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黃經位于0°的時刻,在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前后(公歷約為3月20日~21日期間)。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春分節氣的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春分節氣的圖片【1】

春分節氣的圖片【2】

春分節氣的圖片【3】

春分節氣的圖片【4】

春分節氣的圖片【5】

春分的古典記載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宋 蘇軾 《癸丑春分后雪》詩:“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二節為一時,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節也。”
邢樹本《二十四節與農事·春分》:“春分時節, 河北 大地春色更濃,溫度升高,雨量增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歷)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傳統。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內”。
更多相關優秀文章推薦:
1.節氣春分圖片
2.春分節氣的圖片
4.春分節氣圖片
5.春分圖片大全
6.關于春分的圖片
7.春分的圖片
9.北方春分圖片
10.有關春分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