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教學設計范文
學習目標:
1、 積累重點字詞
2、 體會描寫老虎的動作和心理
3、 明白本寓言的寓意
一 名師引領
同學們,一些成語不少來源于寓言故事,成語“黔驢技窮”就是一例,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片寓言故事:《黔之驢》。
二 自主學習
1.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2、填空
《黔之驢》選自 ,作者 , 代文學家。黔,地名,包括
現在 、 等省的部分地區。
3、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
讀出停頓
讀出角色特征
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黔無驢( ) 好事者( ) 龐然大物( ) 遠遁( )
窺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為且噬己也( )
5、解釋下列詞語中的意義。
船( ) 至( ) 稍( ) 且( )
蹄( ) 止( ) 盡( ) 斷( )
6同桌互譯課文并給課文劃分結構
7黔驢之技包括哪些“技”?
三、合作探究
1、 文中寫老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老虎心理的詞語有哪些?它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課文描寫老虎的動作用了哪些詞?分別刻畫了老虎的什么心態?
3、 從虎的角度,談談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從驢的角度,談談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
4、 文章的標題是黔之驢,而文章大量的筆墨放在虎身上,那文章為什么不叫黔之虎呢?作者寫作本文的真實用意何在?
學習參考:寫作背景:本文是柳宗元因參加“永貞革新”這一進步改革而被貶作永州司馬時寫的《三戒》中的一篇。當時,朝中統治集團很多上層人物都官高位顯,卻無德無能,仗勢欺人。
四、拓展學習
1、了本文,大多數同學都把驢子視為一無是處之物,但有些同學卻為驢子感到不公,并經常為驢鳴不平。假如你的同桌認為驢純屬“廢物”,你打算怎樣說服他?
2、通過本文學習,你積累了哪些成語?
3、學習《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黔之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黔之驢》教學設計07-29
《黔之驢》教學設計08-08
《黔之驢》教學設計06-16
黔之驢的教學設計11-25
黔之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黔之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黔之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黔之驢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黔之驢教學設計范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