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菜園里》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中的一課。本課是看圖歸類識字。通過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讓學生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乚”和兩個部首。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乚”和兩個部首。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地方去參觀,你們想去嗎?那就出發吧!課件播放菜園風光。
這是哪里呢?引出課題:菜園里。相機學習“菜園”二字。
2、課件播放蔬菜寶寶找不到家的情景,問:“這些可愛的蔬菜寶寶怎么了?”
你能幫他們找到家嗎?
二、認識蔬菜
導語:要想把每個蔬菜寶寶都送回家,首先我們得認識他們,交出他們的名字,蔬菜寶寶已經把他們的名片都給你們送來了,趕快去學一學吧。
1、四人小組為單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蔬菜名稱的卡片,合作學習。
2、檢查學習情況。
⑴ 做找朋友的游戲。師出示實物,生找出相應的卡片。
⑵ 同桌互認。
⑶ 去掉圖,光認字。
3、要把蔬菜寶寶送回家,光認識他們的名字還不行,你還得看清它們的樣子,這些蔬菜寶寶都在小朋友的桌上,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顏色,比一比他們的長短,還可以用手去摸一摸,然后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發現。
自由說說自己的發現。
出示句式:
( )青青細又長 ( )身穿綠衣裳
( )長個尖尖嘴 ( )地下捉迷藏
( )越老皮越黃 ( )高高打燈籠
用上句式說發現,喜歡說哪句就說哪句。
教師隨機出示相應的蔬菜圖片,并根據圖片理解有關的句子。
茄子高高打燈籠,蘿卜地下捉迷藏。
課件出示:動態蘿卜圖。
辣椒長個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黃。
課件出示并用動態語言描述。
三、學習兒歌
導語:學到這里,其實蔬菜朋友們已經找到家了。可愛的蔬菜娃娃見小朋友們幫了他們這么大的一個忙,可高興了,你瞧,他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送給你們呢!
課件出示兒歌。
1、讀兒歌。(自由讀 男女對讀 集體讀)
2、選你喜歡的一句讀一讀。
3、生成預設:
豆角青青細又長,黃瓜身穿綠衣裳。
“青青”、“細又長”輕讀,綠稍作強調。
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指名讀、比賽讀、齊讀)
4、齊讀全文。
四、學寫生字:卜、心
五、課后延伸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想看嗎?
課件出示常見蔬菜:菠菜、絲瓜等的圖片。
老師相信只要你做個生活的有心人,你認識的蔬菜朋友肯定會越來越多。
【上完課后的感悟】
上完課后細細反思,覺得有很多東西值得細細品悟。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非常的高,幫蔬菜找家、給蔬菜找朋友、認識實物等環節讓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自己感覺還可以,但也留下了小小的遺憾。本來以為,讓學生通過觀察蔬菜實物以后說說自己的發現,會成為課堂上的一個亮點,因此我提問時特別注意讓學生從蔬菜的.顏色,從蔬菜的長短,甚至從蔬菜的表皮的光滑程度去進行比較,可是上了之后卻發現沒有形成預期的效果,學生說的并不是特別理想,后來,經過朱老師點評以后才豁然開朗,教給學生方法了,卻沒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教育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乚”,和1個偏旁“乚”。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養目標: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并且知道要愛護糧食。
發展目標:鍛煉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四周的環境生動、主動地去認識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
難點:理解短文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蔬菜實物(茄子、辣椒、黃瓜、豆角、蘿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紅柿)、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2分鐘)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大家去一個地方,你們準備好出發了嗎?
出示課文插圖,看看這是哪里?板書《菜園里》
2、誰有辦法把這兩個字記住?
二、認識生字(15分鐘)
(事先把9種蔬菜放在課時兩邊,旁邊放上寫有名稱和拼音的卡片)
1、過渡:要在菜園上種菜,咱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幾種我們經常見到的蔬菜,老師已經把這幾種蔬菜放在課時的兩邊,旁邊有卡片介紹它們的名字。請同學們到周圍去認識一下這些蔬菜朋友,把它們的名字記住。
2、學生在課時周圍認識蔬菜以及生字。
3、你記住了哪個蔬菜朋友的名字?請你過去拿起卡片當小老師帶讀這個蔬菜朋友的名字。
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隱去拼音認讀。
4、 下面請同學們幫忙把蔬菜種到菜園里去,請你過去拿你喜歡的蔬菜給大家介紹一下。
5、 學生輪流拿蔬菜介紹其特點,(介紹一個,把一個的卡片貼到黑板上)
6、要蔬菜長得好,我們要加點肥料,這里有5袋肥料(又、裳、嘴、越、風),只要讀對了這些生字的音,就能給蔬菜加上肥料。
個別──開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8分鐘)
1、過渡:我們的菜園里種滿了這么多蔬菜,你感覺怎樣?
你們覺得菜園很美麗。不如咱們一起看看課本上怎樣說的。95頁兒歌。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如果遇到不會的字怎么辦?(拼音、問同學、問老師)
3、看看這些詞語,你會不會讀(捉迷藏、尖尖嘴、越老皮越黃、細又長)全班認讀。
4、檢查初讀情況。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5分鐘)
1、請同學們再讀一讀兒歌,然后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同位聽。
2、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
個別讀──喜歡這個句子的同學站起來讀──男、女同學讀──邀請你的朋友讀。
3、師生合作讀課文(1老師,2女同學,3男同學,4齊讀)
4、讀完兒歌,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課件)
五、小組合作(7分鐘)
1、咱們的菜園長滿了新鮮的蔬菜,不如讓在座的老師也品嘗一下。請同學們在小組里商量一下,怎樣向老師們介紹你們的蔬菜,吸引她們來買。
2、小組合作,拿出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介紹。
3、請個別同學向老師們推銷,老師以小紅花交換。
4、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起來向老師們介紹。
六、小結:(1分鐘)
同學們介紹得真好,會從蔬菜的形狀,顏色,味道給老師們介紹,蔬菜除了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和漂亮的顏色外,還含有我們所必須的維生素和纖維,所以我們要多吃蔬菜,而且各種都要吃,不能浪費糧食。
七、摘蔬菜
把你認識的蔬菜摘下來。帶全班讀。
《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菜、園、豆、角”等14個生字,會寫“卜、又”2個生字。
2、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一些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看,我們來到“菜園里”,我們的面前躺著這么多蔬菜,想認識他們嗎?
二、創設情趣,認讀詞語
1、小組內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一讀、記一記旁邊的小卡片。
2、交流,反饋:師出示一種蔬菜,生舉起卡片。(隨機糾正字音)
三、識記生字
1、出示蔬菜單個的名字,多形式練讀。
2、拓展:這些字你還在哪里見過。
3、隱去拼音,齊讀。
四、探究蔬菜特點
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說說看到的、摸到的、感覺到的。
五、朗讀課文
1、過渡:是呀,小朋友們說得太好了,這些可愛好看的蔬菜就像咱們小朋友一樣讓人越看越喜歡。瞧,有個可愛的小朋友還把這些小家伙寫下來了呢!
2、師有感情地范讀。
3、自由練習,遇到難讀的字詞圈出來多讀幾遍。
4、指名讀,評議:
⑴ 咱們班上誰最勇敢,敢站起來第一個讀給大家聽?
⑵ 誰敢和他比比?自己認為朗讀水平最好的請站起來讀菜園里一讀?
⑶ 不想輸給他的,想向他學習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5、實物與課文結合朗讀:我們還可以怎樣來讀這篇課文呢?小組內每人讀一種蔬菜,并舉起這一蔬菜做動作,最后兩行一起讀。
6、師引讀,生接讀。
六、書寫生字“卜、又”
1、瞧,這是誰(出示卡片認讀)?它們和小朋友玩得真開心,可是現在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小朋友,它們的家在哪兒呀?
2、誰給大家提個醒,要讓它們住得舒舒服服,該注意什么呀?
3、在寫字本上各寫2遍,自己認為寫得好的朝它們笑一笑。
七、鞏固詞語
時間過得真快,小朋友們,我們就要離開菜園,告別這些蔬菜了。臨行前讓我們再和這些蔬菜道聲再見,來,親切地再叫一叫它們的名字。
【《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識字8》12-24
教學設計《識字7》12-24
教學設計《識字8》12-24
《識字》教學設計15篇12-31
背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02
《背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9-25
《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07
《觀潮》教學設計第一課時10-28
第一課時觀潮教學設計10-27
觀潮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