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基礎對持續發展科學農業的重要作用的論文
1 土肥基礎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土地管理逐漸被人們重視,但農業規劃以及土肥方面有所欠缺,不僅在經濟方面投資減少,研究的力度也在下降,對于土肥基礎的內涵重視不足,下文介紹土肥基礎的特征以及存在的意義。
1.1 土肥基礎的特征
土肥基礎是量性的,從土地面積的角度出發,土肥基礎是有一定土地面積的,在一定面積的基礎上去完善土地結構,從生態平衡的角度提高土地養殖農作物的質量和效率,從生態的角度維護農作物的環境質量、生態平衡,確保土地的農作物培養十分的肥沃,土壤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提高農作物的生產質量[1]。如果農作物種植的土地缺乏可持續發展性及充足的肥料,農作物的生長也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農業生產需要土肥做基礎,也需要土肥進行農作物養殖的整體性以及協調性的整合,對土地農作物的種植進行全部因素的收集與調查研究,為農作物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創造優質的生長條件。
1.2 土肥基礎對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農業土地管理的過程中,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營業物質,其中的有機碳量達到了生物圈的總碳量的75%,碳元素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農作物的健康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土壤基礎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使用土肥基礎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結構,使得農作物種植內的土壤的含量大大的提高,進而使得土壤內的碳匯容量大大提高,一旦土壤內的碳匯容量提高,會減少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化肥的使用,降低農作物培育的成本以及農業生產的成本,如果沒有合理的應用土肥基礎,會降低土壤結構的保肥能力,使得土壤逐漸變貧瘠,甚至無法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造成農業生產的質量大大降低。
1.3 土肥基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含義
土肥基礎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推進了農業生產的科學發展,土肥基礎的應用處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觀點,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生長需求調制不同的測土配方,根據土地的生長需求進行農作物的田間試驗,科學的考慮農作物的生長要求和作物施肥規律,確保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得到充足的肥料支持,尤其是土肥基礎確保土壤內含有的氮磷鉀肥料的數量和配比是符合作物生長要求的,由此可見,土肥基礎的科學應用能夠確保農作物在生長時得到最好的“土”和最佳的“肥”,土肥基礎在一定意義上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產量、經濟效益,降低了農作物的生產成本,確保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強化土肥基礎在農業發展中的措施
土肥基礎在農業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農業規劃以及管理,如果在使用土肥基礎的過程中忽視了土地的保護,會對土地的規劃及農作物的生長帶來消極影響。在應用土肥基礎時,不僅僅是簡單的肥料或者是土地,而是包含了土地內的一個整個生態系統,如各種小動物、微生物菌群、粘粒、空氣、熱量、水分和植物等有機物,土肥基礎應當從一個整體的角度出發,科學應用整個土肥基礎,避免土肥基礎使用不當產生的消極影響。
2.1 健全及土肥基礎內的化肥結構,提高土肥基礎內化肥的利用效率
為了確保土肥基礎的應用效果,要求在優化土肥基礎結構時,從化肥的角度出發,確保土肥基礎的質量,實現土肥基礎應用的“高濃、復合、專用”的目標,為此,在選用土肥基礎結構時,研究人員應當從農業市場的需求角度出發,對農作物的生長所需要的化肥進行深度調研,在與農民進行深入交流后,從宏觀角度調控農作物的生長,為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帶來合適的施肥品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3]。
2.2 在土肥基礎培養的過程中增大有機肥料的占比,提高農作物產量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食物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生活中推崇健康生活的概念,在農作物培養的過程中對于有機化肥的要求很高,為了提高綠色植物的生產質量以及生產效率,在研究土肥基礎時,應當提高有機化肥的占比,在使用土肥基礎的時候使用綠肥、養禽基肥及農家肥,為了降低農作物生產的成本,利用農作物的秸稈進行二次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土肥的.養分,降低農作物生產的成本。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惡劣,土肥基礎中使用水田綠肥及一些豆科綠肥能夠保障就農作物在惡劣的冬季得到最好的土壤養分,實現茁長的成長。不僅如此,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沼肥的科學利用對于保持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具有積極意義,沼肥不僅優化了農村新能源的建設,保障了農作物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沼氣產生的沼渣及沼液助于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優良的農作物生長養分。
2.3 提高土肥基礎研究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土肥基礎的質量
土肥基礎在培養時,應由專業的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做好土肥工作的研究和應用,在農作物種植時,定期對農作物種植的土壤的營養進行確認和診斷,使農民在種植農作物時得到正確的指導。為此,土肥基礎的研究人員在日常工作時,應當定期加強對農作物耕地的營養診斷,從農作物生長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合理的施肥計劃,為農作物成長制定優良的施肥計劃,實現優質的土肥基礎以及土壤結構。此外,土肥基礎人員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組建專業的、高素質的土肥管理隊伍,為農作物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4]。
3 結語
在當今時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日常的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民及相關的研究人員要認識到土肥基礎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以及重要性。在研究過程中,確保土肥基礎能夠實現土壤內的養分均衡,符合農作物的生長成長需求。在進行土肥基礎研究時,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從農業生態系統的角度出發,優化土肥基礎的產品結構,協調農作物生長的因素協調,避免土壤結構不健康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的影響,提出切實可行的農業生產建議,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實現高速的農業經濟發展,提高土地管理及耕地管理的效率,為人類社會的生活質量提高及人類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彩霞.土肥基礎對發展農業的重要作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4(2):242.
[2]徐志平.切實加強土肥基礎建設促進海西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J].福建農業,2008(3):8-9.
[3]吳自勤,李敏,武翻江.土壤肥料是農業持續發展的基礎[J].甘肅農業,1996(5):26-28.
[4]劉和剛.做好土肥基礎工作增強土肥服務功能[J].云南農業,2003(10):13.
【土肥基礎對持續發展科學農業的重要作用的論文】相關文章:
農業可持續發展論文05-06
可持續發展有機農業論文02-08
農業局土肥站半年工作的總結05-30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運用論文05-06
農業局土肥站半年的工作總結09-02
農業局土肥站年終工作總結11-16
農業科技園持續發展舉措論文11-03
小議農機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促進論文02-07
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論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