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開學第一課課件
讀史使人明智,但在我們中學階段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往往注重了“讀”,而忽略了“明智”的過程,從而讓離我們久遠的歷史更加枯燥無味。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七年級歷史上冊開學第一課課件,歡迎查看。
教學目標
1、了解歷史、讀史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樹立遠大人生理想抱負。
2、學習態度、作業要求。
教學重難點
1、推薦歷史書籍,讀史明智明理,增強對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
2、鼓動讀歷史書籍,與偉人名人交朋友,立大志、做大事。
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
開學問候:
同學們好!見到同學們真高興!我是歷史老師,能夠和同學們在一起是我們的緣分。開學第一堂課我們不上課,我和同學們一起聊天談心好不好?
讀史明理:
二、問題導引
1、同學們,暑假怎么過的?暑假都讀了哪些書?
2、你們知道毛澤東主席在你們這個年代都讀了哪些書?做了哪些事?
三、思考探究:
學生暢所欲言,師生一起回憶研究,尋找答案。
教師啟發:同學們,毛澤東讀的大多是歷史書籍。從毛澤東主席的偉大功勛看,讀歷史書籍有什么好處?
學生暢所欲言:(勵志、才華橫溢、克服困難挫折、意志堅強、戰無不勝,實現人生夢想、成就偉業,古為今鑒,少走彎路)
四、推薦書目
老師推薦書目:偉人名人傳記。如:《孔子》、《孟子》、《韓非子》、《李白》、《杜甫》、毛澤東傳、周恩來傳、十大元帥傳記、馬克思、恩克斯、諾貝爾、比爾蓋茨、貝多芬傳記等;歷史小說:如《隋唐演義》、《李自成》等。
推薦理由,用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我們讀偉人名人傳記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與偉人名人交朋友,交流思想,學會說話做事處理問題,學會克服困難挫折、成為意志堅強的人,能積極向上、勇往直前,成就人生夢想,取得事業成功,也能成為名人、偉人。
老師鼓勵:同學們要趁青春年少多讀書,特別要多讀歷史書籍。將來走上社會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實現人生夢想、實現中國夢。
五、學習要求:
同學們,學習要端正態度,講究方法。
態度要認真,上課時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聽講。
學習要得法。要想學好中國歷史,課前要預習,畫出重點內容、不懂的問題;課上聚精會神聽課,做好聽課筆記,做到聽懂了、記住了,講究時效性;課后要鞏固復習。再記背重點知識。
六、作業要求:
作業本:用規范的正楷字認認真真地寫好自己作業本上的名字,不能涂抹。
作業:每次作業要寫好標題。每一行寫到頭,反面不寫。
預習新課:
預習第一課:遠古人類的足跡
1、 人類是怎樣誕生的?
2、 請你說說北京人是什么樣子?有什么能力?考古是怎么發現的?
3、 舊時代人們是怎么生活的?用什么工具?
4、 學習了第一課給你什么啟示?
七、板書設計:
毛澤東16歲時勵志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讀書“貫通今古,融合中西”
拓展: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措施
1、初中歷史教學面臨的現狀
初中歷史教師資源匱乏是現在歷史教學面臨的現狀之一。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專業素質較差,加之學校輕視對歷史教師的培養,讓歷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途徑較窄、空間較小,這影響著歷史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學習歷史就是應付考試,沒有學習的熱情,很多學生認為歷史就是死記硬背,對和自身成長具有密切關系的歷史學習方法的了解、歷史思維的培訓以及歷史價值觀的認識較低。現在歷史教學仍然運用傳統教學方式,沒有按照教學內容運用有效資源進行新教學方式的研究,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2、初中歷史教學改進措施
根據目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完善學科建設,發揮出教師、學生“雙主體”在教學中的作用,讓歷史課擺脫困境,達到三維教學的目標。
2.1深入了解初中歷史教育具有的本質,轉變教師教育理念
初中歷史教學不但向學生傳授基礎歷史知識,也要促進初中學生生成智慧、生成完美感情,更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歷史觀、價值觀以及歷史在現實的使用能力,特別是分析、歸納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推動學生各方面全面發展,生成健全的人格。
2.2初中要系統建設起歷史學科體系
在目前初中教育中,轉變歷史課以升學為目標以及衡量學科作用的傳統觀念,要以持續、健康發展的正確歷史教學觀,對歷史學科進行完善、系統的建設,除了建設資源環境外部條件外,更要加強評價體系建設等內部建設。由于傳統評價體系嚴重影響著現在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不改變評價體系,教師和學生“雙主體”的積極性難以在本質上得到發揮。另外為了提高歷史教學具有的實效性,在教學中要重視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能力,積極的和語文、政治、地理等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不但能夠開闊學生知識面,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將初中歷史教學融入到素質教育、思想教育、國情教育體系中。
2.3發揮出教師、學生“雙主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從師資角度看,初中歷史教師要對目前教學觀念予以轉變,提高教師素質,學校要從資源支撐和建設外部環境等方面,提供能夠促進歷史教師發展的環境,運用有效的歷史教師培養體系和評價體系,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增強初中歷史教師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從學生角度看,要關注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轉變傳統歷史教學將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歷史成績優劣的唯一標準,建設起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但重視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程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以及運用在現實中的'能力,實現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另外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按照教學內容構建起情境體驗和合作研究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主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體現出學生的有效互動和主動參與,將歷史學科和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起來,有助于增強教學情境,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歷史課程是七年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的綜合性課程。開設這門課程能夠促進學生了解歷史,并樹立起科學、正確的歷史觀。開展初中歷史教學,要針對目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研究改進的措施,逐漸轉變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傳統模式,發揮教師、學生“雙主體”的作用,并建立起全新的歷史教學模式。
【七年級歷史上冊開學第一課課件】相關文章:
大班開學第一課的課件11-22
開學第一課課件09-08
開學第一課最新課件01-14
開學第一課課件01-14
七年級上冊生物的課件05-20
七年級語文開學第一課課件12-27
七年級英語開學第一課課件12-29
中職歷史課件03-28
開學第一課課件初中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