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3 10:51:5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

  【教材簡說】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揭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編排的體系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本課的韻文語言簡潔、節奏明快、音韻和諧,十分適合孩子朗讀,便于誦讀記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在語境中識得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重點指導鉤這個筆畫。能正確、流利朗讀韻文。)

  2、過程與方法:自主選擇中發現領悟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養成初步的認字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對漢字的造字法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回顧,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了象形字,誰來舉例說說象形字有什么特點?

  2、我們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幾個很有趣的漢字。出示: 明、鮮、塵、尖、滅、男、休、看、林、森、眾

  3、有誰認識這些漢字?你曾在哪兒見過它?

  4、仔細看看,誰能發現這些漢字有什么特點?

  3、是呀,這些漢字有的是由兩個不同的字組成的,有的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們一樣能干,他也發現了這些規律,而且還把他的發現編成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來讀讀,說不定,待會兒我們也能像他一樣編一首兒歌了。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課堂教學這首優美樂章的前奏。從教材編排的體系看,課文之間都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本單元之前的《口耳目》象形識字課顯然為本課會意識字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學生回憶象形字的特點是為了實現新舊知識的鏈接。引導學生初步發現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繼續探究的欲望。)

  二、熟讀課文,語境識字

  1、自由拼讀課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這些漢字在課文中用圓圈圈出來,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音。

  3、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4、比賽讀。(每小組選一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其他小朋友當評委打分,參與評價)

  5、自由選擇方式美美地讀。(如:可以邊擊掌邊讀課文,可以同桌兩人邊拍手邊讀)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我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讀懂意思;興致勃勃地去讀,讀出情感、讀出趣味,以達到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認識漢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并在此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自主感悟,發現規律

  1、讀著讀著,你們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兩個或三個獨體字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字。

  生2:我發現后面這個合體字的意思和前面的兩個獨體字是有關系的。

  師:你真會動腦筋,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生2:如明這個字,太陽是很亮的,月亮也是比較明亮的,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就表示很明亮。

  師:你說得很對,其他的字也有這樣的特點嗎?

  生3:我還發現鮮也有這樣的特點,魚和羊味道都很鮮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鮮美了。

  生4;我發現滅這個字也是這樣的,上面的一就像是一根樹枝,我仿佛看到一個人在用一根樹把火撲滅。

  生5:我還覺得這個一還好象是一個滅火器。

  生6:如塵這個字,很小粒的泥土就是灰塵

  師:同學們,你們既會觀察又會思考還會發現,真了不起!像這樣的字我們稱它為會意字。

  2、再讀讀課文,仔細比較會意字和組成它的獨體字,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當兩個獨體字合成一個字的時候,其中一個字要發生變化的?

  師:觀察得真仔細,能舉個例子來說說嗎?

  生1:如鮮這個字,魚的一橫變成了提。

  生2:尖中的小沒有了鉤,變成了豎。

  生3:人的捺到休字中就變成了豎。

  師:是呀,幾個獨體字組成一個字時,有些字的筆畫就要發生變化,因為只有這樣,組成的字才好看。課文中像這樣發生變化的字還有幾個,請你找出來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他們強烈地希望自己是一位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就順應了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放手讓學生發現探索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會欣喜地發現許多會意字的構字的特點,這時,孩子們就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探究的樂趣,同時也點燃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三、復習鞏固,強化識字

  1、摘蘋果游戲:(出示課件,指名大聲讀漢字,讀對了,蘋果落地。)

  2、飛鴿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節,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漢字,讓音節找漢字,或讓漢字找音節。)

  3、找朋友:請六個小朋友上來做拼字游戲。其中三個小朋友手里各拿一張寫有人字的卡片,另外三個小朋友手里各拿著一張寫有木字的卡片,看看能拼成哪些合體字。老師拍一次手,你們就找一次朋友,拼一次字,看怎樣才能用最少的次數拼出最多的字。其他同學讀一讀拼成的字。(休、林、從、森、眾)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保持的時間不長,學習到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已經開始渙散,先前濃厚的學習興趣有點低落。這時,開展形式新穎有趣的鞏固練習,會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學生會在游戲中樂此不疲的。)

  四、漢字的書寫指導

  1、投影出示書上力、手、水三個字,讓學生仔細觀察,怎樣才能把這三個字寫好。

  2、學寫力字。

  ⑴ 了解力的筆畫、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⑵ 指名說說力的第一筆與目的第一筆有什么不同之處。

  ⑶ 學生描紅、試寫,教師巡回指導。

  ⑷ 教師范寫。

  3、學寫手與水

  ⑴ 比較這兩個字的相同點,說一說它們的壓線筆。

  ⑵ 重點指導水的書寫。指名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⑶ 學生試寫后教師范寫。

  4、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讓學生點評欣賞。

  (引導學生看范字、描紅,感知感悟,學生會主動觀察,細心書寫。學生在交流體會時如果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會有一種成功感,這種成功感又會變成一種動力,從而激發他們今后更主動、自覺地觀察字形、練習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將教師的示范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后,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對字的筆畫、結構的觀察會由籠統到細微,書寫效果比較理想。)

  【教后反思】

  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兩個字合起來的,本篇課文就根據漢字構字規律所編寫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讀來朗朗上口。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們要徹底摒棄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規律。

  通過執教這篇課文,我有以下一些教學感悟:

  1、要真正關注學生: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孩子們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這樣一個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主發現構字規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

  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2、要正視自己的職責:

  教師的職責是什么?《學會生存》中說:教師的職責現在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自己在 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教師擁有的知識確實是比學生多,但我們不能以絕對權威自居。教師不再是一個居高臨下的長者,也不一定非要滿腹經綸,而應該是一個善于引導學生探究、不斷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生平起平坐的大朋友。

  在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作為一個參與者與學生共同研討問題,應該讓學生覺得老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我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沒有把會意字的構字規律以及特點傳授給學生,而是放手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對于學生敢于表現自我、積極思考的行為給予充分的鼓勵,不斷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

  3、要注重教學生成: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傳統的課堂教學顯得預設有余,而生成性不足。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教師上課不敢放手,盡量回避矛盾,預設的教案成了看不見的手,支配、牽動著教師與學生的一切活動,扼殺了課堂的生機。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任何教學活動不可能完全按照某個人的想法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施教時不可墨守成規,為了完成預設而一味搶時間、趕教案,而應該確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觀,使課程實施由執行教案走向師生互動生成,根據課堂教學進程中出現的沒有預見到的情況,關注學生的需要發展,及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和教學策略。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識字二日月明》的教學反思08-23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反思07-29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02-19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反思08-23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反思范文04-30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4篇05-26

《識字二·日月明》兩課時教學設計02-08

《日月明》教學設計01-09

《日月明》教學設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