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個人理財的論文

時間:2021-04-11 14:08:23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個人理財的論文

  理財,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學會理財,也即懂得怎么更好的處理自己的資金,下面是關于個人理財的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個人理財的論文

  關于個人理財的論文

  一、網上借貸業(yè)務

  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和意愿的人群。P2P網貸平臺整合了搜索引擎、社交網絡、信息處理和云計算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克服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達成點對點的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在該類業(yè)務中,借款項目的收益完全由市場決定,由平臺運營方或第三方機構負責提供擔保,多個資金出借人可共同分擔一筆借款項目的額度,以此分散風險、共享收益。截至2013年上半年,以人人貸、拍拍貸為代表的P2P網貸平臺,已近400家,網貸平臺上成交規(guī)模或可達到600億元。

  二、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帶來了沖擊和替代

  個人理財業(yè)務,又稱財富管理業(yè)務,是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分析客戶自身財務狀況,通過了解和發(fā)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財務管理目標和計劃,并幫助選擇金融產品以實現客戶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是商業(yè)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而如今,互聯網金融以其“關注用戶體驗”、“致力界面友好”的設計理念、獨特的經營模式和迅猛的價值創(chuàng)造方式,對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傳統的經營模式形成直接沖擊甚至替代。

  (一)銀行支付功能日益邊緣化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中國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yè)。在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yè)中,包括了阿里巴巴、騰訊、盛大、百度和EBay等互聯網巨頭,在2012年度3.66萬億的互聯網支付規(guī)模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企業(yè)就占據了69.2%的份額①。目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業(yè)務也已經能夠實現個人客戶的收付款、轉賬匯款、水電煤代繳、保險理財購買、繳納學費等日常支付結算服務,對商業(yè)銀行的支付功能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這種替代主要體現為:在線上,網上支付市場被支付寶、財付通等網絡公司所占據,銀行開展網上支付業(yè)務往往不得不依賴于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渠道;在線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個人支付業(yè)務紛紛“觸網”,支持網上支付,繼而又被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線上支付所取代。銀行傳統的通過網銀、USB-Key進行認證支付、轉賬的功能日趨被冷落。

  (二)加快儲蓄存款利率市場化進程互聯網余額理財模式的出現,將貨幣基金的投資價值、流動性、支付功能與用戶體驗立體結合,既滿足了個人客戶的對流動性和支付便利性的需求,又提供了高于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的收益,給銀行儲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如上表可見,雖然從產品性質上而言,互聯網余額理財產品掛鉤于貨幣基金,與銀行儲蓄存款類產品沒有可比性,但從其產品的變現能力、支付功能和風險等級上看,已與儲蓄存款差別不大。個人客戶從實用性角度出發(fā),當然偏向選擇功能趨同、風險相近但收益率更高的“余額寶”“、活期寶”產品。由于國家對存款利率的控制和銀行自身對存款利差的依賴,商業(yè)銀行之前并沒有動力調整利率或開發(fā)類似的個人現金管理賬戶或產品。但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理財業(yè)務的日趨成熟和互聯網商業(yè)生態(tài)的日益完善,在支付習慣和巨大利差的吸引下,會誘使越來越多的個人客戶選擇將存款從銀行搬離,導致銀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和大量流失現象。這將迫使銀行不得不主動尋求開放存款利率控制以及提高存款利率等途徑,有利于加快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也對銀行未來的資產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銀行間個人理財產品競爭更加激烈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還帶來了銀行間理財產品的競爭加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基礎是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其強調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yè)務的深度整合,以客戶體驗為根本訴求,而需求響應、期限匹配、管理等業(yè)務流程被大大簡化。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將不再遵照原有的自主推介銷售的模式,而是逐步轉向第三方銷售平臺的自助性銷售模式,對于一些同質化程度較高的中低端理財產品,個人客戶可以不再通過銀行進行了解、選擇、購買,而是在第三方網站上對所有銀行發(fā)售的所有同類產品直接搜索、比價(比較收益率),并完成購買。這種銷售模式上的改變將使得銀行對個人客戶的`影響力減弱,銀行之間的競爭增加,銷售成本提升。

  (四)銀行個人客戶跨行業(yè)分流加速客戶是銀行各項業(yè)務的基礎,個人理財業(yè)務就是基于銀行對客戶信息和財務狀況的分析,為客戶提供符合其收益需求和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不斷成熟完善,銀行將不再是個人客戶辦理理財業(yè)務的首要選擇,也將不再是提供理財產品的主要機構。目前,一些平臺化的大型互聯網企業(yè)已經可以依托自有客戶信息數據和行為數據來分析判斷客戶的消費習慣和理財需求,如再能整合現有互聯網理財業(yè)務和產品、P2P網貸業(yè)務,建立金融產品數據庫,則完全可以為個人客戶建立獨有的理財數據模型,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方案。這將使銀行失去對客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并顛覆現有銀行理財管理體系。

  三、銀行個人理財業(yè)務的應對措施

  (一)增強業(yè)務創(chuàng)新研究,提升傳統業(yè)務生命力活期存款因為其變現快、無風險,被視為個人日常備用支付資金,用于零星小額的支付或周期性繳費之用(如還信用卡、交水電費等)。客戶選擇“余額寶”類理財產品,就是因為其不僅擁有以上功能特點,還較活期存款有更高的收益。因此,銀行在產品設計上應該圍繞客戶對日常支付、提現、風險和收益的需求,借鑒國外賬戶管理經驗,利用利率市場化的契機,創(chuàng)新儲蓄存款業(yè)務模式。例如,可采用對同一客戶的不同用途賬戶給予差異化利息收益的辦法,針對其用于刷卡消費、網上購物、代扣繳費、貸款還款等的支付結算賬戶,可提供比活期儲蓄賬戶高的利率;而針對定期購買理財產品、基金、保險、貴金屬等的理財類賬戶,則可提供比支付結算賬戶更高一級的利率。

  (二)增強數據技術支持,提升理財產品競爭力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yè)銀行的產品設計、數據處理、業(yè)務操作以及管理決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科技系統的研發(fā)能力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將是決定商業(yè)銀行競爭能力和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對于理財業(yè)務而言,一是要充分整合銀行的客戶信息、產品信息,形成完善的信息數據庫,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進行系統化的數據收集、篩選、分析和應用,建立理財產品的精準營銷體系。二是充分利用銀行專業(yè)能力,大力開發(fā)不同特點、不同功能的理財、基金、保險產品,尤其是加大對中高端理財產品、理財業(yè)務的開發(fā)和拓展力度,在理財產品的質量上做文章,用差異化的產品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

  (三)增強銀行服務意識,提升個人客戶忠誠度與互聯網金融這類后起之秀相比,銀行擁有明顯的優(yōu)勢,資金雄厚、信譽保證、網點眾多、客戶資源豐富,在個人理財領域也是深耕多年,體系完善、經驗豐富、專業(yè)能力強。其不足之處恰恰在于對客戶體驗的把握上不如互聯網企業(yè)深刻、到位。因此,銀行一是要在進行業(yè)務設計和產品開發(fā)時,應花更多時間關注客戶的操作體驗,理解客戶的真實意圖,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二是要充分利用網點資源,經常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讓客戶親身感受到專業(yè)理財服務。三是要在財富顧問、專業(yè)信貸、風險控制、私人銀行等方面為客戶提供高端理財服務和增值性服務,并形成標準化的服務體系。總體來看,互聯網金融業(yè)務和產品的發(fā)展速度雖快,但交易量相對較小,短期不會動搖銀行理財業(yè)務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方式。但銀行也應盡早轉變觀念,密切關注互聯網發(fā)展動向,通過整合互聯網技術與銀行核心業(yè)務,提升業(yè)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適應互聯網金融給傳統業(yè)務格局帶來的沖擊,謀求新的發(fā)展機遇。

【關于個人理財的論文】相關文章:

理財顧問個人簡歷范文02-21

個人理財計劃書怎么寫12-13

個人理財資格考試題庫10-05

投資理財的選擇說課稿11-04

論文個人總結10-28

關于學生的論文08-21

蓋茨談理財的名人故事05-23

理財經理個人年度工作總結04-06

關于論文的學術評語08-23

銀行理財述職報告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