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研究論文

時間:2021-04-14 17:37:23 論文 我要投稿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研究論文

  摘要:旨在探討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以河南省為例,基于縣級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成果,建立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并對該數據庫建設流程進行了介紹。建立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可以更好地實現河南省對全省農村集體所有權調查成果的集中管理。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研究論文

  關鍵詞: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

  0引言

  根據《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實施方案》,河南省現已全面展開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目前全省縣級所有權調查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工作安排,河南省將對全省成果進行匯總,同時建設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下面我們就以河南省為例探討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的流程。

  1技術路線

  1.1主要技術指標

  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的比例尺為1∶10000,平面坐標系統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標準分幅圖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3°分帶。集體土地所有權地籍圖采用標準分幅[1],其編號、名稱與第二次全省土地調查1∶10000標準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保持一致。

  1.2技術路線

  縣級集體土地數據庫管理系統輸出的縣級成果,通過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質量核查軟件(簡稱“質檢軟件”)的檢查和市級核查之后再經過數據整合流程得到滿足省級入庫標準的數據成果。將處理后的縣級數據成果利用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管理系統再次進行數據檢查,無誤后即可通過單個或批量入庫,最終形成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具體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2數據庫建設準備工作

  2.1接收數據源

  數據源是接收到的上級統一下發的縣級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成果,主要包括表格成果、地籍檔案資料、數據庫成果、圖件成果、文字成果、影像數據、其他資料等。

  2.2整合數據

  數據整合是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建庫的工作重點,主要從矢量數據、元數據和其他數據三個方面對縣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的成果進行整合處理。

  2.2.1矢量數據整合

  1)獲取縣級成果數據從省國土資源廳地籍處獲取各縣級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的成果。2)數據檢查河南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的原始資料是全省159個縣區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調查成果,以縣區為單位,縣級數據成果的準確、完整是數據整合工作的重點,關系到整個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的建設,影響到數據庫的逐級匯總,因此,在數據整合前,需要對縣級數據成果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表格成果、地籍檔案資料、數據庫成果、圖件成果、文字成果、影像數據、其他資料等,檢查方式是利用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質量檢查軟件對縣級數據庫成果進行整體檢查。主要檢查內容為:數學基礎是否正確、圖層及各種擴展屬性表是否完整、空間數據拓撲關系是否正確、空間數據的屬性結構是否符合《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標準》[2]、數據庫中各圖層要素中的面積、長度等計算是否準確等。在質檢軟件中提供了對數據拓撲容限設置的功能,由于同樣的數據在不同的拓撲容差下檢查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為了使同一數據各級檢查的檢查結果統一,規定檢查的拓撲容限為(Tolerance)為0.001m,設定數據集的精度(Resolution)為容差的1/2(0.0005m)。對提交的縣級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進行質量檢查,經過對全省159個縣區數據庫的質量檢查,發現數據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拓撲一致性檢查中存在界址線要素相互重疊、圖層缺失(主要是地籍檔案、權利人、權屬來源證明、權屬審批、權屬調查、申請登記、柵格數據、注冊登記等)、集體土地所有權宗地基本情況表(Excel)屬性內容與數據庫中宗地屬性不一致等。3)數據接邊在接邊過程中保證接邊后同一數據圖形分層及屬性結構、屬性值保持一致;保證接邊后相鄰轄區無縫隙、無重疊;接邊后數據要素分層應嚴格按照《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標準》要求。同時保證接邊后數據的無拓撲錯誤;接邊后實體的圖上點位誤差不超過圖上0.1mm。從數據接邊的檢查結果來看,接邊中的壓蓋漏縫現象比較多,對全省數據的逐級匯總影響比較嚴重,在實際工作中采取劃定工作界的形式來進行,劃定的工作界只作為面積統計使用,不作為權屬處理的依據,工作界劃定的規則如下:①對于相鄰縣區接邊中存在的壓蓋漏縫范圍大于數據庫容差范圍的,要求在數據庫中新增圖層ZD_GZJ(宗地_工作界),ZD_GZJ的屬性結構可以參考《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標準》中的ZD屬性結構設置,選取ZD層的部分字段作為ZD_GZJ的字段,并賦予相應的屬性和注解。選擇合適位置劃定工作界,將去除重疊,填補空洞后的宗地_工作界層作為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匯總中面積統計的依據,對于此次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面積匯總中縣區面積之和與縣級數據庫提交的成果中面積不一致的情況,編寫××縣(區)集體土地所有權面積匯總差異說明,內容主要包括差異情況,差異原因等。②對于空洞面積大于該縣區最小地籍子區面積的地塊,作為缺少數據,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地籍處,請各縣區數據提交完整后重新上交。③對于縣區接邊處存在的空洞,參照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行政界線在相應的縣區新增宗地,并在宗地_工作界層對新增宗地進行詳細的描述。④對于縣級數據接邊中存在的重疊地塊,在劃定工作界的工程中,參照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行政界線,將重疊地塊的面積計入其中的一個縣區,在另一個縣區統計面積時則不再計入。4)數據格式轉換(PGDB)原始數據提交的形式主要有VCT、shp、mdb三種形式,在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中入庫采用的mdb格式,因此,要進行數據格式轉換。①數據格式轉換通過ArCatalog新建一個空的MDB數據庫,數據坐標系統與原始數據坐標系統相一致,然后通過ArcCatalog中的“import”將各縣區原格式數據中各圖層導入到MDB數據庫中。②擴展屬性導入:通過MicrosoftAcess中的“外部數據”中的“dBASE”數據導入方式導入數據庫標準中的8張擴展屬性表,分別為:SGSJ、ZD_DJDA、ZD_QLR、ZD_QSDC、ZD_QSSP、ZD_SQDJ、ZD_ZCDJ、ZD_QSLYZM。其中,擴展屬性表ZD_QSLYZM由于名字太長,導致無法通過MicrosoftAcess導入到數據庫中,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在ArcCatalog中新建Table導入數據。5)投影轉換由于河南省范圍內的159個縣區橫跨37、38、39度帶,在入庫過程中,平面坐標的數據存在投影跨帶的問題,因此,將質量檢查的MDB格式數據投影轉換為經緯度坐標數據可以避免此問題,可以利用ArcGIS平臺中的投影轉換工具Project命令進行投影轉換。

  2.2.2元數據整合

  各縣區成果中的元數據[3-4]不完整,部分縣區的元數據命名不正確,內容為空,對于元數據內容完整的縣區,首先確認相應元數據內容是否和矢量數據保持一致,描述是否正確。對于缺少元數據或者元數據不完整的縣區,按照數據庫標準[2]補充元數據文件。

  3數據庫建設

  3.1數據入庫

  數據入庫包括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成果(矢量)和地籍檔案兩部分的入庫,包含檢查、預處理、入庫三個步驟,整個入庫過程采用流程化管理。同時,為了掌握入庫的情況還進行了有效的統計。1)入庫檢查由于數據經過整合,需要對整合后數據進行入庫前的質量檢查,重點檢查數據的規范性以及是否滿足入庫要求。質檢內容主要包括數據質量檢查和整合內容檢查。檢查出的數據錯誤及處理辦法為:①由于原始數據本身造成的數據錯誤,如屬性值域范圍不正確等,提交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協調處理。②在數據整合過程中,由于整合錯誤導致的數據錯誤,如空間參考錯誤等問題,需要退回數據整合單位,重新整合處理。數據入庫前要通過管理軟件中質檢模塊的檢查,入庫前的數據以縣區為單位進行檢查,檢查通過的數據才能入庫,檢查不通過的數據返回重新整改。2)入庫模式完成矢量數據預處理和質量檢查后,即可進行矢量數據入庫。河南省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入庫方式采用“整合完一批入庫一批”的`方式。

  3.2數據庫建設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解決方案

  1)對于縣級數據接邊中存在的大片重疊地塊,在劃定工作界的工程中,參照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行政界線,將重疊地塊的面積計入其中的一個縣區,在另一個縣區統計面積時則不再計入。2)對于相鄰縣區接邊處面積的空洞,參照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行政界線在相應的縣區新增宗地,并在宗地_工作界層的屬性表中對該宗土地的來源進行詳細描述。縣區間數據接邊完成后,對數據庫中的宗地_工作界層進行橢球面積維護,并分析該縣區劃定工作界前后總面積的變化。3)縣級提交的數據成果中,有些以高新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命名的數據庫文件組織形式,其行政代碼并不在河南省現有的159個縣區范圍內,在數據入庫過程中依然按照原開發區所屬的縣區行政代碼進行數據追加入庫。

  4結束語

  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項目是一項數據量大、技術要求嚴格、工作量繁重的系統工程。河南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工程起點高、技術新、科技含量高、工作難度大。在省國土資源廳地籍處的領導與大力支持下,通過精心組織,認真施工,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獲取了大量的技術成果。本文對省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及相關軟件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為今后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王世元.在全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J].國土資源通訊,2011(18):16-17.

  [2]張書波,高云.科學構建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動態管理土地登記信息[J].國土資源,2013(1):28-30.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TD/T1016-2007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TD/T1016-2007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5]侯樹兵,李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地藉調查探討[J].測繪工程,2014,23(5):46-50.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建設流程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集體土地的流轉難點研究論文11-04

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的法人化研究論文10-29

確權登記農村集體土地論文05-24

農村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論文10-05

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的實踐研究論文11-03

國家法信仰與新農村建設研究論文11-03

農村水資源匱乏地區的水利建設研究論文11-03

低碳新農村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論文10-25

農村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研究論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