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

時間:2021-08-16 16:39:1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聽《苗嶺的早晨》

  二、教材分析

  《苗嶺的早晨》是作曲家陳鋼于1975年根據同名口笛曲改變的。樂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繪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麗圖景,又以明快、熱烈的勞動節奏,表現苗族人民的愉悅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樂曲分三段。曲首以富有苗族音樂的“飛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們帶進了山巒起伏的苗家山寨。接著,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顫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現布谷鳥婉轉清脆的歌唱和百鳥呼應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潑的節奏,熱烈歡快的旋律,巧妙的調性轉換,與第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由小提琴和鋼琴輪流演奏主旋律,不時地插入模擬鳥兒鳴叫的簡單音調,表現出一個歡樂熱烈的場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區奏出粗獷有力的音調,速度由慢漸快,此起彼伏、互相呼應,宛如芒筒低吟,蘆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勞動號子回蕩在山野田間。高漲而富于情趣的音樂,贊美了苗家的勤勞,表現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樂的緊縮再現。小提琴再次奏出“飛歌”的第一樂句,接著模擬鳥兒鳴叫的聲響,樂句越來越短,與第一段遙相互應,再次重現苗寨的秀麗景色。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聽賞《苗嶺的早晨》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2、初步認識西洋樂器中的弓弦樂器――小提琴。

  3、體驗樂曲的情緒特點并能隨著音樂動一動。

  4、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5、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6、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五、教學難點: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和情趣。

  六、教學具準備:

  1、地圖、錄象資料、多媒體、音響。

  2、學生準備彩筆、白紙。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導言

  (出示地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在地圖上找到我們偉大的祖國嗎?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稱嗎?并能在地圖上指出它們所在的位置嗎?

  生1: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我知道的民族有新疆維吾爾族、藏族、傣族……

  生2:……

  生3:….

  (在說這些民族的時候,可對照地圖找一找這些民族在祖國的具體位置。這樣做,學生覺得直觀、親切、易接受,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師:你聽過這些民族的音樂嗎?你會唱這些民族的歌曲嗎?

  指名說一說。(學生若說不出,老師可以放一些學生熟知的歌曲如:《娃哈哈》、《愛我中華》、《北京的金山上》等,鼓勵學生隨音樂舞蹈、律動。)

  師對同學們的回答做一個小結,并揭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欣賞《苗嶺的早晨》

  (二)新課教學

  1、師:我們班有小朋友認識或學習小提琴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小提琴嗎?

  生答:…….

  (由于現在的孩子學習樂器的很多,所以此環節的教學可以發現人才,也同時可以讓孩子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2、樂曲欣賞

  (1)完整聽賞樂曲一遍。

  先自己體會樂曲的意境。

  (2)師簡要介紹苗族的相關知識。

  苗族是我們祖國56個民族組成大家庭中的`一員。苗族聚居在我國的貴州、廣西、云南、湖南等地。他們有自己的獨特語言、音樂和服飾,有自己的傳統音樂歌舞節――蘆笙節。過節時,身著盛裝的苗族人民圍聚在山坡或廣場上,吹起了蘆笙,唱起了歡樂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我們剛剛聽到的音樂就是描寫苗嶺春晨以及苗族人民生活的樂曲。

  (這一節的教學,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苗族的了解。在沒有同學知道的情況下,老師再做講解,并配以相關的錄象資料片放給學生看。)

  (3)再次聽賞樂曲《苗嶺的早晨》。

  師:你能試著為樂曲分一分段嗎?

  當你覺得是一段的時候,你就舉手示意一下。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還小,這里不要求學生一定分準、分對。)

  (4)分段帶學生欣賞。

  欣賞第一段:

  師提出欣賞要求:把你聽到音樂后的感受,聯想到景象用線條、色彩或繪畫等方式描繪出來。

  指名說一說你對音樂的理解與想象,鼓勵學生用故事一樣的語言,并讓他們配以音樂來敘述,同時讓學生展示自己創作的其他表現音樂形象的作品。

  教師加以評價并配樂講解(或請學生試著配樂描述):清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苗嶺的早晨空的鳥兒也醒了,它們自由盡情地歌唱著。苗嶺的早晨真美啊!

  欣賞第二段:

  師:在美麗的苗寨生活的人們,這時會在干什么呢?音樂的速度有沒有變化?請同學們欣賞第二段。

  聽完后讓學生討論。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老師評價并做小結:好象是苗族人民在愉快的勞動,速度漸快。

  師: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將剛才看的苗族短片配上《苗嶺的早晨》第二段音樂),請同學們與苗族人民一起勞動、一起歡歌齊舞。

  欣賞第三段:

  請學生仔細聽賞,聽完后問學生,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說:這一段好象聽過了;這好象和第一段有點像……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那么作曲家為什么要這樣寫呢?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

  指名說一說。

  教師做簡要補充講解。

  (分段聽的這一環節教學,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音樂的美,去體會音樂的意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大膽地表現音樂的情緒。)

  (5)整曲再聽:(用音樂配上畫面,媒體播放。)

  讓學生可以隨音樂舞蹈;可以繼續用線條、色彩、圖畫表示樂曲。

  1、聽一段蘆笙演奏的樂曲。

  2、聽一段小提琴演奏的樂曲。

  (樂曲都要短小精悍,如果我們老師自己會演奏,現場演奏效果更加。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三)全課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你覺得音樂美嗎?你喜歡聽音樂嗎?

  (總結要和學生形成交流、互動。鼓勵學生說出各種收獲,如:我知道了我們國家還有一個苗族;我知道了苗族有個蘆笙節;我認識了蘆笙和小提琴這兩種樂器;我覺得音樂真好聽等等。學生有任何收獲,老師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摘自《教之初》

【《苗嶺的早晨》欣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苗嶺的早晨》教案01-07

欣賞《出發》教學設計12-23

描寫早晨的詞句集錦閱讀欣賞10-24

山村的早晨教學課件07-29

音樂欣賞課《牧歌》教學設計12-18

語言教學設計欣賞大班詩歌《畫圓》教案10-03

誦讀欣賞古代詩詞曲三首教學設計12-16

語文課件《小鎮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2-19

早晨的句子01-22

母校的早晨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