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蚯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蚯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跟孩子一同閱讀,圖文結合,學會欣賞。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讓學生知道日記可以從很多方面去寫,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3.在課堂中想象寫話,為課后制作自己獨特的小繪本——《蜘蛛的日記》做下鋪墊。
【教學重點】: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針對文本展開討論,從中了解一些有關蚯蚓的知識,喜歡閱讀。
【教學難點】:
把握時間,在40分鐘內導讀一本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認識這條特別的朋友。他的名字叫——蚯蚓。叫叫他的名字吧!板書:蚯蚓。
2.師:小小的他生活著地球的某個角落里,他沒有手沒有腳,你想過他是怎樣生活的嗎?今天我們要來讀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蚯蚓的日記》補充板書:蚯蚓的日記
師:哇,蚯蚓也會寫日記,你見過嗎?你想知道蚯蚓更多知識嗎?那就要好好來讀讀這本書。
讀一本書首先要從封面看起,請看大屏幕。
3.出示封面
(1)師: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師加以描述。
(蚯蚓用尾巴卷住巨大的鉛筆在寫日記。瓶蓋,蘑菇,醬色的泥土,巨大的葉子便是他的書房。紅底黑點的瓢蟲也想偷看日記)
(2)師:老師還關注到了上面的一行文字,它告訴我們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朵琳、克羅寧)寫的,是(哈利、布里斯)畫的,是(陳宏淑)翻譯的。
二、讀第一篇日記:互學本領
師:蚯蚓的日記真的是太有趣了,還記得他的好朋友嗎?有一次,他們還互相學本領呢……還是不多說了,讓我們看看他的日記吧。
生看日記,再師生合作讀。
師:今天蜘蛛教蚯蚓倒立走路。他也寫了一篇自己的日記。一開始,你覺得蚯蚓會對蜘蛛說些什么呢?
生(預設):我很害怕。這太簡單了。這可難不倒不我。
于是他就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大樹。突然——蚯蚓被嚇得……(看圖說話)出示句子:蚯蚓被嚇得……
師:他們倆都互相學對方的本領,可是都學會了嗎?生:沒有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預設):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師:蚯蚓把和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也寫成了日記。板書:朋友間學本領
三、讀第二篇日記:被老師批評了
師:咦?這蚯蚓小弟還愛吃回家功課啊?這事還得從4月15日那天說起。今天我忘記帶午餐——
師:蚯蚓的午餐究竟吃什么呢?生從圖片中尋找答案。
師:其實蚯蚓以土壤中腐爛的生物體為食,進食同時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咱們的蚯蚓小弟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把自己的回家功課給吃了。這真是太有意思了。咱們一起來讀讀吧。
指導讀好:實在是太
師:你看,蚯蚓小弟背后站著他的老師,再仔細看看老師的面部表情,她心情如何?
生(預設):她好生氣。她都皺起眉頭來了。她似乎要批評蚯蚓了。
師:是啊,結果正如你們說的,蚯蚓小弟被狠狠地批評了,而且還被罰抄了10次。一起讀讀吧。
師總結:被老師批評了,蚯蚓小弟就把這件事寫成了一篇日記。看來,咱們平時也可以將課堂上發生的事情寫進日記里。板書:校園里被批評
四、讀第三篇日記:講禮貌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5月1日發生了什么事?生自由讀日記。
師:看著那長長的隊伍,咱們的蚯蚓小弟在那站了一整天。這一天,他都干什么了?
生:他在向螞蟻們打招呼問好。
師:為什么他要向每只螞蟻問好呢?
生:因為爺爺教育他要做一條有禮貌的蚯蚓。
師:是啊,今天一大早,蚯蚓出門遇到正在搬食物的螞蟻隊伍,他就向第一只螞蟻問好。
出示句子,問:蚯蚓對怎樣的對第1只螞蟻說呢?
指導用開心,快樂的語氣讀好第一次問好:早安,見到你真高興。
師:隊伍里的螞蟻很多,可蚯蚓一直站在那兒不停的問好,如果你是那條蚯蚓,你覺得此時的你會怎樣地向第600只螞蟻問好呢?
生:很累,非常口渴,
指導學生用筋疲力盡的語氣去讀這句話:早安,見到你真高興。思考:到了第600只螞蟻的時候,還是如此問候嗎?
師:那么多只螞蟻,蚯蚓小弟終于都打過招呼了,你覺得這是一條怎樣的蚯蚓?
生(預設):(勤勞有禮貌,能堅持不懈的可愛可笑笨笨的傻乎乎的)
師:如果你是那條蚯蚓,面對隊伍中的那600多只螞蟻,你會怎么做?
生(預設):(a、我會放棄,然后轉頭離開。b、我會大聲的喊:勤勞的螞蟻們,大家好!)
師:看來咱們的蚯蚓小弟還沒想到同學們的好辦法,所以他站了一整天,真的是累極了。不過回家后,他把這件事寫成了日記,看來平時生活中小小的事也可以寫進我們的日記。板書:生活中講禮貌
五、讀第四則日記:嘲笑姐姐
師:蚯蚓還寫了關于他自己家里的事情!姐姐喜歡照鏡子,蚯蚓小弟嘲笑姐姐臭美,結果被媽媽批評了。板書:家庭里姐姐愛臭美
出示圖片,生自由讀。提問:媽媽為什么不這樣想呢?
生(預設):a、可能媽媽也是女孩子,她也愛美。b、可能媽媽也做過同樣的事。c、可能媽媽很愛自己的女兒。
師:同學們說的都有可能。其實蚯蚓的頭和尾巴是不一樣的,咱們仔細觀察這幅這幅圖,圖里藏著什么秘密嗎?
師:這叫環帶,不是很明顯,有環帶的那端是蚯蚓的頭部。所以圖片藏著很多秘密,平時看繪本的時候要多留心觀察,慢慢欣賞,也許你會得到更多知識。蜘蛛聽了這件事后,回去也寫了日記。但還沒寫完,請同學們幫他補好。
展示學生寫的比較好的日記,并一起修改。制作小繪本
師:利用兩張張美術紙就可以做成一本小小的繪本。配上圖畫,寫上優美的文字,相信你也會是個成功的小作家。
六、全文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四篇蚯蚓的日記,他分別寫了學校里的被老師批評的事,生活中爺爺叫他要有禮貌,朋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本領,家庭里有個愛美的姐姐……
你喜歡這只蚯蚓嗎?你喜歡這本書嗎?今天的讀書會快樂嗎?讀書就是件快樂的事情,課后,大家再去讀讀這本書,可以和同學,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
蚯蚓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蚯蚓的生活環境,能說出蚯蚓的外形特征,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
2、了解蚯蚓對外界不同刺激做出的不同反應,如對外力刺激反應和對水反應。 3喜愛蚯蚓這種小動物,不隨便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體形態特征。
教學準備:
幾只蚯蚓,一只淺水碟子,記錄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引出蚯蚓
1、引出蚯蚓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出個謎語考考你們,好不好?(ppt)“細細長長一條龍,天天躲在沃土中。沒手沒腳會勞動,鉆來鉆去把土松。”有誰猜出來了嗎?
生:蚯蚓。(揭題板書)
2、學生對蚯蚓的了解
師:說說你從哪些地方能看猜得出來是蚯蚓呢?
生:沒手沒腳、把土松、細細長長??
師:哦,原來這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蚯蚓,大家都非常棒。那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蚯蚓呢?
生:花壇、菜園、墻角、草地上、下雨后的地上、石頭下??(板書)
二、新課展開
師:為什么它們喜歡呆在這些地方,誰能來說說?
生:因為它們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師:這幾張照片是老師我挖蚯蚓的情景,也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強調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你們知道蚯蚓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誰能來說說?
預設情景:
生:1一節一節的2有環帶3有口腔和肛門4有眼睛
師:你們要想確切知道蚯蚓有沒有眼睛、嘴巴等器官,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親眼觀察
師:同學們看到蚯蚓后,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研究蚯蚓?
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手量量??
師:那我們待會就用這些方法來觀察一下蚯蚓,在觀察前老師有幾點小小要求:1認真觀察,仔細記錄2輕拿輕放,不能傷害3相互合作、相互討論
現在請每個小組一號同學上來領蚯蚓,
師:現在請同學拿出一只蚯蚓輕放在玻璃培養皿中開始觀察蚯蚓。
(教師到各小組巡視,重點3個,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注意記錄表格的填寫)師:好的,現在請大家來說說都觀察到什么。
預設情景:
生1:我看到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
生2:我看到蚯蚓身上的環帶
生3:我看到蚯蚓有嘴巴生4:我發現蚯蚓身上一節一節的??(對學生的幾個發現我適當的點評)師:蚯蚓身上最明顯的部位是什么?
蚯蚓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蚯蚓的形態結構、生活環境和所吃食物等;
2、使學生能提出問題,初步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觀察
3、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精神,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蚯蚓的基本習性。
教學難點:通過對蚯蚓習性的觀察,培養學生了解觀察事物的能力。教學準備:蚯蚓、學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鏡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
教師課前捉幾條蚯蚓,上課時出示蚯蚓并提出問題:“認識這是什么嗎?”“蚯蚓的家在哪兒?”“蚯蚓平時都吃什么?”根據回答我們可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經驗,把握他們的學習起點,為后面的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2、提出問題和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探究活動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我們還有哪些問題?”就是訓練學生成為敢提問、愛提問、會提問的孩子。學生在“問題銀行”里存入了許多問題,但不是每個問題都適合自己研究。接下來組織學生討論“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具備的條件選擇研究問題。教材中卡通任務的對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引導。
3、觀察蚯蚓的“家”。
關于土壤的問題只有“真刀真槍地”觀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決。這一環節包括室外觀察和室內觀察兩個層次,旨在創設條件讓學生運用多種感
官和工具進行自主發現,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4、思考蚯蚓吃什么、蚯蚓的“腳”在哪和蚯蚓呼吸等問題。
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那蚯蚓就是吃土嗎?蚯蚓是靠什么來運動的?蚯蚓像人一樣需要呼吸嗎?讓學生回憶之前戶外的觀察,通過感官的認識抽象出蚯蚓的真實生活。
5、交流與總結。
結束觀察活動后,圍繞“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什么?”進行交流,要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發現都表達出來,以豐富事實資料。接著啟發學生概括總結蚯蚓的基本習性,這里要注意不要強求孩子們的語言十分嚴密十分科學,教師不要代替他們作出結論。
6、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在觀察活動中所發現的新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并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這樣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后續研究活動,不僅為下面的教學創造條件,而且能夠保護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增長才干。
蚯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蚯蚓有其適應環境的身體結構。
2、蚯蚓能對外界的刺激發生相應的反應,如對外力的反應、對水的反應。
3、喜歡蚯蚓這樣的小動物,樹立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準備
每組幾條蚯蚓、放大鏡、一只淺水碟、一張白紙小棍
教學設計
(一)謎語引入
上課前咱們先猜一猜,讀,是什么?(看見過蚯蚓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昨天我們布置了去尋找蚯蚓,你找到了嗎,在哪里找到的?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今天蚯蚓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讓我們歡迎他們。通過今天我們對蚯蚓的細致觀察,可能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二)實驗1:蚯蚓的身體和運動
1、在認識《蝸牛》一課時,我們探究了關于蝸牛的哪些方面的問題?今天你希望了解蚯蚓的哪些方面的問題?(板書邊板書邊回憶蝸牛的運動,食物等)
2、認識一個人首先看他長什么樣。怎么就首先看看蚯蚓是什么樣子的,他是怎么運動的'。
3、你會觀察嗎,你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
看:形顏色大小
摸:軟硬
聽
聞)
還可以借助一些東西觀察,比如:棍碰放大鏡
觀察的順序可以是:
然后我們把自己的發現真實地記錄。組長領記錄表。
4、看記錄表的要求,你能抓哪些是關鍵詞。(可以畫圖,標注各部分名稱真實)
5、請男士將蚯蚓輕輕放在白紙上,開始觀察。
6、學生觀察,教師巡視紀律,指導記錄。10分鐘
7、展示:看一生畫的蚯蚓。畫得很細致。有哪幾部分,跟你標注的一樣嗎?兩端很相似,怎樣區分頭尾?環帶有什么用嗎?可以繁殖。
8、怎樣運動的?跟蝸牛一樣嗎?可以動作模仿。伸縮運動
9、還有什么發現嗎?對刺激有反應、
(二)實驗蚯蚓的反應
1、蚯蚓會游泳嗎?猜一猜有什么反應。
2、試一試,請女生輕輕將蚯蚓放在水中,看有什么反應。(不用擔心,他不會傷害人。勇敢)
3、有什么反應?他可能會說:由此可看出:
4、觀看一段視頻。現在你知道蚯蚓為什么要爬出來了?
(四)課外延伸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蚯蚓的外形、運動以及反應,可是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你有什么辦法?(飼養,觀察,記錄,交流)
蚯蚓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概述:
本單元共有《尋找動物和植物》、《蚯蚓》、《鳳仙花》三課,在開門課《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以動物、植物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生學習觀察、記錄、測量、猜想、實驗等探究方法。由于學生易與對身邊的事物產生興趣,因此安排了學生對周圍的生物進行研究。通過學生對動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多學習科學課的深層次的認識。
2、本課概述:
本課在學生尋找身邊動植物的基礎上,選擇一種小動物(蚯蚓)進行觀察。通過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觀察蚯蚓,使學生體驗到使用工具比單純使用感官更有效。從觀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運動方式到觀察蚯蚓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從定性觀察到定量觀察,觀察水平和難度逐漸增加。通過學生提問、猜想、觀察、整理觀察到的信息、根據實驗結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本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而不在于多蚯蚓的認識有多深刻。
二、教材分析:
蚯蚓只是一個范例,可以選擇其他動物。通過觀察蚯蚓,培養學生用感官和工具認識蚯蚓。教師事先要帶領或指導學生收集蚯蚓,平均每組要有二個蚯蚓,供課堂應用。在觀察蚯蚓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保護蚯蚓的訓練,不要傷著蚯蚓。在觀察中,要引導學生體驗用工具比用感官更科學。用感官和工具觀察小動物,也是自然教學的發展,而我們科學課的特色在于把使用感官和工
具的訓練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之中,而非獨立的為訓練而訓練,這正是教材的綜合性表現之一,把科學探究的訓練、方法的訓練與知識、情感的培養有機地融為一體。
三、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氣氛和諧的情境,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在師生共建的科學氛圍里,通過學生提問、猜想、觀察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教師適時地點撥學生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提出關于蚯蚓的形態、結構、習性等方面的問題。
2、能用簡單的工具和方法觀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研究蚯蚓的習性。
3、能對觀察結果進行記錄。
二、能力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掌握觀察小動物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小組實驗中愿意和其他同學在一起完成。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
1、觀察蚯蚓的外部特征,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
材料與工具:
蚯蚓直尺放大鏡線繩紙玻璃紙盒濕土干土餐巾紙筷子課前活動:讓學生猜謎語,教師和學生互動(課件展示)。(老師聽說我校的學生個個聰明伶俐,上課特別愛回答問題,今天我要親身的體驗一下,看看你們的精彩表現。現在我來考考你們。)課件出示各種謎語,學生猜謎語。大家真的很聰明,老師這還有一個比較難的謎語,看誰能猜出來。課件出示,學生猜出是蚯蚓。那咱們看看是不是蚯蚓(課件出示蚯蚓的圖片),噢,真是!他們可真聰明!
蚯蚓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1、了解蚯蚓的生活環境,能說出蚯蚓的外形特征,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 2、了解蚯蚓對外界不同刺激做出的不同反應,如對外力刺激反應和對水反應。 3喜愛蚯蚓這種小動物,不隨便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體形態特征。
教學準備:幾只蚯蚓,一只淺水碟子,記錄紙,放大鏡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引出蚯蚓1引出蚯蚓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出個謎語考考你們,好不好?(ppt)“細細長長一條龍,天天躲在沃土中。沒手沒腳會勞動,鉆來鉆去把土松。”有誰猜出來了嗎?
生:蚯蚓。(揭題板書)
2、學生對蚯蚓的了解
師:說說你從哪些地方能看猜得出來是蚯蚓呢?
生:沒手沒腳、把土松、細細長長??師:哦,原來這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蚯蚓,大家都非常棒。那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蚯蚓呢?生:花壇、菜園、墻角、草地上、下雨后的地上、石頭下??(板書)
二、新課展開
師:為什么它們喜歡呆在這些地方,誰能來說說?
生:因為它們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師:這幾張照片是老師我挖蚯蚓的情景,也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強調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你們知道蚯蚓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誰能來說說?
預設情景:
生:1一節一節的2有環帶3有口腔和肛門4有眼睛
師:你們要想確切知道蚯蚓有沒有眼睛、嘴巴等器官,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生:親眼觀察
師:同學們看到蚯蚓后,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研究蚯蚓?
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手量量??師:那我們待會就用這些方法來觀察一下蚯蚓,在觀察前老師有幾點小小要求:1認真觀察,仔細記錄2輕拿輕放,不能傷害3相互合作、相互討論
現在請每個小組一號同學上來領蚯蚓,
師:現在請同學拿出一只蚯蚓輕放在玻璃培養皿中開始觀察蚯蚓。
(教師到各小組巡視,重點3個,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注意記錄表格的填寫)師:好的,現在請大家來說說都觀察到什么。
預設情景:
生1:我看到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生2:我看到蚯蚓身上的環帶
生3:我看到蚯蚓有嘴巴
生4:我發現蚯蚓身上一節一節的??(對學生的幾個發現我適當的點評)
師:蚯蚓身上最明顯的部位是什么?
生:是環帶
師:那環帶離口近還是離肛門近?
生:1離口近2離肛門近
師:你們贊同誰呢?是的環帶離頭只有
8、9節,而離尾還很遠呢
師:你們剛有觀察蚯蚓的運動嗎,誰能說說蚯蚓如何爬行的,能來模仿一下嗎,大家看看他是否模仿得像(一伸一縮的)(蚯蚓是伸縮前進的)
學生表演各種動作,給予肯定的評價。
環帶離肛門近還是離口近?(學生猜測,教師給予正確答案)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把你所觀察的蚯蚓畫出來,注意老師要求你們標出蚯蚓的口、肛門和環帶。老師給你們三分鐘時間。
師:老師發現有同學是這樣畫的,大家當小老師來評評對不對。
(教師找幾本環帶位置畫錯的)
師:請同學用筆去輕輕觸碰蚯蚓的身體,一定要輕要保護它,觀察它有什么反應并把現象記錄在小字條上
預設情景:
生:蚯蚓會退縮、縮緊身體??師:下大雨后,我們常常會看到蚯蚓就會從地下爬上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我們來做個實驗,看看蚯蚓在水里的反應,觀察蚯蚓是否喜歡在水里生活。現在往培養皿中倒水,觀察蚯蚓的反應。
蚯蚓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2、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3、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
剪掉一半蓋子的長方形盒子、盤子、蚯蚓、干土、濕土、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同學們,課前老師交給大家一個任務,尋找大自然中的蚯蚓,你們找到了嗎?
2、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3、推測:蚯蚓喜歡怎樣的環境?為什么這么認為?(根據學生交流板書)
(二)質疑猜測,實驗驗證蚯蚓喜歡的環境
1、蚯蚓真的喜歡你們猜測的那種環境嗎?我們可以用實驗來驗證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2、濕潤和陰暗是兩個不同的條件,我們可以用兩個實驗分別來驗證。
3、小組討論:蚯蚓真的喜歡濕潤的環境嗎
(實驗一蚯蚓喜歡濕潤的還是干燥的環境)
4、全班交流:
1)你們準備怎么做?
2)提示:營造兩種不同的環境讓蚯蚓自己去選擇3)需要哪些材料?4)你們覺得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5)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6)同時放幾條蚯蚓?
7)相同條件是什么?不同條件是什么?
5、同學們的設計方案真好,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完成實驗,老師再給大家一些小提示。
ppt:注意點
1)輕聲實驗,蚯蚓的膽子比較小,做實驗的時候同學們要小心,不要驚嚇了我們的朋友。
2)中途不要打開或者移動蚯蚓3)及時記錄(出示實驗表格)
6、實驗過程中請大家注意這些要求。每組派兩位同學來領取實驗材料。(師分發實驗材料)
7、小組實驗。
8、請同學們把實驗器材放到桌肚里,在等待實驗結果的時候我們一起來交流下一個實驗吧。
9、小組討論: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
10、交流:1)你們準備怎么做?2)需要泥土嗎?3)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4)出示教師準備的器材:剪掉一半蓋子的盒子
為什么蓋子的面積光亮的地方少黑暗的地方多?5)實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1、小組實驗
12、同學們,在等這些蚯蚓做出選擇時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實驗的結果吧、
13、記錄員到講臺上記錄
14、交流:從這些數據中我們能發現什么?為什么?
15、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實驗的結果吧,觀察完以后到講臺上來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
16、交流:從這些數據中我們能發現什么?為什么?
17、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通過兩個實驗,我們能說說蚯蚓喜歡怎樣的生活環境?
(三)了解蚯蚓的作用
1、了解了蚯蚓喜歡的環境,那你們知道蚯蚓對人類有什么幫助嗎?(生交流師歸納)
2、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我們一起來看看。
3、蚯蚓對人類的生活有這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該愛護蚯蚓,讓它們為人類做更多更大的貢獻。今天咱們請來做實驗的這些蚯蚓,實驗完后應該怎么辦呀?(把它送回家,放回土壤里去),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
(四)知識拓展
1、同學們,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地方。其他動物都喜歡這樣的環境嗎?
2、企鵝生活在哪里?它身體的哪些特征適應了這個環境?
3、狼生活的環境是什么樣的?它身體的哪些特征適應了這個環境?
4、總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家,我們要做動物的好朋友,保護好他們的生存環境,如果同學們還想了解更多的動物和他們的生存環境,可以課外查一查資料,或養殖觀察,了解它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板書設計:
蚯蚓的選擇
潮濕
干燥?陰暗
蚯蚓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分享,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閱讀的興趣。
2、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整本書,與閱讀的書本內容進行深入對話,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能力。
3學寫日記,了解日記可以寫什么?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去表達。
一、與蚯蚓的初識
1、出示封面,讀題、觀察、猜測師:這可能是一本怎樣的書?說依據
2、質疑
師:這位蚯蚓男孩在他的日記里可能會記下什么呢?
二、走進蚯蚓日記,走近蚯蚓
1、學生自由翻閱《蚯蚓的日記》,要求一邊讀圖一邊讀字。
2、聊聊蚯蚓的日記
①對蚯蚓男孩的第一印象作評價師:你覺得蚯蚓男孩
你是從
②對《蚯蚓的日記》的第一印象作評價師:你覺得蚯蚓男孩的日記
③進一步認識日記,完成蜘蛛圖師:日記可以寫的事情?
3、復讀《蚯蚓的日記》
①邊讀邊思
師:你再讀一次,你會有想停下來想一想的地方?哪里讓你停下來想,哪里讓你想得最久,在想的地方做上簡單的記號,在想的最久的地方寫下想什么。
②兩兩分享
③集體交流我讀到
三、走出蚯蚓的日記,走進自己的日記
1、在故事中尋找自己的影子
①你覺得哪篇日記好像是你寫的或說好像就是在寫你?
②交流
③小結:好像就是你寫的!(出示封底)讓我們一起分享了,你有一種被偷看的感覺嗎?你喜歡這樣的感覺嗎?
2、欣賞前環襯和后環襯,再次從書中尋找自己的影子,下發各色小紙片,學寫日記。
3、加封面和封底
師:(學生完成日記后)如果給我們班小朋友的日記裝訂成書,你會給書取什么名字?在封面和封底還會加些什么圖、什么字?
蚯蚓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了解蚯蚓的生活環境,能說出蚯蚓的外形特征,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
2、了解蚯蚓對外界不同刺激做出的不同反應,如對外力刺激反應和對水反應。
3、喜愛蚯蚓這種小動物,不隨便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體形態特征。
教學準備:
幾只蚯蚓,一只淺水碟子,記錄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引出蚯蚓
1、引出蚯蚓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出個謎語考考你們,好不好?(PPT)“細細長長一條龍,天天躲在沃土中。沒手沒腳會勞動,鉆來鉆去把土松。”有誰猜出來了嗎?
生:蚯蚓。(揭題板書)
2、學生對蚯蚓的了解
師:說說你從哪些地方能看猜得出來是蚯蚓呢?
生:沒手沒腳、把土松、細細長長??
師:哦,原來這么多地方可以看出是蚯蚓,大家都非常棒。那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蚯蚓呢?
生:花壇、菜園、墻角、草地上、下雨后的地上、石頭下??(板書)二、新課展開
師:為什么它們喜歡呆在這些地方,誰能來說說?生:因為它們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師:這幾張照片是老師我挖蚯蚓的情景,也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強調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你們知道蚯蚓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誰能來說說?
預設情景:
生:1一節一節的2有環帶3有口腔和肛門4有眼睛
師:你們要想確切知道蚯蚓有沒有眼睛、嘴巴等器官,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親眼觀察師:同學們看到蚯蚓后,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研究蚯蚓?生:用眼睛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手量量??
師:那我們待會就用這些方法來觀察一下蚯蚓,在觀察前老師有幾點小小要求:1、認真觀察,仔細記錄2、輕拿輕放,不能傷害3、相互合作、相互討論現在請每個小組一號同學上來領蚯蚓,
師:現在請同學拿出一只蚯蚓輕放在玻璃培養皿中開始觀察蚯蚓。(教師到各小組巡視,重點3個,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注意記錄表格的填寫)
師:好的,現在請大家來說說都觀察到什么。預設情景:
生1:我看到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生2:我看到蚯蚓身上的環帶生3:我看到蚯蚓有嘴巴
生4:我發現蚯蚓身上一節一節的??(對學生的幾個發現我適當的點評)師:蚯蚓身上最明顯的部位是什么?
生:是環帶師:那環帶離口近還是離肛門近?
生:1離口近2離肛門近
師:你們贊同誰呢?是的環帶離頭只有8、9節,而離尾還很遠呢
師:你們剛有觀察蚯蚓的運動嗎,誰能說說蚯蚓如何爬行的,能來模仿一下嗎,大家看看他是否模仿得像(一伸一縮的)(蚯蚓是伸縮前進的)學生表演各種動作,給予肯定的評價。環帶離肛門近還是離口近?(學生猜測,教師給予正確答案)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作業本把你所觀察的蚯蚓畫出來,注意老師要求你們標出蚯蚓的口、肛門和環帶。老師給你們三分鐘時間。
師:老師發現有同學是這樣畫的,大家當小老師來評評對不對。(教師找幾本環帶位置畫錯的)
師:請同學用筆去輕輕觸碰蚯蚓的身體,一定要輕要保護它,觀察它有什么反應并把現象記錄在小字條上
預設情景:
生:蚯蚓會退縮、縮緊身體??
師:下大雨后,我們常常會看到蚯蚓就會從地下爬上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我們來做個實驗,看看蚯蚓在水里的反應,觀察蚯蚓是否喜歡在水里生活。現在往培養皿中倒水,觀察蚯蚓的反應。(注意時間把握在30秒內)觀察完后叫同學把蚯蚓放回培養皿中
活動小結:總結身體反應和外界反應新課結束
師:最后我們來欣賞一段蚯蚓的視頻,看了視頻了解和發現了什么?生:1蚯蚓能增加土壤的肥力2對農業的生產很有作用。
【蚯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蚯蚓找家教學反思
2.蚯蚓的謎語
3.蚯蚓找家說課稿
4.蜜蜂和蚯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