導流洞洞室及2號危巖體儀器的埋設及監測方法
根據引水洞洞身圍巖的分類及圍巖的實際分布情況,開挖時布置了16個監測斷面,樁號分別為0+20.00,0+7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400.00,0+500.00,0+610.00,0+700.00,0+800.00,0+900.00,0+1000.00,0+1100.00,0+1200.00,0+1230.00m。根據導流洞洞身圍巖的分類及圍巖的實際分布情況,開挖時布置了3個變形監測斷面,樁號分別為0+050.00、0+285.00、0+272.00m。引水洞、導流洞洞室變形監測埋設方法見圖1……引水洞、導流洞洞室變形監測計算方法如下:△C=Lc-Lct,Lc=(a)2+b2-c2/2a,Lct=(a)2t+b2t-c2t/2at(1)△B=Lb-Lbt,Lh=a-Lc,Lbt=at-Lct(2)△A=h-ht,h=c2-L2b,ht=c2t-L2bt(3)式中:△A,△B,△C——A,B,C測點的位移,mm;a,at——B,C兩測點基線初始長度的基準值和t時刻的測值,mm;b,bt——A,C兩測點基線初始長度的基準值和t時刻的測值,mm;c,ct——A,B兩測點基線初始長度的基準值和t時刻的測值,mm;Lb——B,D兩點初始長度值,mm;Lbt——Bt,D兩點t時刻的長度值,mm;Lc——C,D兩點初始長度值,mm;Lct——Ct,D兩點t時刻的長度值,mm;h——A,D兩點初始長度值,mm;ht——At,D兩點t時刻的長度值,mm。收斂變形監測使用儀器為JSSA30型數顯收斂計。收斂值主要由收斂樁及收斂鋼尺聯合進行監測。收斂樁為鐵制金屬膨脹鉤,布置在圍巖上,待水泥砂漿達到強度后,進行原始數據采集作為該斷面收斂監測的初始值,隨后按頻次監測要求進行正常監測。導流洞進口EL747m以上正面邊坡布置1個監測斷面,樁號0+029.50,EL.760.202m;左側邊坡2號危巖體布置了3個監測斷面,分別為樁號0+009.22,EL.750.293m,樁號0+028.40,EL.764.507m,樁號0+029.10,EL.770.435m。邊坡及2號危巖體采用相對位移法進行變形監測。
3監測與成果分析
3.1大壩邊坡變形監測與成果分析
自2009年06月12日來,項目部對左右岸邊坡5個變形監測點按照相關技術要求進行了監測,各點變化趨勢圖均已得出,以J4點為例,形變如圖2。圖2中,X值方向為壩軸線方向,Y值方向為垂直與壩軸線方向,Z表示高程。2009年6月12日X,Y,Z對應的刻度值5,10,15表示3個量的初始值,后續每個監測日X,Y,Z對應的刻度值與初始值比較得出形變量。由J1~J5數據形變量趨勢分析,各點平面位置相對初始值最大校差為5mm;各點高程位置相對初始值最大校差為4.6mm。大壩所有監測數據最大校差小于5mm,其校差可視為監測誤差,各監測點較為穩定,無形變趨勢。
3.2引水洞、導流洞洞室及2號危巖體變形監測與成果分析
3.2.1進口邊坡及2號危巖體自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項目部對導流洞進口EL.747m以上正面邊坡1個斷面,按照相關技術要求進行了監測,監測斷面顯示巖體最大變化量在0.03mm,在允許的范圍內,說明導流洞進口及洞室開挖爆破時對巖體的擾動較小。自2009年2—6月,項目部對導流洞進口左側邊坡2號危巖體3個監測斷面按照要求進行了監測,監測斷面顯示巖體變形分別為0.14,0.07,0.10mm,也在允許的范圍內。3.2.2導流洞洞室自2009年2—4月,項目部對導流洞洞室共3個斷面進行了監測,現以1斷面0+50m為例,位移變形關系如圖3,位移變形速率如圖4。通過導流洞洞室3個監測斷面監測資料分析,前期洞室變形速率最大值為0.09mm/d,后期變形基本平穩,最大位移量為0.08mm/d,經支護后的圍巖穩定性較好,滿足洞室施工要求。正值表示收斂,監測時出現負值的原因是由于監測誤差及計算公式假定條件引起。3.2.3引水洞洞室自2009年2—4月,項目部對引水洞洞室進行了監測,斷面位移變形關系曲線、斷面位移變形率曲線與導流洞洞室監測圖類似。引水洞洞室16個監測斷面監測成果表明,收斂量均在規范要求以內,頂拱最大變形值出現在0+20.0m(1斷面),變形值為0.77mm,后期測值平穩,變形速率最大值為0.08mm/d;左邊最大變形值出現在0+200m(4斷面),變形值為0.44mm,變形速率最大值為0.07mm/d;右邊最大變形值出現在0+70m(2斷面),變形值為0.94mm,變形速率最大值為0.11mm/d。前期圍巖變形主要是因爆破過程中巖石被擾動所造成的。
4結語
水電工程大部分位于深山峽谷中,工程的特殊地理位置、復雜程度決定了其施工中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國家規程將安全施工設為水電工程質量評定的重要指標,因此,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簽訂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各單位每年的重點工作任務。施工期安全監測是保證現場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根據工程特性做好施工期安全監測規劃,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控制,確保安全同時又節約成本,是項目應該思考的課題。在緬甸密松其培電源電站施工中,首先根據項目的特點、施工時段在諸多危險區(如還有其它的1號、3號、4號危巖體等)中選擇需要重點監控的部位,大壩邊坡、導流洞、2號危巖體及引水洞,然后根據這些部位的地形地質條件、施工影響及永久監測的需要綜合規劃布設施工期監測網,選擇重要部位的危險區埋設監測點,對施工期主要危險源進行狀態控制,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供類似的山區徑流式電站施工安全監測參考借鑒。
【電源電站壩區施工期安全監測技術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變壓器在線監測技術的論文08-03
生態護坡技術分析論文04-08
食品安全監測分析報告(精選11篇)07-11
濟南市居住區規劃分析論文02-21
電源技術崗位職責01-13
地區環境監測報告分析06-18
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分析報告04-20
聯想的PEST分析論文08-30
小班區角觀察記錄與分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