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1
一、訓練要求:訓練中注意安全,積極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二、訓練時間: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訓練
三、訓練方法、內容:
1、體能訓練:練習前先跑400米左右,練習后再跑500米左右。
2、每天早晨5-8組的一分鐘計時速跳練習,中間可以進行短暫休息,下午再練7至10組的主副項交替練習,主要練習中間不停下來。計時數量與脈搏,記錄在訓練日志中,開學交。
(一)提高身體素質法
此法是通過跳繩提高機體的耐力素質、彈跳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也可以說身體素質訓練法,是提高跳繩次數及能力與成績的一項訓練方法。其特點是隨意性大,訓練內容方式多,學生容易掌握,也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具體方式有:
1、耐力素質的訓練
不計時完成一定的數量練習;計時練習(一般為1分鐘以上);在跑道上進行邊跑邊跳跳繩練習;上、下坡跑跳練習。學生要求:完成的次數要比平常多一倍或者達到較多次數,同時還要調整好組數之間的休息時間,一般練習次數較多的可練習4-5組,其中組數之間的間隔休息時間為4秒到6秒之間;如果練習次數是較平常的1倍或1倍以上,就可練習3-4組,其中間隔休息時間為7秒到8秒之間;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呼吸作用,并做4-6個呼吸后交換一次,這樣更能達到良好效果。
2、提高彈跳素質的訓練
單腳墊跳、雙腳墊跳、單雙腳連跳、交換腳墊跳和連跳、屈腿跳、蹲跳、沙坑跳、弓步交換跳……這些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前腳掌力量及腳踝蹬力起著重要作用。要求:下肢腳掌動作要準確,均可用前腳掌或由全腳掌過渡到前腳掌蹬地跳,并用前腳掌或由前腳掌過渡到全腳掌著地交換練習。
3、靈敏、速度素質的訓練
對這一身體素質的訓練要注意學生練習動作的節奏性,要求速度快慢與教師口令同步,并按節拍進行練習;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可結合其它素質訓練,交替進行;其方法有:高抬腿跳、前踢跳、單腳或雙腳高搖跳、計時跳等。
(二)增大負荷訓練法
1、增大上下肢關節重量練習,即手持300-500克物體進行空搖練習,也可以結合下肢進行空搖練習,這一方法可以糾正學生上肢的錯誤動作。例如:部分學生上肢搖繩時,兩臂外張大,肩關節緊張,手腕轉動不靈活,這樣就可以采用兩腋夾物或持重物反復練習空搖動作,直到技術熟練為止。
2、增大繩子的重量或長度練習。此練習法主要是提高上肢關節的搖繩能力,其方法有:前搖繩、后搖繩、交臂搖繩,還可練習“8”字開空搖繩,這些都可提高手腕、肘、肩關節的靈活性及上肢肌肉的搖繩耐久性,對提高跳繩起著輔助作用。
3、增大下肢負荷訓練。方法有在下肢綁上沙綁腿進行跳繩,或者穿沙袋進行跳繩。這一方法對學生耐力、彈跳力、速度及提高跳繩水平都有非常好的練習效果,特別是對后進生的成績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力。
(三)時間及提高跳繩成功率訓練法
這兩種方法適用于臨近測試的那段時間。1分鐘跳繩是有時間限制的。在這60秒內要不浪費每一秒,那么就應該有很強的跳繩能力,也就是說,能完整跳滿60秒是較難的,但要讓學生在這60秒內減少失誤是必要的。據本人了解及實踐測算,失誤一次,再恢復到原有的競技狀態,至少需要2—3秒,甚至更多,這樣就比校容易影響成績的發揮了,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在日常訓練中,要不斷去提高學生的速度與成功率。改善這一情況的具體方法如下:
1、提高學生完成跳繩的'能力,這是基礎。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完成120次,不計速度快慢,不計時,但不能失誤2次以上,一定完成這一練習;或者把這120次結合計時分解次數進行練習:第一次完成30,隔3秒后第二次完成40,間隔6秒后完成余下的50次;或者第一次完成70,間隔6秒第二次完成余下的50次。第一種方法要求學生不準失誤一次,第二種方法只準失誤一次。
2、加強學生的時間觀念進行練習。讓學生算出自己在1分鐘內,每秒平均完成幾次,然后讓學生計算出5秒、10秒、15秒、20秒完成幾次,再進行計時跳繩,跳完后要求學生進行對照,看看能否高出你的平均數,并及時調整。這個方法可以采用比賽形式進行,其特點是時間短,速度快,學生在體力耐力及神經控制上都處于興奮狀態。
3、在結合以上兩種方法的基礎上,綜合安排1分鐘跳繩的戰術布置的練習方法。例如:0秒到25秒時間,不準失誤一次,保證次數在85---105次之間,30秒到50秒用90﹪的手搖速度完成150—170個,最后10秒讓學生竭盡全力全速完成。這一方法應讓學生掌握其中的時間性、節奏性、目的性并且平時應反復練習。
(四)其它方法
學生在動作熟練且有很強的跳繩能力后,可以利用這一方法,當作平時的輔助練習。例如:跳長繩。在跳長繩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法去進行。
1、單長繩(跑過、跳過、連跳);
2、雙長繩(向內、外搖繩,一人或兩人跑進做各種跳法);
3、長短跳繩(兩人搖轉一長繩,另一人搖一短繩跑進);
4、跳繩網(用3—5條長繩,每兩人持一繩相距面對站立,使繩同時,同步搖轉成網狀,其他人跑進做各種連跳動作);
5、雙人跳(一人搖,另一人從體前或體后跳進跳出或兩人同時搖跳);
6、三人跳繩(一人搖繩,另兩人同時或依次在體前、體后跳進跳出,三人并立,同時搖跳,一人助搖,另兩人搖跳等)。
四、訓練要求:每人選擇兩個項目進行訓練,每天完成兩個訓練項目內容。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多加練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2
周一:窄距俯臥撐:組數:4 ;組間隔:2分鐘;每組個數:你一次性能完成該動作的最大次數的60%
周二:反手位引體向上:組數:4 ;組間隔:2分鐘;每組個數:你一次性能完成該動作的最大次數的60%
周三:深蹲:組數:4 ;組間隔:2分鐘;每組個數:你一次性能完成該動作的最大次數的60%
飲食建議:肌肉并不是在鍛煉時長出來的。在力量訓練時,訓練會使肌肉被破壞,而補充的蛋白質就是用來補充被破壞的肌肉的,在補的過程中,原先的肌肉纖維會慢慢變大,這就是肌肉生長的基本原理,如果在肌肉恢復之前又不斷對其進行訓練,那么只能起到反效果。因此力量訓練和蛋白質的補充是增長肌肉的要點。
上面的肌肉增長原理中已經明確的.指出,蛋白質的補充是肌肉增長的重要條件,因此你要將飲食結構調整為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首先是減少油脂類物質的攝入,油炸類食物、肥肉都盡量不吃,豬肉或羊肉即便是純瘦的肉當中也含有大量的脂肪,建議少吃或不吃。吃肉的話要吃魚肉、雞胸肉。也可以從雞蛋、牛奶、豆制品中獲取蛋白質。主食類的食物的量每頓飯最好減半,不足的部分用粗纖維的蔬菜代替以增加飽腹感。
嚴格按照本計劃執行,1個月內將會明顯看到效果。
大家對如何增加手臂肌肉才好也都心中有數了,對男性朋友來說,還是需要時刻保持自身健康的,更要擁有一個好的身材,運動鍛煉是在所難免的,這樣才能讓自己擁有發達的手臂肌肉和胸肌,更顯男人魅力。
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3
影響肩部肌肉的是三角肌、斜方肌。三角肌由前束、中束和后束三部分組成。前束較薄弱,在改善肩部形象時,既要做到薄弱部位有限,又要保證全面發展。形體的發展要勻稱、協調和整體一致。
啞鈴前平舉
啞鈴前平舉是訓練三角肌群前束部、斜方肌群,輔助訓練手臂肌肉群。
1. 雙手各持相當重量的啞鈴;
2. 雙腳站距與肩同寬、雙膝微屈、收緊腹部肌肉,肩胛骨縮回下壓,肘關節微屈;
3. 用力將啞鈴慢慢沿身體前方抬平至肩部,保持肘部微屈(可雙手,也可兩手交替進行),停留片刻,再慢慢放到原處,做連續動作。
單臂啞鈴側平舉
單臂啞鈴側平舉主要訓練三角肌中束,同時訓練手臂肌肉群。
1. 雙腳開立與肩同寬,雙膝微彎、收腹,肩胛骨縮回并向下壓,身體軀干稍向前傾,保持穩定,一手扶支撐物,一手持適當重量的啞鈴垂直放在體側。
2. 用力將啞鈴慢慢沿體側抬起,保持肘關節的角度,抬起到最高點時,啞鈴與肩在同一水平面上,啞鈴在肩和周的近前方。停留片刻,將啞鈴慢慢放回至原始位置,保持身體穩定,雙臂交替各作10-20次。
啞鈴側平舉
啞鈴側平舉主要訓練三角肌中束,同時訓練胸部、手臂斜方肌,可起到增加肩部寬度的作用。
1. 雙手持適當重量的啞鈴置于體側或盆骨前方,雙腳與肩同寬,雙膝略彎,收腹,肩胛骨縮回并下壓,身體軀干稍向前傾,保持穩定。
2. 用力將啞鈴慢慢沿身體兩側抬起,保持肘關節的角度,抬起至最高點時,啞鈴與肩在同一水平面上,啞鈴在肩和肘的近前方,而不在同一直線上。
3. 停留片刻,將啞鈴慢慢回放至初始位置,保持身體穩定。
坐姿啞鈴上推舉
坐姿啞鈴上推舉主要鍛煉三角肌群前束部,同時可鍛煉胸大肌、肱三頭肌等。使肩部豐滿結實,富有彈性。
1. 坐姿,手持適當重量的啞鈴,置于頸部兩側,上臂與肩平行,上體保持挺胸收腹緊腰的姿勢,目視前方。
2. 吸氣,將啞鈴垂直向上推起至兩臂完全伸直,稍停2-3秒。呼氣,慢慢放下還原。
動作要領:肘關節微彎,成90度左右。上體保持挺胸、收腹、緊腰,目視前方。不要借助上體擺動或軀干屈伸的力量完成動作。
俯身飛鳥
俯身飛鳥主要鍛煉肩部三角肌后束,同時鍛煉背部與手臂肌群。
1. 雙手各持適當重量的啞鈴,雙腳間距與肩同寬。
2. 背部保持平直,俯身,屈膝,使上體大致與地面平行,雙臂自然下垂,掌心相對,然后盡量向上抬頭雙臂,使肘與肩在同一平面上,保持肘關節角度。停留片刻,在慢慢還原,做連續動作。
3. 抬起時呼氣,還原時吸氣,初學者應量力而行。
杠鈴提舉
杠鈴提舉鍛煉三角肌中束、斜方肌、肩胛提肌,同時可鍛煉胸部肌群和臂部肌群。
1. 雙手正握杠鈴中部,兩手間距離約15-20cm或與肩同寬。
2. 兩腳與肩同寬,膝關節微彎,保持身體穩定,用力將杠鈴向下顎方向提升至略高于肩。停留片刻,再沿身體慢慢下落,連續做8-10次。
動作要點:上提時,要集中三角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收縮力量,持鈴屈肘,盡量貼身體起。上體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的姿勢,不要前后擺動,兩肘尖應向上。過窄的'握距,過高的提距,過大的腰部前彎都屬于危險動作。建議由一定基礎的人進行該項鍛煉。
實用的訓練計劃錦集4
本學期將加大力度創造性地開展文藝活動工作,結合我校藝術教育實際,“以活動促發展,以研究促提高。”繼續抓好學校樂隊的訓練活動,充分發揮活動課的作用,以活動促發展,逐步形成學校的藝術教育特色。使樂隊的演奏水平達到最高水準。
一、擴充樂隊成員
完善隊伍建設 樂隊的隊伍建設基本穩定。本學期又添加了29名新隊員,經過系統的訓練后擔任以上缺少樂器的演奏員。,因此,樂隊現有隊員75人。具有一定水平的隊員達60%,新加入的隊員雖然在小學時接觸過銅管樂器,但沒有系統的訓練,想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另人滿意的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二、抓緊基本功訓練
為樂曲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重點練習長音、跳音、抒情練習曲及以快速的小練習曲,要求:“頭圓”、“尾尖”、“中間直”,力度為:
(1)漸強
(2)漸弱
(3)漸強后漸弱。吐音問題的解決,首先要求:“音頭”要吹得圓而較強,“音尾”要吹得細而弱,其次要有彈性,中間部分要吹得“直”(音高穩定),吹得“平”(沒有強弱波動)。連音的處理“要求:
(1)吹奏連音時,不要用左手的`拉力來提高音高,不要因為要連吹幾個較高的音而變動右手的拉力。
(2)除連音中的第一個引用舌頭送氣之外其余各音都不需要用舌頭送氣。
(3)氣流要均勻的送入樂器管道,即使在吹奏較高的音區時,也不要改變氣流的均勻程度,并允許將此音吹得弱一些。 除此以外,讓學生親身體驗,找出深呼吸聞花狀、“哭泣“狗喘氣“的感覺,以解決正確的氣息運用的問題。
三、組織好骨干力量,帶動新隊員的訓練
小號:趙錦程,長號:王玉輝、張顯政,圓號:宋俊明、王朋程,次中:楊相林、王茂龍,薩克斯:宋瀟宇,長笛:王明虎、單簧管:董紫榛、大鼓:王永樂,小鼓:張超凡。本學期仍著重進行長號的音準練習,其次單簧管的指法及音準練習。
四、練習曲目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友誼地久天長》
(3)《歡迎進行曲》
(4)《歡送進行曲》
(5)《紅色娘子軍》
(6)《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7)《歌唱祖國》
(8)革命歌曲聯奏:《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歌》
(9)《那波里舞曲》
(10)《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11)《祝你幸福》
(12)《地道戰》
五、建立管理制度,保證訓練得以順利進行
1、每周一至周五早上六點三十分、活動課四點三十分準時點名,每天一次小結。
2、每周一次總結會,對在訓練中認真刻苦、遵守紀律的隊員進行表揚,并給所在班級加分。
3、保證與督促隊員的學習,提高隊員的訓練積極性及演奏技能技巧,建立學習與訓練成績評比欄。
4、學期末進行總結,對在訓練中表現突出的隊員給所在班級、所在部加分,對經常遲到或無故曠課的隊員給所在班級、部、
個人扣分(根據態度與表現情況扣分)。 做好充分的準備,全身心的投入到參加全市中小學生文藝匯演比賽當中去,爭取多出精品拿出最高的水平,并利用休息日、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個別精彩節目的訓練。
【實用的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訓練計劃(實用)07-29
實用的訓練計劃07-31
實用的訓練計劃(實用8篇)08-07
【實用】訓練計劃19篇12-26
足球訓練訓練計劃06-26
實用的訓練計劃集錦6篇05-15
實用的訓練計劃模板10篇05-10
實用的訓練計劃匯總7篇05-05
【實用】訓練計劃合集7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