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大家對小年了解多少呢?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小年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小年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篇一:小年的來歷
【一】
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經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在很短的時間內,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張密報,說人間要謀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墻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占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墻上都做了記號。灶君發現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干干凈凈。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都很干凈,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于牢。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
【二】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凄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 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 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里。小數的來歷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里,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并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后,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三】
民間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夸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
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后,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后,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
【四】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兩個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愛惜人。每到五谷不長的寒冷季節,大年怕餓壞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來讓人們吃。小年雖說是大年的親兄弟,心眼卻壞透了。他用邪術把大年撒給人的白面變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餓還凍壞肚子。等到把人們病倒了,他再變成巨齒獠牙的猛獸下來吃人。他吃人吃飽了肚皮,就躺下睡覺,一覺能睡三百六十天,醒過來還吃人。人們雖說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來一回,可是藏到哪兒也躲不過去。只好燒香磕頭,請求大年給作主。
大年正為白面變雪、人煙稀少的事胡猜亂想哩,一聽人間禱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惡。他氣恨恨地去找小年,小年卻滿不在乎地說:“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礙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講理,氣得抬手去打他。誰知小年心惡勁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還惡狠狠地說:“不念一母同胞,我連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贏小年,只得親自下凡對人們說:“小年生來怕雷怕火,等他再來了,你們用油松干柴燒青竹,圍成圈子,點上火,人們坐在中間,它下來就吃不著人啦。”人們記住大年的話,小年下來時,干柴油松燒得青竹“砰啪”亂響,烈火烤人,急得它轉圈磨牙沒辦法,只好空著肚子回去了。他知道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沒法,也跳到人們燒的火圈里。小年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等我練好了火功,把你們吃個孩娃不留!” 日出日落,草青草黃。兇狠的小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終于練成了火功,再過一天又要下去糟踐人啦。
大年呢,也早已作好了準備。他也是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整天沒明沒夜地熬氣力,練武藝,再過一天也要下山和小年大戰一場,保護人類不受殘害。 正好到三千六百天中午,大年小年在半空中迎頭碰上。小年知道不除掉大年自己吃不安生、就動手打起來。大年毫不示弱,二人打得黃風滾滾,云霧遮天。這就是后來春天風多霧多的原因。 一氣打了三十二天,小年急了,張嘴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舉起手心雷,誰知小年縱身一躥躲到了高處。大年追著他往上打,他就一直往上躥。這就是二月二打悶雷的原因。
大年又追了七十四天,看手心雷打不住他,就放手不打了。小年卻認為哥哥的雷放完了,一翻身沖下來抓大年。大年閃身躲開,抬手從背后拉出一條雪白的長蟲。只見那長蟲口吐烈火,直沖小年燒去。不等小年躲避,大年又口吐轟天雷。小年閃身躲開,張口噴出一股黑水,雖澆不滅火,濕不了雷,可也保住了他自己。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搖地動,大雨傾盆。這就是夏季扯閃打雷下暴雨的由來。 小年打累了,一頭扎進海里睡去了,大年急忙放出太陽,催熟五谷,免得因為他和小年打仗叫人們挨餓。
小年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篇二:小年食譜推薦
一、玫瑰百合炒蝦仁
準備材料:蝦仁,玫瑰花,鮮百合,姜,料酒
做法:1、蝦仁剝好,加料酒,淀粉,少量鹽腌十分鐘。
2、玫瑰花瓣在鹽水里泡一會,消毒。
3、鍋內放油燒熱,倒入蝦仁,翻炒片刻后加百合,加鹽炒幾下,起鍋前放入玫瑰花瓣即可。
4、炒蝦仁火不能大。
二、紅燒雞翅
原料:雞翅一袋(翅中最好,如果是用全翅,要把翅根、翅中、翅尖分開)。雞翅用水焯一下
調味料:姜片、蔥片、干辣椒、花椒、八角,還可以加蒜。
做法:所有調味料(除蔥以外)掰碎,放入調料袋油鍋內放入一兩白糖,炒到白糖融化-起泡-泡沫消退-白糖變成金黃色時,放入洗干凈的雞翅。中火翻炒,直到每塊雞翅變成漂亮的金黃色……
放入一些熱水,(千萬不要放涼水,因為已經受熱的肉塊突然受冷,肉皮會收縮,不容易熟也不容易入味)。水量到淹沒雞翅就行。
放入調料袋和蔥片、一小勺醬油、一勺鹽。(不用放太多的醬油,因為炒的糖色已經足夠了,而且醬油太多會蓋住雞翅本身的香味)
用中火把雞翅燉爛,湯汁變少時改大火把汁收濃,以不干鍋為準。
小年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篇三:南方小年吃什么
1、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2、米餅
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3、灶糖
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4、甘蔗
小年這天的甘蔗特別好賣。甘蔗因為“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備。甘蔗是灶王爺登天的梯子,一節一節向上攀登,而甘蔗帶尾梢有一種無止境的意思。
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所以,在福州傳統的祭灶日里,至今還有吃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的講究,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5、元宵
惠州民間稱 “送灶君”,也稱為“送灶主阿公上天”、“祭灶君”等。在送灶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卜、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灶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6、荸薺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義。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7、廿四團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制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卜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8、年糕
年糕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農歷小年又叫辭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爺上天上去匯報工作。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相傳伍子胥在建姑蘇城時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的“磚”,百姓曾用“糯米城磚”解決了一時的危機。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此后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后不膩,干后不裂,久藏不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2.小年微信公眾號文章
5.小年微信推送文章
7.小年的微信推送文章
10.小年微信公眾號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