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PBL教學模式在心理學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時間:2021-06-20 10:04:29 論文 我要投稿

PBL教學模式在心理學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由于心理學的社會科學屬性,課程中涉及的應用類內容較多,如消費、管理、咨詢等課程。以往在教學中所采用的是以學科為基礎的傳統授課模式,雖然可以傳授完整的知識框架,并形成規范的課程計劃,但在以培養應用型心理學人才為教學口標時,存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差等問題。近年來,國內外相繼開展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教學改革,以期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

PBL教學模式在心理學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論文

  一、PBL教學模式的內涵

  PBL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后來逐步擴展到包括教育學院、商學院、醫學院等學科的教學。該模式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重難點要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以實現教學口標。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需要學生主動學習,并進行小組合作、討論與溝通,進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筆者在心理學應用類課程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模式,并進行實踐探索,發現雖然PBL教學模式存在上述優點,但在實踐應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進而影響各課程教學口標的有效實現。因此,在后期探索過程中,形成了改良式的PBL模式。本文就這一教學實踐過程和改良模式作以論述。

  二、PBL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而臨的困境

  (一)教師教學任務加重

  PBL教學中,教師對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把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需要掌握教學大綱,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問題。在課堂討論中會涉及其他多個學科的知識,需要教師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PBL采用的小班授課決定了教學學時數的增加。因此,從教學案例的設計,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提高,教學量增加等方而,都需要教師付出更大的精力和努力,才能滿足PBL教學的需要。

  (二)教學任務增加,學時少

  PBL教學在其創辦地加拿大McMast大學實施的做法是:取消上課,以自學為主,7名學生與一位導師組成小組,以問題為基礎,采取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問。這種方式在提出問題后,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思維實踐,以達到調動全體學生思維的口標,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討論總結。進而PBL教學需要的時間一般是傳統教學的2-3倍,出現了教學任務和教學課程時數之間的矛盾。

  (三)學生接受程度兩極分化

  大學課程內容所需的思維方式與中學不同,在PBL教學中,表現尤其明顯,學生之間表現的差異較大。大部分學生能夠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正確應對查找資料的課外任務。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收集資料和課程討論時主動性差,缺乏學習熱情,只注重知識記憶,忽視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PBL教學的效果。

  (四)教學考核方式不合理

  PBL教學的效果評估,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對照班的實踐教學中.筆者曾嘗試采用兩種評估方式一種保持原有傳統知識點和知識框架考核;另一種嘗試從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程度考核。但從實際評估效果看,這兩種方式都不理想。按原有傳統教學進行的知識點考試,無法與PBL教學模式匹配,教學內容和效果都無法體現,使學生對PBL模式有排斥;而從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考核,雖能凸顯PBL教學優勢,但學生的.專業化知識無法充分體現,且過細過多的打分內容也不利于正常教學的開展。

  三、完善PBL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縮小PBL教學比例,整合傳統教學法

  PBL教學過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和討論。而現實教學情況是普遍壓縮教學時間,所以,很難保證在規定的教學時限內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筆者認為在現有教學情況下,必須將原有的傳統教學法與PBL教學相結合,以傳統教學為主,配以PBL教學的方式進行,一般約為4.,到3.,的比例。PBL教學可以作為討論課存在,也可以作為輔助教學環節實施。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模式的結合既保證了學生具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又保障了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問題情境,解決問題。

  (二)擴展PBL教學時間,注重課前準備

  由于課程內教學時間有限,我們將課程的很多準備工作放在了課外時間進行。首先,在課程開課之初,向學生介紹課程的意義和學習口標,講解PBL教學模式;然后對學生分組,告知學生討論課的預定題口,以使學生盡快適應PBL教學模式,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后,在每次PBL討論課前一周,與學生確認討論題口及分析所需準備的材料,提醒學生收集相關資料,有效保障PBL教學容量和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濃縮教學環節,選取經典案例

  PBL教學過程包括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討論假設、總結等五個環節。在正式的PBL教學過程中,必須合理設置教學環節,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滿足實際教學學時要求。因此,我們將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小組分組等內容在課前布置完成,而在課堂上,重申問題后直接進入課堂討論與總結。在討論過程中,選取精干的小型案例。選取的典型小型案例需要具有知識性、啟發性、時效性和實踐性的特征,要求可以在一堂課內解決問題。之所以選取小型案例,因為問題過大,內容過于寬泛,學生收集資料時口標不明確,在討論過程中難以深入探討。而這種案例選取模式有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資料,討論比較充分,再配以教師的資料補充,能夠形成比較系統和完整的知識背景,促進了學生發言,培養了學生分析材料的思辨能力。同時,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學習熱情被激發,能夠主動學習。

  (四)實施小班教學,開展小組討論

  為了保證PBL教學效果和教師的有效監管,PBL教學以小班教學為主,課堂討論以小組形式開展。全班一般分為4-5個小組,每小組約5人。小組劃分在課程開始之前完成,整個課程進行中基本不變。這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合作程度,方便進行考核評價。同時,允許個別學生根據討論內容改換小組_但從實際操作看_很少有學生變動。

  小組討論過程包括組內討論和組間討論。討論題口分成兩類:一類是各組討論相同的題口,形成組內方案,再在組間討論出一個最佳方案,促進學生思考的深度;另一類是圍繞主題,各組間站在不同角色立場上,分別提出應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激發學生的思考廣度。在正式課堂討論時,教師重申問題情境及背景,組內小組成員根據課前的資料收集情況進行自行討論,然后進行組間討論,也可以根據情況再次組織組內討論,通過組內和組間討論交互的形式,各組內逐漸形成一致的問題解決方案,最后各小組各推選一名成員分別進行匯報。而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不斷巡視各小組,引導討論方向和控制討論進程,但整個討論過程中盡量不打擾學生的自行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由匯報人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解決學生遺留問題,為各小組打分。

  PBL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非常重要。我們在心理學應用類課程的教學中,根據PBL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PBL教學進行了改良。通過將傳統教學和PBL教學結合,縮小PBL教學所占比例,引入分組討論方案等方式,使改良的PBL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具體數據另文論述)。今后將繼續在案例編寫系統化和教學考核等方而進行探索,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PBL教學模式在心理學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PBL教學模式在FLASH動畫設計課程中的實踐探索論文09-11

探討學前心理學教學中PBL模式的應用論文09-14

對商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論文09-04

探析大學體育俱樂部中的PBL教學模式的論文07-25

智能控制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6-20

有關傳統教學和PBL模式的論文07-31

關于生物工程專業實驗體系中PBL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論文07-26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7-25

警察體能課程教學訓練模式研究論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