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6 00:39:58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范例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范例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范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初中化學比較完整的認識和研究物質的第一課,為后面其它物質的學習奠定基礎;教材通過實驗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教學目標

  依據九年級化學課程標準以及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知道氧氣的用途,形成“性質決定用途”這一重要化學思想,掌握用實驗來探究物質性質的科學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在實驗中生成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讓學生體驗創新的樂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和原理的解釋;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知識方面:對氧氣有所了解,但認識較為感性且不夠系統。

  能力方面: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但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情感方面:思維活躍,不服輸,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心。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對比法、實驗探究法、總結歸納法。

  2.學法分析:觀察法、實驗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學過程分析

  共四個過程:實驗導課→歸納性質→探究性質→總結提升

  (一)實驗導課

  兩名同學為大家演示趣味實驗(圖1),兩個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一個正放,一個倒放,一段時間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現象。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該實驗趣味性強,可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得出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

  (二)歸納性質

  學生閱讀教材P68,并結合已有知識,歸納氧氣的性質(圖2)。初步構建氧氣的知識體系。

  (三)探究性質

  接下來通過四個實驗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采用學生分組實驗。學生剛開始接觸探究實驗,因此實驗前我有意引導學生實驗中該做什么,即觀察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現象的區別,寫出反應的表達式,記錄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實驗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該實驗注意事項較多,如果教師先講,學生再做實驗,成功率高,但學生卻不一定能記住或理解這些注意事項。因此我讓學生先按照教材步驟獨立完成實驗,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火柴梗伸入時間未掌握好,導致現實驗不成功,還有些同學集氣瓶炸裂等,實驗結束后,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在問題解決中生成知識。

  【設計意圖】該實驗采用逆向教學,在失敗中生成知識,通過授課方法的改進,學生記憶和理解更為深刻,也體會了實驗細節的重要性。

  實驗Ⅱ: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上一個實驗出了些問題,學生對這一個實驗一定充滿期待,然而按照教材的要求(圖3),又出現了新問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可能只有很少同學觀察到白光,大多只能觀察到明亮的紅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上一個實驗,學生已經知道,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我引導學生沿著這個思路分析原因,改進實驗,選擇非常小的木炭,越小越好,減少氧氣的消耗,同時置于氧氣的氣流中,應該會收到較好的效果,改進裝置如下圖(圖4),網兜內為自制的塊狀催化劑,由水泥、沙子、二氧化錳按質量比1:1:1來配制,以產生平穩、持續的氧氣流,洗氣裝置是為了除去因反應放熱產生的水霧。上下移動的鐵絲可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因此該裝置可在幾個班連續使用。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實驗的改進,實驗現象更加明顯,學生對氧氣的助燃性由認識上升到應用,同時通過對教材實驗的改進,使學生初步體驗創新的樂趣。

  實驗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完成這個實驗(圖5)后,學生感覺很熟悉,似乎很平淡,這時,我會提醒學生,如果我們做一點改變,是否會有新的收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我在瓶口蓋一塊玻璃片(圖6),片刻后,會看到到瓶中有大量黑煙產生,此刻學生的求知欲望再次被點燃,當他們明白了含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CO或碳顆粒,也就不難理解汽車尾氣中的黑煙和煤氣中毒是如何產生的,為后面化石燃料的學習做了鋪墊。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簡單的改進,學生明白了氧氣的濃度不僅會影響到反應的劇烈程度,還會對某些反應的產物有影響,對氧氣助燃性的認識再一次得到提升,同時也體驗到,簡單的實驗中也能挖掘出寶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實驗Ⅳ(補充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該實驗為人教版初三化學實驗,因其與后面酸雨等知識密切聯系,以及它所包含的環保理念,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可以給學生進行演示,但按照教材實驗(圖7)演示,污染較大,因此我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圖8),如圖所示:集氣瓶,橡膠塞,燃燒匙盛放硫粉,鐵絲可上下移動,底端繞成螺旋狀,加熱鐵絲圈以引燃硫粉,氣球是為了防止燃燒放熱導致橡膠塞松動,這兩套裝置分別做硫在空氣中燃燒和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產生的一刻,學生定然會歡呼,對這個實驗和這套裝置也一定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改進后的實驗避免了污染,同時會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涉及到有毒有害的物質,可以自己嘗試設計一套環保裝置,讓學生敢于去創新。

  (四)總結提升

  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原因是化學反應中,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氧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容易得到電子,因此化學性質活潑。氧氣可支持呼吸決定了它可用于醫療、登山等,而助燃性決定了它在煉鋼、氣割、氣焊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提升,學生系統的認識了氧氣,并為學生展示一條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重要化學思想。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分析

  本節課采用分組實驗,緊扣學生心理和認知規律,通過授課方法的改進,實驗裝置的改進以及實驗的拓展,使學生對氧氣的認識層層遞進,最后通過總結提升系統認識了氧氣,并收獲了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實驗,讓學生體驗創新的樂趣,激發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創新欲望。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減法性質、除法性質》教學設計02-23

《小數的性質》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2篇)04-26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26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高中化學《甲烷的制備及性質實驗》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篇)10-26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比例的基本性質小學教案設計01-31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0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