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布景》教學設計3篇
《舞臺上的布景》教學設計一
課時:3-4 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舞臺美術設計的基本內容與方法,感受舞臺美術設計所帶來的綜合藝術效果
2.嘗試設計課本劇的舞臺美術場景與道具服飾,并進行排練與演出,提高學生將藝術設計與大膽實踐創造相結合的能力
3.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藝術實踐的態度,提高學生對藝術表現活動的興趣
重點:對舞臺美術的基本了解藝術感受與設計制作
難點:組織開展以舞臺美術的方式進行排練與演出活動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簽字筆或水彩筆。
(教師)教學課件(包括經過剪接的舞臺演出片段不同類型的舞臺美術圖片,舞臺場景設計的草圖舞臺表演幕后情況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引入:同學們,隨著我們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們都可以欣賞到各種豐富多彩的舞臺表演藝術,你們看過什么舞臺演出?哪一場演出你印象深刻?(學生回答交流)
教師小結:各種各樣的舞臺表演都屬于一門綜合藝術,我們一般把它稱為舞臺美術。
(2)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舞臺美術設計。
二、感受了解
(1)為什么說舞臺美術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它綜合了哪些藝術手段與形式呢?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先播放一段精美的舞臺演出,請同學們一邊欣賞,一邊思考上面的問題。
(教師播放課件:舞臺演出片段)
(2)交流討論,教師概括小結舞臺美術的特點與需要設計的內容,并以報童的舞臺美術設計做進一步的圖示說明。
三、學習舞臺美術布景的設計
(1)通過課件展示布景設計的有關圖片,如西博會晚會舞劇大夢敦煌等,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為舞臺的主要形象的?為什么?在整體的設計上還考慮了哪些因素?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教師總結主題形象在整體舞臺美術設計中的意義及其他需要考慮的諸多因素,如燈光道具天幕等。
(3)欣賞幾幅舞臺場景的設計草圖,強調草圖的基本設計要點,如要突出演出主題選擇主題表達的形象注意舞臺欣賞的視覺效果說明性地大概畫出舞臺設計的基本效果等。
四、布置作業,鼓勵設計
自己選定一個課本劇或童話劇,然后用草圖的方式畫出舞臺美術的整體設計也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由一位同學畫出集體討論的大概設計意圖。
五、學生設計,教師巡回指導
六、交流設計意圖,展示評價
請學生上講臺把自己小組的設計草圖通過投影儀放大,然后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如創意是否新穎,主題形象如何設計是否會得到較好的舞臺效果等。
七、課堂小結,教學拓展
通過教學課件播放舞臺演出的幕后畫面,如化裝做道具搭舞臺等,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布置學生為下一節課的設計制作準備好相應的工具和材料,并結束學習活動。
第2-3 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雙面膠等制作工具,彩色紙毛線等材料。
(教師)彩色卡紙水粉畫工具幾件做好的服飾道具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幾件演出的道具,如課本劇龜兔賽跑中的頭飾服裝等,請兩位學生上講臺進行角色裝扮,并簡單地按設計的臺詞與動作表演一個片段(可以在課前對這兩位同學進行一些簡單的表演輔導)。
(2)揭示新課的學習要求:設計制作舞臺劇表演的服飾與道具等,然后進行表演。
二、研究角色與道具
(1)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展開研究與討論:從上一節課的舞臺場景設計中評選出幾個優勝的方案,作為小組的舞臺劇目,并對劇目中的角色進行設計與討論,如服裝頭飾道具等的制作方案。
(2)進行交流匯報,教師對學生好的方案與創意進行積極的`肯定。
(3)欣賞童話劇大樹媽媽課本劇龜梯賽跑的服裝造型布置設計道具制作等。
三、指導制作
(1)教師出示幾件設計制作的實物,如頭飾服飾道具等,請學生觀察研究是運用了什么材質,用哪些方法制作出來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簡要演示一些立體制作的要點與方法,為了節省時間,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上課時,教師將最關鍵的部分以及細小的地方,通過實物展示臺進行放大演示,也可以結合一些過程圖方法示意圖來說明,幫助學生掌握立體制作與局部美化的基本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實踐與創造。
四、布置作業,鼓勵創作
以小組為單位,為本組選定劇目的角色設計制作頭飾和道具等,并由組內同學擔任角色,自己設計臺詞與動作,進行化裝與彩排。
五、學生設計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要適當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導學生共同合理使用,開展積極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學習任務。
六、展示表演,交流評價
各小組的角色化好裝后上講臺前面的空地進行表演,教師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與獎勵,如最佳服裝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最佳道具獎最佳表演獎等,肯定學生積極的表現,讓學生體會活動的樂趣和成功感。
七、課堂小結,教學拓展
引導學生在課外進一步完善自己小組的設計,在班隊活動等機會繼續更好地開展藝術表演活動。
《舞臺上的布景》教學設計二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5課《舞臺布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課要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八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舞臺布景》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5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
教材的要求是讓學生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班級同學分工合作,利用多種媒材,制作一個舞臺布景。并要求每個學生能夠按計劃完成自己的任務,充分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
本課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操作性、創造性、樂趣性于一體的美術課。根據教材要求,本課用一個課時教學。
二、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精神和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
2、過程方法目標:班級同學分工合作,利用多種媒材,制作一個舞臺布景。
3、情感目標:要求每個學生能夠按計劃完成自己的任務,充分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屬于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相對較強,并觀看過各種晚會,對舞臺有了一定的認識,為本節課的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節課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
重點是:讓學生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難點是:班級同學分工合作,利用多種媒材,制作一個舞臺布景。
五、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為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我將運用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采用欣賞法、討論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說教具學具準備:
為了使學生靜物寫生有更深的理解和表現,我準備了以下
教具:多媒體影像資料、制作背景所需的筆刷、顏料、即時貼、單色布料等。 學具:剪刀、雙面膠、針線、繪畫工具等布景所需物品
七、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從以下六個環節來實施教學。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話劇《茶館》,歌劇《白毛女》,戲劇《牡丹亭》視頻影像資料片段,讓學生仔細觀察片中的舞臺背景。讓同學們說說這些布景給人怎樣的視覺效果,在劇情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總結補充。例如,戲劇《牡丹亭》中的舞臺布景以2塊大幕,6塊高低不同的硬片作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塊作為全劇固定的背景,上面繪有亭子、
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紋形象;色彩以灰綠色為基調,在天幕燈光下可以自由變化,使人產生聯想。整個設計以裝飾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貫穿全劇,超脫了對具體場景地點的描繪,其浪漫風格與戲曲表演虛擬手法相結合,體現出湯顯祖原作的精神,也解決了戲曲表演中舞臺美術的時空跨越問題。
同樣,話劇《茶館》、歌劇《白毛女》的舞臺布景設計對烘托劇情、營造氛圍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直接導入本課課題(舞臺布景)(板書課題)
(通過觀看視頻和分析,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舞臺布景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本課。本環節用時約4分鐘)
(二)、探究學習
多媒體播放中央電視臺六一兒童節晚會視頻資料,啟發學生創作思維。
以小組為單位,集思廣益,為六一兒童節晚會構思舞臺布景設計方案,并畫出草圖。 然后讓每組學生代表匯報設計意圖、創作構思和所需材料等。從中選出最佳方案,經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整合各組設計亮點,最后定稿。
(本環節通過觀看晚會視頻,啟發學生創作靈感,共同完成設計方案,體現出集體的智慧。用時約15分鐘)
(三)、集體創作,教師輔導
根據設計方案的需要,將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背景為淺藍色紗布的舞臺布景設計。
各小組分工如下:第一組,負責大標題“放飛希望”的書寫和剪裁工作。
第二組,負責畫出并剪裁背景中需要的飛翔的白鴿。
第三組,負責畫出并剪裁布景中需要的小草和鮮花。
第四組,負責把剪裁好的標題和圖案粘貼到背景上去。
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我會首先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安全,幫助同學們協調各組工作。還要注意突出主題,各個部分相互配合。做完后要及時整理、回收物品,養成良好習慣。并把同學們辛苦創作的過程拍攝下來。
(環節首先確定主題,集體構思設計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集體的力量。分工協作,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本環節用時約23分鐘。)
(四)、集體評價,教師總結
同學們經過集體協作共同完成了舞臺布景的設計制作,請學生集體參與評價,找出不足之處,及時調整。
讓全班同學與漂亮的舞臺背景合影留念,記錄他們成長的經歷,并將這些照片放入他們的成長記錄袋。這樣學生會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也會更加喜歡美術課。
最后教師做小結性講評,回顧本課所學知識,并肯定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生活中也要多動手,勤動腦,享受生活的樂趣。
(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讓學生集體參與活動,集體參與評價,促進他們的學習交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用時3分鐘)
八、課后拓展
多方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舞臺布景。
《舞臺上的布景》教學設計三
課時:一課時
課型: 節次第 周年 月日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舞臺美術設計的基本內容與方法。
感受舞臺美術設計所帶來的綜合藝術效果。
2.嘗試設計課本劇的舞臺美術場景與道具、服飾。
3.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藝術實踐的態度,提高學生對藝術表現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舞臺美術的基本了解、藝術感受與設計制作。
難點:組織開展以舞臺美術的方式進行排練與演出活動。
課前準備 :
(學生)簽字筆或水彩筆。
(教師)教學課件(包括經過剪接的舞臺演出片段、不同類型的舞臺美術圖片。
舞臺場景設計的草圖、舞臺表演幕后情況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引入:同學們,隨著我們國家走向了富強。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們都可以欣賞到各種豐富多彩的舞臺表演藝術,你們看過什么舞臺演出?哪一場演出你印象深刻?(學生回答交流) 教師小結:各種各樣的舞臺表演都屬于一門綜合藝術。
我們一般把它稱為舞臺美術。
(2)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舞臺美術設計》。
2.感受了解。
(1)為什么說舞臺美術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它綜合了哪些藝術手段與形式呢?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先播放一段精美的舞臺演出,請同學們一邊欣賞,一邊思考上面的問題。
(教師播放課件:舞臺演出片段)
(2)交流討論。
教師概括、小結舞臺美術的特點與需要設計的內容。
并以《報童》的舞臺美術設計做進一步的圖示說明。
3.學習舞臺美術布景的設計。
(1)通過課件展示布景設計的有關圖片,如西博會晚會、舞劇《大夢敦煌》等,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為舞臺的主要形象的?為什么?在整體的設計上還考慮了哪些因素?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總結主題形象在整體舞臺美術設計中的意義及其他需要考慮的諸多因素。
如燈光、道具、天幕等。
(3)欣賞幾幅舞臺場景的設計草圖。
強調草圖的基本設計要點,如要突出演出主題、選擇主題表達的形象、注意舞臺欣賞的視覺效果、說明性地大概畫出舞臺設計的基本效果等。
4.巡視輔導由一位同學畫出集體討論的大概設計意圖。學生設計,教師巡回指導。
布置作業。討論大概設計意圖。
6、課堂小結:展示評價。 請學生上講臺把自己小組的設計草圖通過投影儀放大。
板書設計
第15課舞臺布景
教學回顧
【《舞臺上的布景》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舞臺上的布景教學反思05-30
《回旋舞》教學設計12-17
《回旋舞》教學設計12-18
《在古觀象臺上》教學設計08-06
在古觀象臺上的教學設計12-17
林清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10-11
《觀蛇舞》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觀舞記》教學設計02-26
觀舞記教學設計08-23