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周處》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年級語文《周處》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材分析
《周處》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級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文文字淺顯,人物形象鮮明;文章篇幅雖短,但作者謀篇布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沖突。其中既有周處在年少時危害鄉里,與虎蛟并為三害,為鄉里所患,又有他知道“為鄉里所患”,就入吳尋二陸,改過自新,終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節。本文線性過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產生、發展和解決三個階段。然而橫向的細節沒有充分展開,這為情節的再創造埋下了線索,并給了同學更多的想象空間。
二、學生分析
我所執教的初一(1)班是我校的分層班,學生基礎較好,有較強的閱讀能力。經過一年的訓練,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場面描寫、動作描寫。而本學期教材中出現了心理描寫,因此有必要結合教材的知試點進行專項的片斷描寫。其二,學生比較熟悉這則神話故事。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了解這個故事的梗概。
三、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周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分析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
3、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三、情感與態度
學習作品中人物勇于改過自新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分析周處的性格,把握課文的'主旨。
[教學難點]
進行創造性的片斷描寫。
[教學方法]
說寫結合加深課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陳太丘與友期》引出課文《世說新語》!妒勒f新語》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散讀課文,讀準字音。
2、復述故事情節。
三、再讀課文,加深課文理解
1、問題一:在鄉里人的眼里,周處是個怎樣的人?
兇強俠氣,禍害,是三橫之一
2、問題二:你是怎樣評價周處這個人物的?
1)斬殺蛟和虎:勇猛、武藝高強
2)知道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吳尋二陸: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四、創造性的片段描寫
1、周處如何擊殺蛟和虎?(動作描寫)
2、鄉里人互相慶賀的場面。(場面描寫)
3、周處悔過自新的心理描寫。
五、總結:
“知恥而后勇”,周處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記住文末的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吧!
【九年級語文《周處》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觀潮》優秀教學設計12-18
關于《周處》教學教案課件03-12
《題西林壁》優秀語文教學設計12-26
語文課文《觀潮》的優秀教學設計10-28
語文琵琶行優秀教案教學設計12-09
初三語文《化石吟》優秀教學設計11-04
高中語文辛棄疾詞優秀教學設計07-25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計劃設計三篇03-16
《觀潮》優秀教學設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