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眾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24 17:32:3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關《眾數》教學設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眾數》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眾數》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第122、123頁的內容。

  二、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使學生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以及學生對平均數、中位數的已有知識,進一步理解統計量的作用和特點,這樣既有助于加深對前面所學統計知識的理解,也便于新知識的領悟。

  三、設計思路: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2、探索新知,整理數據,訓練能力。

  (1)分組討論,分析處理數據。

  (2)全班交流匯報。

  (3)比較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區別和聯系。

  3、聯系生活,鞏固新知。

  4、回顧全課,暢談收獲。

  四、目標預設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4、通過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用眼衛生進行滲透。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難點: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五、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用平均數和中位數表示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和一般水平的方法,且學生對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也有一定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研究眾數,所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的重點應該在讓學生體會學習眾數的必要性與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并應用他們解決身邊的問題,所以課堂上合理的安排活動,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是教師努力的方向。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在統計中,我們已學習過表示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或一般情況的統計量有哪些?(學生回憶)

  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設計意圖:主要是為了喚起學生的記憶,也是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由于學生對于平均數與中位數的學習已有一段時間,可能有所遺忘。】

  (二)新知探究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這段時間我們學校正在進行十優比賽,接下去我們學校還準備舉行校園集體舞比賽,各個班級就要開始積極準備了。學校規定每班選10名隊員,所以班級要先進行一次選拔,大家說選什么條件的合適呢?

  學生自由交流想法,可能有以下幾種:

  ○選舞姿比較優美的,跳得比較好的或有舞蹈天賦的。 ○選個頭比較均勻的,這樣組成的舞蹈隊形才會整齊、美觀。師: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參與我們五二班的選拔,好嗎?(課件出示例一主題圖)

  出示20名隊員的身高情況。

  1.321.331.441.451.461.461.47

  1.471.481.481.491.501.511.52

  1.521.521.521.521.521.52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數學情境的創設必須為教學服務,但也要為學生所接受。由學校正在進行的十優比賽引出集體舞比賽,從學生身邊所發生的事件引入,即自然又能為學生所接受,符合新課標的“數學源于生活”這一教學理念。】

  2、提出問題,探究新知

  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你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討論,每人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全班交流匯報:

  學生會很快得出結論: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較合適。師:為什么?我們選平均數或中位數不行嗎?

  學生再次通過計算,對比分析,做出決策(學生自由交流,得出結論):

  平均數是1.475m,中位數是1.485m,身高接近1.475m或1.485m,雖然也可以,但與1.52m比較以后,還是發現1.52m較好。因為用這個方案選出的隊員身高比較均勻。

  3、揭示課題

  師小結:很好。你們說出了老師的想法,上面這組數據中,1.52m出現的次數最多,以1.52m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勻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美觀!那像1.52m這樣的數叫什么呢?

  1.52是這組數的眾數,因為它出現的次數最多。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板書課題:眾數)

  【設計意圖:本課的重點不僅是能求眾數,還要理解眾數的含義。為了讓學生對眾數的認識能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在學生已找到1.52m為標準時,再讓學生通過計算,對比分析,發現眾數是最佳方案,也為在具體問題中區分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埋下伏筆。】

  (三)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聯系與區別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聯系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想想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小組合作分析比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師生共同分析三個統計量:

  區別:描述的角度和使用的范圍不同

  中位數:與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居中的數,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眾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眾數練習課》教學設計06-12

《眾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6篇)03-14

中位數和眾數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7-05

小學數學眾數教學設計(通用16篇)08-18

眾數教學反思04-16

《眾數》教學反思04-03

眾數教學反思04-06

眾數教學反思04-06

認識眾數教學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