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1
一、課文分析
1、 集體背誦。
2、 蘇詞背景介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詞風)
蘇東坡是北宋詞壇的大革新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于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寫下了這首出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于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3、補充注釋與典故分析:
⑴太守:即蘇東坡,作者自稱。寫本詞時,作者任密州知州。
⑵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載: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廢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⑶遣馮唐: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里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⑷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這里指代西夏軍隊。
4、內容與形象分析:
⑴由典故使用,我們能夠看出,詞人蘇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衛國、征戰沙場的英雄形象。
⑵再來分析詞的內容,看作者是怎樣塑造這個英雄形象的。 明確:
在這首詞中,上闋寫出獵,下闋寫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艷軟媚的'兒女情,換成了報國立喧、剛強壯武的英雄氣了。
上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獵圖,勾畫出一個狂颱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獵而報知人民跟隨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須傾城,其狂二也;獵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孫郎,其狂四也。
下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個豪放不羈的個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壯志:鬢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節云中,此豪二也;會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5、 以本詞為例,概括豪放詞風格。(課后記:學習這首詞,不能撇開詞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點,而要緊緊圍繞詞,讓學生從詞出發,去體會,去感悟。)
6、 聯系學習《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二、 課堂訓練
1、 熟背二詞。(讓學生再體會、感悟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詞風。)
2、 根據《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數、字數、調數,任選其中一個詞牌試著填詞一首。
三、 課堂小結
這個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宋詞,初步接觸風格迥異的宋詞兩大流派,對詩詞的意境、形象、風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廣泛閱讀,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四、布置作業
聯系辛棄疾的生平、思想、風格自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2(課后記:訓練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做到;訓練只要求有能力有興趣者完成即可。)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2
【教學目標】
1、 學習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描繪三種不同的場面的民歌演唱會的方法。
2、 利用學習本文的機會學會觀察民俗、民風,體驗生活,開展綜合性學習。
3、 引導朗讀,讀出語氣、語調、讀出韻味來,在讀中品味。
4、 學習本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K教學任務
一、 預習課文
二、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1、 回味家鄉的風俗。
2、 討論民歌是一種怎么樣的藝術形式?
民歌,就是民間口頭流傳的詩歌或歌曲,多不知道作者第二姓名。
3、 云南民歌簡介:
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他們以歌唱傾訴男女之間互相愛慕,以歌唱激發生產斗爭中的勞動熱情,一歌唱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對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發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快樂。
尤其是那些沒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老歌手以長篇敘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眾和青少年傳授歷史知識、生產知識、生活知識和禮儀知識。
4、 沈從文簡介。
5、 讀課文: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蹲踞凹處譬喻應和下墜淳樸
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別開生面啞口無言若無其事引經據典扶搖直上
6、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本文描寫了三個場面
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欣賞課文
教學過程
1、學生朗讀課文:
其他學生以“我最喜歡場面,這里"為句式寫話。學生展示自己寫的話語,教師總結
分析文章三個場面,各有什么特點,側重寫什么? “山野對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是寫唱歌的人。 “山路漫歌"是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于情,自然成趣,側重寫唱歌人所處的自然環境。
"山寨傳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覽,這個場面在寫唱歌的盛況。
研討文章的字里行間洋溢著怎樣的情感?洋溢著作者對民歌的熱愛。
對民歌喜愛
對云南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熱愛。 對美好自然的熱愛。
總結:也就是洋溢者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品味和贊賞。
2、 品味語言:
(1)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卻有種種不同的形式。
“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無?“種種不同方式"具體是指什么?
(2) 課文第四段,用了很多筆墨描寫了由呈貢進城時一路的景色,寫“開滿花的小山坡”“各種鳥呼朋引伴"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么用意?
3、 比較賞析:
課后練習第二題
仿寫訓練
1、 以另一種動物開頭,寫一句話: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時常面前不遠的草叢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唱著歌向碧藍的天空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
2、 學習文中對賽歌婦女的描寫,寫一個你熟悉的或你自己以前仔細觀察過的人。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 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02-08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教學設計方案11-14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02-24
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03-01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課堂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